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有一個叫“shishi_zibie”的網友,他用了五年時間,把8000多個地方的足跡密密麻麻地鋪滿了整個日本列島。
他在Google地圖上的記錄截圖,就像是拿紅筆在日本地圖上狠狠涂了一遍——從北海道到沖繩,幾乎沒有遺漏,簡直是日本旅行第一神人。
他把這張圖發在社交平臺上時,還附上一句自嘲:“一拿出來,大家都沉默了。”的確,喜歡旅行的人不少,但能做到這種程度的,恐怕只有他一個。地圖上幾乎看不到陸地,只有密密麻麻的紅點,一看就讓人懷疑人生——“我是不是也曾說過自己愛旅行?”
shishi_zibie的旅行熱情,是從大學開始的。那時候他住在京都,地理位置便利,再加上課業之外的時間可以靈活安排,于是他開啟了“白天上課、假期暴走、空檔兼職”的高密度生活。
最夸張的時候,一邊兼著兩三個不同的打工,工作時長一天20小時,攢下錢后立刻出發——比如某次他剛從駕校合宿拿到駕照,就立刻跳上夜行巴士,先奔小笠原群島,然后再轉往被稱為“日本最難到達之地”的青ヶ島,最后才回老家北九州。這一套行程,聽著都讓人頭皮發麻。
他不是隨意打卡,而是靠Google地圖的“時間線”功能自動記錄自己到過的每一處。從景點、車站、港口、機場,到夜行巴士的中途休息站,甚至連“上車”這種瞬間也不會錯過。他說,旅途中看到的風景固然重要,但“留下走過的痕跡”更是一種滿足。
五年來,他一共記錄了超過8000個地點。而且這還是保守估計,因為地圖已經無法完全顯示所有點位了。換句話說,他去過的地方,已經“超出了Google能承載的范圍”。
讓他印象最深的,是鹿兒島縣的“吐噶喇列島”——一個被稱為“日本秘境”的偏遠離島群。那里一周只有兩趟船,遠離主流旅游路線,卻保留了幾乎未被開發的大自然。他說,自己這幾年訪問了近200座日本離島,但那一次的感動,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比不上的。“我在社會人第一年去了那里,有一種任務完成感。”
有趣的是,這樣一個行程爆炸、足跡驚人到可以讓人“詞窮”的人,卻在生活中非常低調。他說,參加聚會的時候,如果別人問“你喜歡做什么”,他通常會說“喜歡旅行”。但當他把那張紅點地圖拿出來,大家往往一言不發,有些甚至“露出一點小害怕的表情”。因為在他們眼里,這已經不是“愛好”,而是“某種執念”。
他的社交賬號上,還有一個專屬標簽:“(野豬的旅行記錄)”。點進去一看,確實是圖如其名:藍天、綠島、荒野、秘境……一個人扛著背包穿梭其間,像一頭不知疲倦的野豬,在無人知曉的小島間一路猛沖。不是為了什么攻略,也不是為了炫耀,只是單純地想走過、看見、記錄下來。
采訪最后他笑著說:“雖然已經去了這么多地方,但日本還有太多風景沒來得及看完。”從這句話里能聽出,他不是要完成一個數字目標,也不是為了“全都打卡”,而是單純熱愛這片土地上的無限可能。
也許,正是這種帶著執念的熱愛,才讓他走了別人想不到的路。對他來說,旅行不是逃離生活,而就是生活本身。而我們這些偶爾周末去趟溫泉就自我感動的人,大概只適合當個“看地圖的人”吧。
為什么日本有這么多地方可以打卡個8000多處?這個問題乍聽簡單,其實背后藏著非常深的結構邏輯。一個最直觀的感受是:你在日本隨便走進一個小鎮,可能就能遇上一場只有當地人才知道的廟會,或者一間經營了幾十年的喫茶店。哪怕是同一條街,不同季節、不同時間段去,也會有完全不同的風貌和體驗。而這種豐富性與密度,在全世界范圍內幾乎找不到第二個國家能做到。
日本國土不大,但文化和地理的“內容密度”非常罕見。你可以在兩小時的車程內,從現代都市切換到歷史老街,從雪山溫泉切換到海邊漁港,每一個地方都有屬于自己的個性和節奏。有些國家的旅游體驗靠幾大“知名景點”支撐,去了之后就差不多了。但日本不是,它是一個由成千上萬個“微景點”拼成的國家。即便是一個無名的“無人車站”,也能有讓人駐足半天的魅力。
更重要的是,日本的旅游體驗,是“可以更新”的。它不是一次性的“打卡”,而是隨著時間、季節、節慶而不斷變化。春賞櫻,夏看煙火,秋觀紅葉,冬泡溫泉——這還只是最基本的四季項目。地方政府、鐵路公司、社區商店,甚至是旅館老板,都會每年重新策劃新的聯動、新的體驗,讓你每次來都有“新的理由”。所以你很少聽到人說“日本去一次就夠了”,反而經常聽到“我每年都要去”“這次想去不同的地方”。
說到底,日本在“經營旅游”這件事上,是用做產品的邏輯在對待每一個細節。一個普通的便當列車,一間鄉下旅館的接送服務,甚至一個公共廁所的選址和設計,背后都有嚴密的邏輯與長遠的視角。你能感覺到,那不是為了賺快錢搞出來的“觀光產業”,而是深入到生活肌理中的“對待客人”的態度。不是炫技,而是溫柔。不是浮夸,而是細膩。這種體驗,會讓你產生“在別的國家沒有被這樣認真對待過”的錯覺,久而久之,它變成了一種“理想的家園”。
還有一點不容忽視。日本之所以“旅游復購率”奇高,不只是它“好玩”,而是它給予現代人一種心理慰藉。它干凈、有秩序、安靜、克制,不會有人突然大聲喧嘩,不會有人在你排隊時插隊搶位,不會有強行推銷,不會有強迫消費。你可以一個人安安靜靜地旅行,不需要社交,不需要解釋。這種“自由而安心”的環境,對當代都市人來說,本身就是一種療愈,是對混亂現實的一次逃離和短暫喘息。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像shishi_zibie這樣的人,用五年時間走完了8000多個地方,還是覺得不夠。而更多人,哪怕只是普通地在某個小城市住幾晚,也會對這地方念念不忘。日本的“好玩”,不是因為哪里特別驚艷,而是你總能發現點什么,值得你下一次再來看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