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虞爾湖
出品 | 潮起網「于見專欄」
看似非常剛性的服裝行業,其實也有周期。據江南布衣發布的2025財年上半年(截至2024年12月31日)財報,江南布衣交出了一份看似亮眼的成績單:營收增長5%至31.56億元,凈利潤提升5.5%達到6.04億元。
在宏觀經濟環境趨緊、服裝行業競爭白熱化的當下,這樣的業績表現算是給行業帶來了些許驚喜。然而,當我們深入拆解這份財報,會發現其背后潛藏著諸多隱憂。這些問題不僅關乎品牌的短期增長動力,更對江南布衣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
核心品牌失速,成長引擎熄火
據了解,江南布衣以“JNBY”主品牌發家,憑借其獨特的“簡約、自然、環保”設計理念,在國內中高端女裝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
在2025上半財年,JNBY雖仍貢獻了17.6億元的收入,占總營收的55.8%,但其增速僅為3.6%,遠低于前幾年的水平。對比2024財年17.1%的增長率,下滑態勢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其2024財年全年,JNBY門店凈增長3家,這也是江南布衣加速開店背景下,集團的整體收入增速卻較此前出現明顯下滑。
據分析,門店數量增加,但營收增長卻明顯放緩現象的背后,是其品牌調性與市場需求變化之間的脫節。隨著消費群體的迭代,年輕一代消費者對服裝的需求更加多元、個性化,且追求新鮮潮流元素。
而JNBY多年來較為穩定的設計風格,在老客戶心中雖有較高辨識度,但對新客的吸引力卻在減弱。老客戶群體也在逐漸成熟,消費偏好發生轉移,而品牌未能及時跟上這一變化。
回溯江南布衣過去幾年的業績數據,JNBY的增長乏力,其實并非偶然。數據顯示,2023財年和2024財年,JNBY營收分別增長8.72%、17.14%,均略低于企業總營收增速9.28%、17.31%。這也意味著,在集團整體增長中,JNBY的拉動作用正逐漸減弱。
而從市場調研來看,以Z世代為代表的年輕消費群體,更傾向于能夠展現自我個性、緊跟時尚潮流且具有話題性的服裝品牌。他們對社交媒體上的流行趨勢極為敏感,愿意嘗試新品牌、新風格。而JNBY的設計風格相對內斂、文藝,缺乏能夠迅速抓住年輕消費者眼球的時尚爆點。
除了JNBY,江南布衣旗下的成長品牌如速寫、LESS、jnbybyJNBY同樣表現不佳。速寫品牌收入下滑6%,單店店效降至122.83萬元,同比下降8%;LESS與jnbybyJNBY收入近乎零增長。這些品牌在市場定位上雖與JNBY有所區分,但在產品創新和市場推廣上并未形成足夠的差異化競爭力。
據了解,速寫主打男裝,卻未能精準捕捉男性消費者在時尚度與功能性上的平衡需求;LESS定位簡約輕商務女裝,在競爭激烈的職場裝細分賽道中,未能突出自身優勢,被其他同類型品牌擠壓市場份額;jnby byJNBY作為童裝品牌,在設計和營銷上未能充分挖掘兒童及家長群體的興趣點,導致市場反響平平。
業內人士認為,品牌矩陣本應是分散風險、多元增長的利器,但在江南布衣這里,除了主品牌外,其他成長品牌并未發揮應有的增長引擎作用,反而陷入增長停滯甚至倒退的困境。
據分析,旗下速寫、LESS等多個子品牌拓展市場遇到挑戰,一方面源于其相對狹窄的受眾范圍,速寫的目標客戶是介于25至40歲追求穿衣樂趣的男士,這一群體在男裝市場中占比較小,且消費需求較為挑剔。
另一方面,速寫在產品設計上過于追求獨特性,而忽視了款式的日常化,導致消費者雖對其設計欣賞有加,但在實際購買時卻望而卻步,產生“欣賞大于購買”的距離感。
jnby by JNBY作為童裝品牌,在設計和營銷方面也存在不足。例如,jnbybyJNBY此前曾因“童裝圖案”風波而飽受爭議,這對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損害。
盡管后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進行恢復,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仍未完全恢復。此外,在產品設計上,jnby by JNBY未能充分考慮兒童的興趣點和成長需求,在營銷上也未能精準觸達目標客戶群體,導致市場增長停滯。
由此可見,江南布衣無論是在支柱品牌還是其他多元化品牌,都面臨嚴峻的市場考驗。
庫存“壓力山大”,現金流捉襟見肘
2025上半財年,江南布衣的存貨問題愈發嚴峻。存貨規模同比增長32%,達到9.9億元的歷史新高,存貨周轉天數延長至144.5天,遠高于行業健康水平。
據分析,江南布衣的存貨壓力增加,背后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內部運營的問題。外部來看,暖冬天氣使得秋冬裝需求低于預期,產品售罄速度放緩;春節提前,導致春夏產品提前出庫,進一步加劇了庫存壓力。
而從內部運營角度分析,品牌矩陣中部分品牌銷售不佳,如前文提到的成長品牌,使得大量庫存積壓。同時,江南布衣在供應鏈管理上存在一定滯后性,未能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生產計劃。盡管公司采取了庫存面料再利用等措施優化周轉天數,但整體效果有限。
