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聯盟公認的"最強大腦"之一的丹尼-安吉在綠軍時期玩過三巨頭重組、拆隊換簽、培養雙探花的神操作,21年接手爵士后,又靠送走米切爾、戈貝爾賺得盆滿缽滿,連馬爾卡寧都能被他"點石成金"打造成全明星——但誰能想到,這位老狐貍的"復刻綠軍計劃",竟在馬爾卡寧身上翻了車。
故事得從去年夏天說起。安吉給馬爾卡寧砸下4年1.95億的頂薪(下賽季年薪4630萬),打的算盤有倆:一是卡著勇士、湖人核心老化的節點,等這倆隊今年急著補強時,高價甩人;二是讓馬爾卡寧帶帶基揚特?喬治這批新秀,等26-27年克拉克森、塞克斯頓合同到期,爵士騰出空間簽球星,直接起飛。
結果呢?計劃趕不上變化。
首先,勇士和湖人根本沒按劇本走。勇士賽季中期搞來巴特勒鎖死核心,湖人更絕,直接交易來東契奇重塑體系——兩支原本最需要馬爾卡寧的球隊,轉頭就不需要他了。安吉的"待價而沽",成了自說自話。
其次,爵士的新秀們集體"掉鏈子"。基揚特?喬治場均16.8分看著還行,可投籃命中率39%、三分34%,純純的"低效刷子";森薩博、菲利波夫斯基這些年輕人,功能單一上限低。爵士開季就往倒數第一沖,干脆破罐子破摔擺爛,甚至干出"暫停破壞絕殺""科學雪藏馬爾卡寧"這種操作——你猜怎么著?聯盟直接罰了10萬,最后選秀大會就撈了個5號簽,連個樂透前3都沒摸到。
最慘的還是馬爾卡寧。他簽合同時和爵士有共識:"球隊得重回競爭行列,我不想浪費巔峰。"結果爵士扭頭就擺爛,他直接心態崩了。本賽季場均19分5.9籃板,投籃命中率42.3%、三分34.6%,比賽貢獻值從13.6暴跌到10.3——這數據,哪還像當年的全明星大前鋒?
他的打球方式都變"消極"了:籃下0-3英尺場均只出手2.9次(生涯最低),三分出手占比卻漲到57%(比在公牛、騎士當角色球員時還高),防守端更是"擺爛"——213cm的身高,前600分鐘只送2個帽,防籃下讓對手命中率僅降1.9%。用球迷的話說:"他恨不得把'我想離隊'寫腦門上。"
但平心而論,馬爾卡寧的下滑真不是能力問題,純粹是環境坑人。他這種能持球、有空間、機動性強的大前鋒,放現在聯盟可太吃香了——22-23賽季,他接球三分命中率40.7%,無球進攻每回合得1.23分,放爭冠隊能當戰術核心;防小個時甚至能帽德羅贊,護框雖弱但換防不拖后腿。要是換個不擺爛的隊,他絕對能回暖。
問題就卡在他的合同上:未來4年場均近5000萬,這薪資擱爭冠隊得當二當家,但誰能保證他能找回全明星狀態?美媒列的下家賠率里,勇士排第一,可勇士有庫里、巴特勒、格林鐵三角,哪還有空間?反倒是活塞這種青年軍,薪資空間充足,坎寧安正缺個"哈里斯升級版"搭檔,馬爾卡寧去了說不定能沖東四。
不過還有個變量——KD的交易。馬刺、火箭、灰熊、尼克斯、熱火現在爭得火熱,等塵埃落定,剩下的隊說不定把馬爾卡寧當KD備選。但安吉去年要價太高沒人理,今年想再撈首輪簽,怕是難了。
說到底,安吉的"復刻綠軍"計劃,敗就敗在高估了兩點:一是勇士、湖人的"耐心",二是爵士新秀的成長速度。馬爾卡寧的5000萬合同,從"未來核心"變成"交易累贅",這出戲里,沒有贏家——爵士重建卡殼,馬爾卡寧浪費巔峰,最尷尬的,還是那個算盡機關的老安。
至于馬爾卡寧能不能離隊?就看有沒有球隊愿意賭一把了——畢竟,誰不想要一個"被擺爛耽誤的空間型4號位"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