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縣域和基層醫聲
青島市政府出資為在崗村醫交納“五險一金”,徹底解決了村醫的“半工半農”身份問題,全面落實老年鄉村醫生補助政策,8年來為老年鄉村醫生累計發放生活補助6.5億元,提升了村醫的職業吸引力。
山東省青島市常住人口1037.15萬人,城鎮常住人口812.1萬人,轄7區3市,2023年生產總值為15760.34億元。
青島全市設有100家鎮街衛生院、11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7家社區衛生服務站、3268個一體化村衛生室,建成47家社區醫院、16個縣域醫療服務次中心,100%的鎮街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國家基本標準,95家達到國家優質服務推薦標準,為市民提供了便捷高效、多層次覆蓋的醫療保障。
此前,在第六屆“基醫會”上,青島市成功入選“基層衛生綜合改革”優秀案例。山東省青島市衛健委基層處處長許萬春在會上發言時表示,該地立足實際,創新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破解了基層發展難題。
1
城鄉統籌,制訂
基層衛生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
許萬春介紹,青島市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基層衛生健康服務發展,結合本市實際,強化頂層設計、政策引領,創新開展“四個一”:一個城鄉統籌大文件、一種醫防融合新模式、一張服務監管信息網、一系列便民惠民舉措,加快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建設。
依據國家和省辦公廳文件,青島市按照城鄉統籌、一體化發展思路,制定了《青島市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基層醫療衛生體系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涉及到優化配置基層醫療衛生資源、強化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發展壯大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改革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保障機制等四個方面,新增了布局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網絡、統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轉型管理、建設一體化基層衛生健康信息平臺等5項任務。
除了爭取財政、人社等部門的支持,在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村衛生室保障方面青島市也落實了具體保障措施:
每年投入1000萬元用于農村訂單定向大學生培養;每年投入600萬元為全市所有鄉村醫生購買醫療責任險;建立村衛生室最低運行經費保障機制,最高2萬元/年;鄉村醫生基本藥物補助提高到1.6萬元/年等,致力于立足實際破解基層難題。
2
優化頂層設計,打造
三高一慢基層慢病醫防融合新模式
許萬春介紹,近年來,青島市聚焦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慢性病篩查及診療能力,在國內首創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共管”醫防融合慢病管理,2023年將慢阻肺納入基層慢病管理范疇,率先建立起三級協同、醫防融合的一體化慢病管理服務新模式。
2023年,青島市“三高共管”家庭醫生簽約、“三高”并發癥篩查和慢阻肺篩查分別覆蓋19.3萬人、38.75萬人、251萬人,服務數量、服務質量和體系完整度均居國內同類城市前列,入選國家基層衛生綜合改革典型案例,在中英慢性呼吸疾病健康管理政策交流會上分享基層慢阻肺防治的相關經驗做法。
在這個以家庭醫生團隊為核心的慢病分層分級管理服務體系中,青島市依托醫聯體建設“三大中心”,以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紐帶打造“三高基地”,以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為基底成立“三高之家”,以疾控等專業機構打造“公衛指導中心”進行監測評價與指導。
同時市級財政對“三高”患者按照10元/人/年的標準予以補助,村衛生室經過驗收且通過綜合評價的“三高之家”按照每家1萬元標準給予補助,不斷完善體系建設。
