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南師范大學學校官網發布了關于學校汕尾新校區建設項目社會穩定風險分析階段征求社會公眾意見的公示。公示提到,華南師范大學汕尾新校區建設地點為汕尾市東南部馬宮街道,距離沈海高速馬宮街道長沙灣高速出入口約1.5公里。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014畝,本次項目涉及用地面積約498畝,總建筑面積約近29萬平方米。項目主要配置建設普通高等學校十二項校舍建筑、科研及產學研用房及相關配套設備、信息化工程等,配套建設室外道路廣場、綠化及其他相關基礎設施等。
華南師范大學汕尾校區是華南師范大學“三校區四校園”辦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區前身為2019年籌備建設的汕尾理工學院,于2021年轉制為華南師范大學汕尾校區。根據華南師范大學汕尾校區網站信息顯示,該校區規劃布局教育學、工學、理學、管理學和藝術學等學科,目前設置教育科學學院、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與新能源學院、創意設計學院、商學院和廣東省博士工作站等教學科研機構。
2022年,汕尾校區實現本碩博一體化招生,實現汕尾地方人才培養史的新突破。2024年,汕尾校區本科招生專業包括網絡工程、電子商務、英語、小學教育、學前教育、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物聯網工程、材料物理、儲能科學與工程、金融科技、服裝與服飾設計等11個專業。并在職業技術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課程與教學論、小學教育、學前教育學、學前教育、材料與化工、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技術、公共管理、教育管理等11個碩士方向招生,在職業技術教育學、課程與教學論2個博士方向招生。汕尾校區現有教職工220余人,本碩博在校學生人數達4300余人。
汕尾這座僅有200多萬常住人口的小城,從沒有本科院校的高等教育落后城市,一躍成為粵東西北地區第一個有國家211工程大學扎根辦學的城市。同時,有職業教育天花板之稱的深圳職業技術大學也在汕尾籌建了深汕校區,項目于2024年奠基,計劃2026年部分建成,2027年全面竣工。
在高等教育均衡發展方面,廣東面臨著一個大問題,廣東的高等教育資源分布極度不均衡。廣州是全國高等教育最發達的城市,也是大學生在校人數最多的城市,而作為萬億城市的深圳、佛山和東莞的高等教育資源較為稀缺,而省內的汕尾、揭陽、陽江、云浮、河源和清遠等6個地級市甚至都沒有本科院校。誰能想到這是我國經濟總量最大,高等教育發達的廣東省的情況。為了破解這個大問題,廣東就實施了一個大計劃,那就是從不同層面推進引進和建設大學。
首先,廣東加速引進各類世界和內地名校。依托臨近香港的優勢,已經先后引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區、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校區和北師香港浸會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也相繼落戶。
其次,引進全國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北京理工大學珠海校區、遵義醫科大學珠海校區等相繼落戶,
再次是推動本地高等教育發展,扶持南方科技大學沖擊一流大學,東莞籌建的大灣區大學也已經公示設立。
深圳除積極引進國內外優質高等教育資源之外,也與建設了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暨南大學深圳校區;佛山分別建設了南方醫科大學順德校區、華南師范大學南海校區、廣東財經大學三水校區等校區;東莞則引進了廣東醫科大學東莞校區。此外,還布局了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暨南大學珠海校區、廣東藥科大學中山校區等,讓珠三角城市的高等教育實力遠比教育部名單上強得多。
有了前面成功的探索,而沒有本科院校的非珠三角城市分別籌建了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河源校區、華南師范大學汕尾校區、廣東工業大學揭陽校區、廣東海洋大學陽江校區、廣東藥科大學云浮校區、廣東金融學院清遠校區等6個省屬本科高校異地校區,這一舉措極大地改善了非珠三角各地市的高等教育發展狀況。
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省內高校的發展,推動教育資源均衡分布,也鼓勵引導省內民辦本科院校異地建設校區,分別建設了廣州新華學院東莞校區、廣州理工學院惠州校區、廣州應用科技學院肇慶校區、廣州華商學院肇慶校區、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茂名濱海校區、廣州華立學院江門校區。
廣東為什么拼命引進和建設大學?很顯然,廣東需要通過高校的建設,吸引和培養更多面向產業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支撐本地的高端科技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發展,叩開知識密集型產業發展的大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