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從來不是等出來的,是干出來的。”
正如前文所說的那樣,廣西桉樹今天的成就和地位來之不易,“輕舟已過萬重山”,有著強大的發展定力,廣西桉樹就不懼流言,也不畏困難。
這個發展定力就是:在今后一段時期,至少在沒有找到比桉樹更好、效益更高的樹種之前,桉樹仍然是廣西主要人工用材林樹種,而桉樹產業仍然是廣西林業的主要支柱。
有了這個發展定力,就有了“認準了就要干”的決心,也有了“一步一個腳印”的耐心,還有了“任爾東西南北風”的信心。
也正是有了這個發展定力,才能在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從容應對,能夠在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準確識變、科學應變。
我們梳理廣西桉樹的歷史,感受桉樹發展的脈絡,可以清楚地看到廣西桉樹至少有三個方面的變化:
第一個變化:由粗放經營轉向精細管理。
過去桉樹經營粗暴、簡單、直接,甚至掠奪式經營,科技含量很低,造成很多浪費。而將來,通過合理設置種植密度、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延長采伐周期、復層林經營等科學經營措施,使桉樹單位面積年均蓄積生長量和木材產量穩步提高,增加中大徑材比例,桉樹林地經營效益顯著提升。
第二個變化:由勞動密集轉向人工智能化。
隨著桉樹產業越發成熟,效率和效益更為重要。由于人工效率低下、且勞動力短缺,加之工資薪酬上漲,勞保福利提高等,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不斷倒逼機械化的進程,特別是具備感知、識別、決策和執行能力的智能化機械,能夠減輕工作強度,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有效地降低成本。
第三個變化:由追求短期效益轉向可持續發展。
由于急功近利,過度追求短期效益,短短4-5年就采伐利用,產出多是小徑材,中大徑材少。通過營造桉樹與鄉土樹種混交林,提高桉樹林分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穩定性,實施類自然經營,減少對生境的負面影響,增強林分抗逆性,努力實現桉樹的生態功能、經濟功能、社會功能、碳匯功能等多種功能協調統一。
顯然,廣西桉樹的這些變化因時而變、因勢而變——
以實現桉樹發展布局合理、規模適度,單產穩步提高、效益提升,實現功能多樣、協調、穩定為目標,其手段則是通過采取科學規劃、科學育苗、科學造林、科學施肥、科學利用等措施,從短周期向長周期轉變、從純林向混交林轉變、從單一目標向多目標轉變、從速豐林向永豐林轉變。
任何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做時間的朋友”。
保持定力、穩扎穩打,用心去澆灌桉樹產業的“樹苗”,時間終將回饋我們郁郁蔥蔥的“森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