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經濟學說,價格指單位貨物或服務的價值,其水平由市場供需關系決定。那么,桉木價格應該是市場說了算,由買賣雙方協商確定。
可是……
種植戶說,我想要1000元/噸,但我說了不算,價格是旋切板廠說了算;單板廠說,我只能給500元/噸,價格還得膠合板廠說了算……
那么,桉木價格到底誰說了算?
在古典經濟學以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價格是對商品內在價值的外在體現,其價格是以商品價值為中心上下波動。
當供大于求時,價格下跌;當供小于求時,價格就上漲。顯然,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以價值為軸,呈現出鐘擺效應。
那么,最核心的問題來了!桉樹木材到底價值幾何?
一般來說,價值的評價體系包括四個維度:供給與需求、價值觀、風俗習慣、科技進步的影響。很難理解吧,干脆我們就不談,只以極其通俗的語言來說一說。
野生動物保護組織不是有一句名言嗎?“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同樣的道理,沒有需求何來的買賣,何來的市場?就如山上無人問津的野草。
所以,無論是基于價值觀念,還是風俗習慣,其最終歸于對桉木的需求有無、需求大小。
比如曾經大吹特吹的泡桐,長得快產量高,結果呢?沒有規模的實質應用,終會落得一地雞毛。
那么,桉樹木材的需求有多大?
桉木大規模產業化應用有制漿造紙、人造板材兩大方面。在制漿造紙和人造板中的刨花板、纖維板上,大多利用桉樹的短小材以及三剩物等,價值不高,價格也低,所以桉木真正的高價值利用在于膠合板產業。
換而言之,膠合板的需求決定著桉樹木材的價值,也決定著桉樹木材的價格。
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的產業簡報顯示,2024年廣西人造板生產能力為8835萬立方米/年,其中膠合板的產能就占了82.8%,約為7300萬立方米/年,占全國總產能的三分之一。
廣西每年木材產量約為5500萬立方米,那點產量根本不夠用,如果所有的膠合板工廠“火力全開”,那價格豈不是漲到天上去。
我們看到有些地方的板廠間歇性停工或者全面停工,而桉木市場并沒有出現某些人想象的那樣——崩盤。
所以,需求還是有的,只是沒有以前那么強勁而已。
站在種植戶的角度,成本是價格與價值的核心構成要素,桉木的成本涵蓋了投入和耗費的所有費用,包括林地租金、清理林地、苗木采購、種樹造林、砍荒除灌,施肥、追肥、病蟲害防治等等,每畝投入不超過3500元。而產出呢,以7年為一個輪伐期,采伐時每畝木材產出量在15噸以上,折合每噸木材的生產成本不超過233元。
即便按目前500元/噸的價格計算,投資回報率還OK。假如價格跌到400元/噸的話,種植利潤“薄如單板”,行業普遍不景氣;假如價格跌到300元/噸的話,棄種、棄管、改種會大量出現,行業遭遇重創。
我們堅信一點,桉木價格可以下跌,但一定不會崩盤的。
說得更直白一些,那就是——價格不會出現某些人預測的“跌破 400 元,跌到300 元”,更不可能出現低于生產成本的“黑天鵝”!
價值不是永恒的,價格也不是永恒的。那么,目前的價格是不是匹配它的價值?
答案:是的!存在即合理嘛。
既然如此,很多人會問,接下來應該怎么辦呢?
途徑至少有二。
一是降本增效益。通過選擇良種壯苗、使用良肥好料、采取精細管理等,實現更高的木材產出,從而降低每噸木材的成本,獲取更好的投資效益。
二是拓展新用途。桉樹木材的應用不應局限于制漿造紙、板材生產,隨著木材重組、木材改性等新技術的崛起,桉樹木材將會有更多的新用途,特別是更高價值的應用場景會越來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