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號這場中國女籃對陣波黑的比賽,要說焦點在哪,張子宇絕對是繞不開的存在,18歲、12分鐘砍下18分7板,這種數據擱哪都能刷屏,更別提她還是第一次在成年國家隊正式亮相,教練組全場保守用人,球迷心里其實都明白,這叫做“謹慎起步,但張子宇用表現硬生生把話題搶了過來,賽后宮魯鳴點名夸她潛力巨大,話里話外都在給她鋪路,意思很明確——未來幾年的中國女籃,是要圍繞她打造的,這下子問題就來了,既然內線有了超級中鋒,那2028年奧運會,誰來負責給張子宇喂球,這事兒可比表面看起來復雜多了。
要說現在這屆女籃,王思雨肯定是1號位的老大,她能控節奏、會組織,經驗在那擺著,跟張子宇的連線也確實最順暢,這場和波黑的比賽,王思雨給張子宇的幾次傳球,質量真沒話說,球到人到,還能順帶幫小張調整位置,這種默契不是誰都能有,可問題是,再過三年,王思雨也要三十出頭,不出意外就是球隊里的老前輩類型,參考之前的楊力維,作用會偏向于“帶新人、穩場面,而不是全場主導比賽的主控,這也符合女籃一貫的用人思路——老將領著打,但絕不能指望一到關鍵時刻全靠她。
那年輕的后衛里,有沒有能頂上的,其實這才是管理層和球迷更關心的地方,目前這批女籃后衛,純正1號位就剩李緣,她的風格偏傳統,傳球為主,助攻意識也比較到位,國家隊經驗有了,年齡卡得也正合適,問題是,她跟張子宇的配合還不夠默契,這點在場上很明顯,傳球時機有時候慢了半拍,有時候又嫌太急,整體還是在磨合期,坦白說,李緣的上限和即戰力都算不錯,但要說未來三年能不能成長為中國女籃的絕對主控,還得畫個問號。
說到陣容變化,楊舒予現在呼聲最高,畢竟剛拿了WCBA總決賽MVP,狀態正火,不過她打法更偏向雙能衛,個人進攻欲望強,助攻和組織能力相對弱一些,這種類型的后衛放在女籃體系里,優勢是能自主得分、沖擊力強,但要讓她主導整體節奏、為內線輸送炮彈,可能還得再雕琢下,別忘了,未來的中國女籃是“三塔配置——張子宇、韓旭、李月汝,后衛如果不能精準把球喂到位,光靠內線自己折騰,效果大打折扣,簡單說,楊舒予能不能轉型成真正的“場上大腦,會直接影響中國女籃在2028年的高度。
這就很現實了,現在國內后衛儲備本來就不算充裕,上一輪李夢、楊力維、王思雨撐起了半壁江山,但新生代里,像楊舒予這種能打、敢沖的其實很少,剩下的幾個年輕后衛,要么偏向得分型,要么經驗不夠,助攻、組織、控場這些基本功還在補課階段,打到奧運級別的大賽,一點小短板都能被無限放大,球迷也不傻,誰能站出來,誰就是新一代核心,這種競爭其實比場上的對抗還要殘酷。
再回頭看張子宇的表現,12分鐘18分7板,數據炸裂,但也暴露出個問題——她的得分很多靠個人能力,后衛的助攻其實沒占多少,比賽里幾次低位要球,隊友要么沒看到、要么不敢傳,這種場面大家都懂,年輕球員有時候怕失誤、怕被教練罵,傳球優先找老隊友,這就讓張子宇的進攻效率變得很被動,長遠來看,后衛敢不敢冒險、愿不愿意給新人送球,是球隊能不能真正進步的關鍵。
再說點場外的,很多網友看完比賽在評論區對噴,有夸張子宇天賦的,也有質疑后衛水平的,說得都不無道理,但歸根結底,中國女籃要想在2028年走遠,核心問題還是人才儲備,尤其是后衛線,別的國家都在加速換代,咱們要是不抓緊,優勢很容易就被抹平了,別看現在三塔配置看著唬人,真到了世界舞臺,一個傳控失誤、一個節奏斷檔,可能就被對手抓住一波帶走,歷史上這種教訓太多了,誰都不想重蹈覆轍。
說到底,這輪女籃后衛換代,既是壓力也是機會,王思雨經驗值拉滿,未來三年還能做穩場面的老大姐,李緣和楊舒予,誰能把“主控這口鍋扛起來,誰就能成為張子宇背后的最佳幫手,現在看,答案還沒定死,但至少趨勢已經很明顯,中國女籃想要真正進化,后衛得先跟上內線的步伐,不能再靠個人單打獨斗,也不能只靠老將兜底,未來三年,就是看誰能抓住機會、誰能真正讓張子宇打得更輕松。
球迷們都明白,奧運會不是試驗田,到時候能不能打出自己的風格、能不能讓內線天賦最大化,說到底全看后衛線的成長速度,這場和波黑的比賽只是開始,接下來每一場熱身、每一次集訓,都是大浪淘沙的過程,到2028年,誰能給張子宇喂出最舒服的球,誰才是真正的中國女籃核心,這不是拍腦袋的事,得用比賽說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