新傳媒在線網訊(平涼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姜慧仁)擰開自家水龍頭,看著清澈的自來水嘩嘩流出,靜寧縣威戎鎮武高村村民武元恒笑得合不攏嘴:“以前的水渾又小,現在能沖澡,還能放心地給孫子煮奶粉!”在深化“三抓三促”行動中,靜寧縣以“1345”工作體系為指引,將農村供水難題作為民生攻堅的“突破口”,一場惠及萬千群眾的供水提質攻堅戰正在這片土地上如火如荼展開。
吹響供水保障“集結號”:干群同心破難題
“必須讓群眾喝上放心水、喝好水!”在全縣農村供水專題會議上,縣委主要領導擲地有聲。為破解供水困局,靜寧縣建立起“縣級領導包抓+部門聯動+鄉鎮落實”的三級責任體系。縣水務局負責人帶領技術團隊走遍涉及管網改造的22個鄉鎮,實地勘察地形、分析管網布局,最終確定“建大并中減小”的標準化建設方案。 在靈芝鄉,水利服務中心主任劉寧連續兩個月駐扎施工現場,協調解決施工難題。“針對村社硬化路面敷設管網開挖難度大,施工周期延長,我們采取定向鉆等工程措施,確保項目建設進度不受影響。”該項目技術負責人于新樂介紹,正是這種“釘釘子”精神,推動12個重點水利項目如期開工。
按下建設“快進鍵”:全程監管保質量
“管材的合格證、質檢報告必須逐一核對。”在威戎鎮供水項目現場,縣紀委監委派駐的工作專班人員仔細檢查每一個施工環節。為確保項目質量,縣紀委監委聯合水務部門成立監督小組,對項目全流程進行“嵌入式”監督。質量安全小組每天帶著檢測設備奔波于各個工地,“焊接溫度、管材厚度都要精準把控,容不得半點馬虎。”在技術人員的嚴格把關下,已完成的210公里輸配水管道全部通過質量檢測。 走進甘溝鎮水質凈化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操作新安裝的濾膜處理設備。
“這套設備能除雜質和有害物質,可以保證水質達到優質標準。”技術人員甘溝鎮水利服務中心主任張齊兵介紹。為提升水質,靜寧縣投入300余萬元引進先進處理工藝,對全縣23處水源進行深度凈化。5月的水質檢測報告顯示,所有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均符合衛生標準。
“現在的水又清又甜,泡茶也更香了!”四河鎮周岔村村主任張峰深有感觸地說。為鞏固成果,縣水務部門修訂完善12項管理制度,并在每個行政村設立“用水監督崗”,鼓勵村民參與水質監督。、
架起民生工程 “連心橋”:民呼我為暖民心
“12345熱線接到反映,李店鎮部分區域水壓不足。”接到反映后,縣“三抓三促”行動辦公室立即督促職能部門實地核查。原來,是管網老化導致水壓下降,維修隊當天就趕到現場,3天內完成改造。為確保問題解決到位,縣上建立“問題臺賬+銷號管理”機制。
至目前,已累計解決群眾反映管網設施埋設不規范、水壓低等20多個供水問題。“現在遇到問題,打個電話就有人來處理,服務比以前貼心多了!”威戎鎮梁馬村吉咀社村民劉世偉豎起大拇指。 從“有水喝”到“有好水喝”,靜寧縣通過效能引擎驅動全力打通農村供水“最后一米”,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為民初心。隨著農村供水工程的全面竣工,1.71萬群眾將徹底告別用水難題,汩汩清流不僅滋潤著這片土地,更澆灌出黨群之間的魚水深情,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