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生活過的人大多都有過“東西被偷”的經歷。無論是在咖啡館、超市停車場,還是大城市的街頭,錢包、手機、自行車這類東西,只要稍一疏忽,就可能人財兩空。
正因如此,許多外國人來到日本后,才會對這個國家的“過于安全”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震撼。美國YouTuber杰森,就是這樣一個被日本治安“打動”的外國人。他不是只來一次的游客,而是已經來過日本七次的“老粉”。
每次到日本,他都會用相機記錄下那些看似平常,卻足以讓外國人瞠目結舌的社會細節,然后分享到YouTube上。他最愛的主題之一,就是“日本人的誠實”。
在他拍攝的視頻《外國人愛上日本的50個理由》中,杰森談到一幕讓他記憶猶新的場景:路邊停著很多自行車,幾乎都沒有上鎖。那一刻他很驚訝,在美國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
沒人看守?不上鎖?你不是在等人偷嗎?可在日本,這種場景卻再日常不過。正如他所說,“在日本,因為大家都太誠實了,連‘被偷’這種事都不會去想。”
說這話時,他臉上那種“被感動到”的神情,遠比任何語言都真摯。
為了驗證這種“誠實”到底有多真實,杰森甚至在2020年拍了一個實驗視頻:他在不同場所“故意掉錢包”,一共50次。
結果?全部找回。沒有人順手牽羊,也沒有人視若無睹。有人交給了警察,有人送回了飯店前臺,甚至還有人打電話通知他錢包在哪里。這個實驗不僅讓視頻爆紅,也讓更多觀眾認識到,日本的“安全感”不僅僅體現在警察數量、監控系統,而是從每一個日常細節中體現出來的。
為什么會這樣?是因為日本社會太富裕嗎?是因為法律太嚴厲嗎?也許更深層的原因,是一種文化共識——“別人東西不能動”,一種從小被教育出來的集體意識。
日本人并不是“天生高尚”,但他們從幼兒園起就被反復灌輸:撿到東西要交還;排隊不插隊;哪怕只是路邊的垃圾,也不能隨意丟棄。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習慣性地去遵守一種“即使沒人看,也要守規矩”的默契。
這種集體共識,在國際安全排名中也得到了驗證。在“全球居住指數”發布的《安全指數2025》報告中,東京被評為世界第十安全的城市。這樣的成績并不容易。它不是靠高墻電網,不是靠武裝警察,而是靠“人”本身:人的自覺,人的克制,人與人之間那種互相信任的“底氣”。
日本社會并非完美,也有偷盜和詐騙,但相比許多國家,它的“讓人安心”幾乎成了一種文化資產。或許也正因為如此,像杰森這樣的外國人,才會在日本找到一種“久違的放松”:放松地把包放在椅子上,放松地走進便利店,不用反鎖門;放松地坐上電車,不用擔心有人伸出第三只手。
更有趣的是,在杰森的留言區,不少日本觀眾也留言感謝他,“謝謝你幫我們看見了自己都習以為常的好”,“我們真的已經忘了,原來這種安全,是很多國家羨慕的奢侈”。
是的,當我們太習慣一樣東西時,反而會忽略它的珍貴。“路不拾遺”在別的國家是奢望,在日本卻是日常。而這種日常,并不是理所當然的,而是無數人一言一行、一點一滴守出來的。也許這就是杰森口中“我愛上日本的原因”,一個看似簡單,實則深厚的理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