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比3,中方當場投反對票,搶在伊朗復仇前,IAEA理事會爆發爭吵
這場仗終于撕破臉了。其實從伊朗和以色列的死磕開始那天起,很多人就明白:這不只是兩個國家的事,背后那雙真正的手,早就按在了局里。
6月13日凌晨,以色列200架戰機一波突襲打進伊朗,瞄準核設施、導彈基地、革命衛隊總部,連伊朗最頂級的科學家都被炸死一排。伊朗核計劃直接倒退5年,導彈工廠、離心機、指揮鏈統統被砸爛??梢哉f,以色列這一刀下去,幾乎是奔著讓伊朗失去反手能力去的。
可這回伊朗沒按以色列預想的劇本走。往常打一輪就收手的節奏,這次被打破了。伊朗當晚就還手,三波次導彈直接砸了回去,150枚彈道導彈起步,外加高超音速導彈、無人機群。以色列鐵穹、大衛投石索、箭-3全開,最多也就攔住七成,剩下的精準命中以色列國防軍總部、海法煉油廠、南部軍事基地。特拉維夫一夜成了火海。
伊朗這次明顯學聰明了:不打核電站,不打美軍基地,專打以色列命門。甚至在德黑蘭上空,以色列的F-35隱身戰機都被伊朗宣稱擊落,雖然西方質疑殘骸照片真假,但以色列媒體自己承認戰機在德黑蘭上空飛了兩個小時,確有空襲。
而內塔尼亞胡直接放狠話,叫板伊朗高層:“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核設施,更是政權本身。”他清楚,今天不打穿哈梅內伊,明天伊朗就會反撲得更狠。
可這場仗真正讓局面升溫的,不只是導彈,而是伊朗亮出的“核選項”:霍爾木茲海峽。
伊朗議會已經攤牌:正研究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可能性。全球20%的石油運輸都得從這兒過,真要斷了,油價、金價、股市全亂套。就連伊朗一句“考慮封鎖”,國際油價當天暴漲10%,黃金又拉了3.5%。這個殺招不用真出手,只要每天喊兩嗓子,全球金融市場就得跟著發燒。
但霍爾木茲一封,伊朗自己也不好過——自己石油出不去,物資進不來,財政和民生會被反噬。伊朗其實一直在拿這個封鎖權當最后底牌,真到動手那一天,就是破釜沉舟了。
與此同時,外交戰也沒閑著。就在伊以第一輪打起來前一天,IAEA理事會以19比3的結果通過了伊朗違反核擴散條約的決議。中方投了反對票,和俄羅斯、布基納法索站在了一起。美國這邊等于提前給以色列動武鋪好了法律理由:你不遵守核協議,那被打活該。
這背后其實就是美以在配合節奏。特朗普嘴上說沒參與打擊,實際美軍早在開打前就部署了空中監控、預警雷達、宙斯盾艦隊。美伊原定的阿曼談判也瞬間告吹——這局談判可能本身就是個幌子,給伊朗制造放松警惕的假象。
而美國國內這邊,更亂。6月14日,本來是特朗普的79歲生日,搞了場閱兵。誰知道這場壽宴硬生生被變成了“抗議大游行”——50個州,2000場反對“特朗普國王”的示威。洛杉磯、芝加哥、紐約、西雅圖全炸了窩,國民警衛隊、海軍陸戰隊上街巡邏,MQ-9無人機升空偵察。
特朗普還一邊下令鎮壓移民示威,一邊想拉美國參戰伊朗。以色列已經多次請求美國派兵直接打伊朗核設施,五角大樓正在開會討論預案。但白宮至今沒敢松口,因為一旦下場,中東這把火真可能燒成全球戰火。
現在的局面,其實成了一場比內力的消耗戰:伊朗要賭能不能撐過斬首打擊,保住政權命脈;以色列要賭能不能在長期打擊下拖垮伊朗軍工系統;美國則在一邊拿伊朗當外部危機緩沖,同時國內的社會撕裂眼看要頂不住了。
一句話,現在誰先撐不住內場,誰就先掉下牌桌。
這場仗,還遠沒到收官的時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