從行業數據對比來看,江南布衣的存貨問題在同行業中顯得尤為突出。根據相關行業報告,服裝行業平均存貨周轉天數在100-120天左右,而江南布衣的144.5天遠遠超出這一范圍。
庫存積壓直接影響了公司的現金流狀況。2025上半財年,江南布衣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總額為9.65億元,同比下降18.9%;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更是銳減22.2%至8.23億元,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降至7.4億元。
眾所周知,現金流如同企業的血液,其持續減少將削弱公司在產品研發、市場推廣、店鋪擴張等方面的投入能力。例如,原本計劃用于新品牌推廣的資金,可能因現金流緊張而縮減,這將進一步影響新品牌的市場滲透速度。
為了緩解庫存壓力,公司可能會加大折扣促銷力度,這又會壓縮利潤空間,形成惡性循環,對公司的長期發展極為不利。
從財務報表分析,江南布衣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的下降,主要源于銷售收入的回款速度放緩以及庫存積壓導致的資金占用增加。在市場需求不穩定的情況下,消費者購買意愿下降,部分經銷商可能會延遲付款,導致公司回款周期延長。
與此同時,大量庫存積壓使得公司需要投入更多資金用于倉儲、管理等方面,進一步加劇了現金流的緊張局面。若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江南布衣在未來可能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對企業的正常運營造成致命打擊。因此,存貨與現金流的雙重壓力之下,江南布衣也如同山雨欲來。
新興品牌難挑大梁,外部競爭步步緊逼
實際上,江南布衣并非沒有意識到品牌老化和增長乏力的問題,近年來通過內部孵化和外部收購積極布局新興品牌。
例如,在2025財年,新興品牌業務收入從上年同期的1.15億元增至1.94億元,同比增長147%,看似成績斐然。不過,深入分析會發現,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2024年4月收購的童裝品牌onmygame和11月收購的買手制百貨品牌B1OCK的并表貢獻。
對此,在江南布衣的中期業績媒體溝通會上,其CFO范永奎表示,對收購來的新品牌onmygame,考慮讓其從線上品牌走到線下渠道。值得注意的是,onmygame是其對外第一家控股并購的品牌。雖然其增速非常快,過去半年增長超過100%,但是尚未呈現規模效應。
若剔除這一因素,新興品牌的內生增長動力依然不足。除了JNBYHOME實現年均1.8億元營收外,其余新興品牌長期徘徊在業績貢獻的地位,始終未能跨越規模化臨界點。
究其原因,新興品牌在品牌知名度、渠道建設、供應鏈整合等方面面臨諸多挑戰,短期內難以成為支撐公司業績的核心力量。以onmygame為例,作為新收購的運動童裝品牌,盡管在并表后帶來了一定的收入增長,但在市場拓展過程中仍面臨諸多問題。在品牌知名度方面,onmygame在國內市場的認知度較低,消費者對其品牌形象和產品特點了解有限。
在渠道建設上,雖然江南布衣計劃推動其拓展線下門店,但目前主要聚焦線上市場,線下渠道的布局尚不完善。與此同時,在供應鏈整合方面,onmygame需要與江南布衣現有的供應鏈體系進行融合,這一過程涉及到生產、采購、物流等多個環節的協調,難度較大。若不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onmygame難以在競爭激烈的童裝市場中持續增長。
除了新興品牌尚未形成“氣候”外,江南布衣面臨的外部競爭,也不容忽視。一方面,在中高端女裝市場,國際快時尚品牌不斷加快新品推出速度,并且通過數字化營銷精準觸達消費者,搶占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國內新興設計師品牌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憑借獨特設計和靈活的市場策略,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
具體來看,在戶外服飾領域的始祖鳥、童裝市場的巴拉巴拉、以及中高端女裝市場的ZARA、H&M等國際快時尚品牌,均在不斷蠶食江南布衣的原有市場,讓其競爭壓力不斷加大。
結語
作為設計師品牌時尚公司,江南布衣在2025上半財年的業績表現,看似鶴立雞群,實則可能只是表面繁榮,背后卻危機四伏。無論是其核心品牌增長失速、成長品牌停滯不前,還是其庫存與現金流問題突出、新興品牌難以支撐大局,都讓其難以高枕無憂。
加上外部競爭加劇,各種挑戰交織在一起,都給江南布衣的未來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于見專欄」認為,江南布衣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出重圍,必須在品牌創新、供應鏈優化、新興品牌培育等方面痛下苦功。否則,當下的增長或許只是曇花一現。
期待江南布衣能夠早日補齊其發展短板,在新的行業周期中,走出發展困局,真正實現其作為設計師品牌時尚公司的遠大理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