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官方消息顯示,將支持泉州師范學院建設升格更名為泉州大學。雖然教育部明文規定,師范類院校升格更名為大學不能去師范化。但泉州師范學院作為創辦于1958年的泉州大學師范學院于2000年更名而來的本科院校,處于對歷史的尊重,積極爭取政策支持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福建雖然是我國經濟總量和人均收入都不錯的經濟強省,但在高等教育領域卻存在感并不強,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數量少,優質高等教育資源不足。
面臨產業結構升級的福建省,為了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教學科研平臺和人才支撐,近年來在高等教育領域動作頻頻,今年以來,籌建多年的福建福耀科技大學獲批設立;國家雙高建設高職黎明職業大學升格為公辦職業本科;集美工業職業學院獲批設立;福建的三個核心城市,福州、泉州和廈門分別通過新建研究型大學、升格職業本科、增設高職院校等舉措,持續優化教育結構,回應產業升級對人才的迫切需求。
1.福建福耀科技大學
學校由著名企業家曹德旺先生捐資100億元創辦,定位為新型研究型大學,聚焦制造業科技創新,對標斯坦福大學的產教融合模式。首批設置4個本科專業,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制造工程、車輛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均瞄準高端制造業技術缺口。
學校首任校長由網紅校長,原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擔任,強調“高起點、小而精、國際化”辦學,規劃在校生8000人,校區位于福州高新區流洲島,校園占地1200多畝,配備先進科研設施。明確要求探索“制造業高端人才培養新范式”,推動產學研深度結合。
2.黎明職業大學
學校是一所創建于1984年的公辦高職院校,入選了國家雙高計劃,2024年8月啟動升格本科計劃,并納入《福建省高等學校設置“十五”規劃》。2025年6月9日,教育部函發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設立本科層次的黎明職業大學。
學校現有豐澤校區、鯉城校區、洛江校區3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800多畝,下設9個二級實體學院,開設49個專業,現有在校學生18000人。學校以新材料、鞋服等專業為特色,聯合安踏、華為等企業共建產業學院,深化產教融合,依托泉州“海絲名城”定位,建設“海絲學院”國際品牌,服務“一帶一路”技術輸出。
3.集美工業職業學院
學校是以原集美工業學校為基礎設立,2025年3月經省政府批準設立,為公辦全日制專科院校,由廈門市政府主管,首批開設工業機器人技術等6個工科專業。學校在校生規模暫定4000人,校區位于廈門集美區(址),強化區域工業技術人才培養。學校緊密對接廈門電子信息、機械制造等支柱產業,填補閩南地區先進制造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空白。
三所院校的設立,體現出福建高教擴容的戰略邏輯,是福建分層優化高等教育結構的舉措,福建福耀科技大學補位福建研究型大學缺口,強化前沿科技研發能力,聚焦高端制造,拓寬高等教育頂部;黎明職大升格則完善職業本科體系,作為全省第一所公辦本科層次職業大學,深耕區域特色產業,將抬高福建職業教育天花板;集美工業職業學院等高職院校對接工業自動化,形成應用與技能人才鏈,擴大工科技能人才供給,夯實職業教育底部。
根據最新的高校名單,福建當前有公辦普通本科院校23所,民辦普通本科院校和尚未完成轉設的獨立學院共16所,公辦職業本科1所,民辦職業本科1所,公辦高職29所,民辦和中外合作辦學高職21所,共有91所,總數量甚至遠不如存在感不強的江西。
除名單中的院校之外,福州有天津大學福州國際校區;廈門還有廈門國家會計學院、華僑大學廈門校區以及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泉州還有福州大學在晉江和泉港的校區以及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
福建正在利用自身經濟總量巨大,民營經濟活躍的優勢,積極探索多元辦學模式,福建福耀科技大學依托社會力量,采用民辦公助模式,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基金會確保資金持續投入;黎明職業大學則通過政企校共建產業學院的方式深化產教融合,打造福建版“二元制”職教升級;集美工業職業學院則依托中職基礎,提高藍領工人培養層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