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丟了大陸市場后,三星利潤下跌36.8萬億,計劃全球大規模裁員30%
“堅持在華發展,立志成為中國人民喜歡的企業。”不久前,三星會長李在镕還這么說。還宣稱會堅持加大在華投資,提供更多工作崗位。不過,據《首爾經濟日報》報道,上半年,三星手機在華的出貨量一直下滑,市場占有率連 1%都不到。
有內部人員透露,三星電子已經決定對中國區的業務進行一定程度的裁員。而且到明年,最多會裁掉 30%的員工。這個一直被外界稱作“南韓頂梁柱”的科技巨頭,在成立 86 年后,頭一回開啟這么大規模的裁員行動。就連向來趾高氣昂的韓媒都集體崩潰了,說“三星正陷入危機”。
01 利潤暴跌85%,三星扛不住了?
三星搞大規模裁員這事兒的背后,是正碰上了競爭力不行、業績往下掉的糟糕情況。財報能看出來,去年它的營業利潤還不到 6.6 萬億韓元,跟 2022 年一比,少了 36.8 萬億韓元(折合人民幣大概 1958 億),降幅達到 85%,把一眾股東氣得不行。
要知道,三星以前在中國那可是混得相當不錯。特別是手機業務,有一陣甚至比蘋果還厲害,在市場上能占到 20%的份額。最紅火的時候,每年能從咱們國家賺走 2000 多億美元,在華員工能有超過 6.3 萬人。
雖說好景不長,可它在中國市場的衰落比想象的快多了。八年前,“爆炸門”成了命運的轉折點。旗下的 Galaxy Note7 在一個月里,發生了 30 多起爆炸的事兒。它馬上召回了全球 250 萬臺有問題的機型,可就是不召回中國的。這種差別對待,直接把咱們國家的消費者給惹火了。
盡管后來為了挽回不好的局面,三星不光搞起了降價換量的辦法,還贊助綜藝、賽事,想讓大家多關注關注。同時加大研發的力度,推出了全球頭一款折疊屏手機 Galaxy Fold。但從市場的反應來看,這些做法并沒有再次贏得消費者的喜歡。
根據 IDC 的數據,現在三星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連 1%都不到,就連他們的高管都曾經承認“在中國市場犯了錯”。而手機市場份額太低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三星把在華的所有工廠都關了,員工數量降到了不到 2 萬人。一直到現在宣布裁員 30%,這表明它還要繼續縮小在華的業務。
02 國產強勢崛起,已無三星立足之地
除了國內的消費者因為三星“區別對待”而不滿意之外,競爭對手帶來的沖擊也是讓它的市場迅速衰落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三星一直走下坡路的這幾年,像 vivo、oppo 這樣的國產品牌發展得特別厲害,拿下了手機市場超過 80%的份額。
在越來越厲害的國貨面前,洋品牌在中國失敗離開的例子一個接著一個。把相關的美日廠商逼得跟三星似的,先后開始搞降價、裁員這些事兒。
03 國產突圍加速,三星或迎更大潰敗
對于三星來說,它面臨的可能不只是在中國市場的失敗。根據 Counterpoint 的最新數據,如今榮耀超過了三星,在西歐變成銷量第一。這就表示,在它長期處于領先位置的歐洲市場,也正在受到咱們國家品牌的沖擊。另外,撐起它營收另一半的半導體業務,隨著咱們國家技術的快速突破,恐怕很難再輕輕松松地賺錢了。
相關數據表明,到 2025 年咱們國家的自給率能達到 70%。那個時候,三星的相關產品對咱們國家就沒什么吸引力了。這么一看,隨著咱們國家高新產業的興起,三星恐怕會迎來更大的失敗。全球裁員 30%,也許只是個開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