許萬春說,青島市不僅構建了“三高”醫防融合管理模式,促進三級醫療機構協同診療,還創新開展了三高一慢健康服務包。比如該地出臺了國內首個地市級慢阻肺篩查技術方案、全程質控規則,涵蓋技術要點、結果評價、滿意度核查等86條要點,助力篩查、診治一體化管理。
2023年,青島市易患人群指尖血完成71.4萬人,空腹血糖36.2萬人,三高患者并發癥篩查完成38.7萬人,40歲以上人群慢阻肺篩查問卷完成251萬人,肺功能檢測完成34萬人,可以說青島市超額完成分級分類篩查年度目標。
3
服務與監管一張網
數智賦能基層衛生
許萬春介紹,為了醫改之路保質保量完成,青島市指導市南區、城陽區打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信息平臺,指導城陽區和萊西市搭建縣域醫共體信息化平臺建設、數字醫共體;
該地新建了市級基層能力提升質控與監管平臺,建設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和基本公衛智能語音外呼系統;建設了家庭醫生健康守護一張網平臺,面向居民提供在線簽約、咨詢及服務,以數智賦能實現基層衛生一體化、信息化、系統化。
為夯實數據底座,青島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一體化督導管理平臺建立了10條穩定的數據通路,數據庫誤差控制在平均1%以內,監管趨向精細化、常態化;搭建“三高一慢”業務應用子平臺,為“三高一慢”市辦事實項目提供了堅實的信息化支撐保障。
此外,青島市以《以全量數據為底座,以數字技術為驅動,建設基本公衛數據治理新局面》獲得了山東省數字健康變革創新大賽數據治理創新賽道第一名。
4
結合青島實際,實施了
一系列便民惠民的服務舉措
結合實際,青島市創新開展超聲遠程診斷平臺,打造上流佳苑社區衛生服務站、山東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高質量發展工作典型,市立醫院、青醫附院超聲專家云端會診,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滿意的就醫服務。
許萬春表示,關于青島市如何推進優質醫療資源“真下沉”問題,該地推出了一系列貼近民生的“大行動”,例如醫聯體體系內“常態化”下沉幫扶、三甲醫院選派基層“業務院長”管理幫扶、“千名醫護進鄉村”組團式幫扶、實施衛生支農“專業集成式”幫扶、上半年選派了1019名醫務人員到基層開展梯次幫扶工作……上級醫院專家到基層培訓帶教和坐堂行醫,開展診療服務4.3萬人次、培訓帶教7688人次,提高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同時,青島市推動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真提升”。比如村衛生室改造提升工作已完成51%,啟動6S管理工作在基層全覆蓋,設置了266個名醫基層工作站,深入開展中心藥房建設,組建了2484支上級醫院專家、基層醫護人員共同參與的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優化簽約服務。今年上半年,全市重點人群簽約率達到了79%,全人群簽約率54.2%,基層診療量占比達到59.96%。
在保障鄉村醫生待遇方面,由青島市政府出資為在崗村醫交納“五險一金”,徹底解決了村醫的“半工半農”身份問題,全面落實老年鄉村醫生補助政策,8年來為老年鄉村醫生累計發放生活補助6.5億元,提升了村醫的職業吸引力。
圍繞“三約合一、三高共管”,青島市推進向孕產婦、兒童、老年人等重點人群開展“點單式”個性化簽約,進一步向家庭簽約延伸、向社區入戶延伸、向功能社區延伸,以社區為單位簽訂個性化家醫簽約服務包。全市共計以家庭為單位簽約292萬戶,走訪居民184多萬戶,“四送四進四提升”健康促進行動家庭醫生服務覆蓋機關、企事業單2724家、服務11.68萬人次。
此外,青島市在全省率先印發基層便民惠民10項舉措,預約號源下沉、基層機構延時服務、慢性病長處方等落實情況均位于領先地位。
具體落實到每周至少3個工作日有一名主治醫師及以上職稱臨床專業人員在門診值守服務,迄今已有4708人次已通過家庭醫生(團隊)進行提前預約,開具慢病長處方12.2萬份,延時服務時間內全市共接診患者7.26萬人次,推進惠民舉措落實落地。
本文解讀僅代表本平臺觀點,內容以官方文件為準。
如有平臺轉載本篇文章,須自行對該篇文章負責,鄉村白大褂不對轉載引起的二次傳播影響負責。
在針灸廣受歡迎的當下,學好中醫針法對基層醫生而言尤為重要,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本《獨樹一針 沈衛東針灸學術經驗薈萃》。
本書系統地總結了沈衛東教授的針灸學術思想、臨床經驗特色、經典醫案醫話,臨床醫案涉及內、婦、兒等臨床諸科,內容博雜,治療過程記述詳備,對針灸臨床實踐具有極強的指導作用。
查看書籍詳情【廣告】
有其他購書需求或疑問
請掃碼添加客服咨詢
點贊·在看·基層醫療資訊搶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