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余溯
出品 | 潮起網「加盟指南」
老牌美容店樊文花仍在繼續朝著萬店目標邁進。
就在前不久的2025年3月30日,濟南的聚光燈下,品牌創始人樊文花激情宣告“萬店生態財富計劃”,誓言幫助10000名女性創業、50000名女性就業。
而在臺下,自然是一番掌聲雷動的景象,由于樊文花超6000家門店的規模支撐著其“全國美業門店第一”的桂冠(弗若斯特沙利文2024年3月認證),眾多擁有開店夢的創業者們都很容易被吸引。
然而短短22天后,國家藥監局的一紙通告擊碎了樊文花的慶典余溫。
4月21日,樊文花嫩白精華霜和嫩白精華液因檢出未標示的美白劑(3-鄰-乙基抗壞血酸及煙酰胺),被列入30批次不合格化妝品名單。更嚴峻的是,涉事產品生產商廣州芙莉萊化妝品有限公司,與廣州樊文花公司曾共用聯系電話,品牌代工模式的品控風險暴露無遺。
一面是萬店盛典的鎂光燈,一面是藥監通報的探照燈,這個已經進入中年的美業巨頭正在品控與擴張的鋼絲上搖晃前行。
黑榜背后的品控困局
從太原一家小美容院起家的樊文花,曾以“用自己的名字承諾品質”為榮。創始人中醫世家的背景,本是品牌“天然安全”敘事的基石。但此次通報揭開的卻是品牌十分扎眼的合規漏洞:兩款產品均存在“實際成分、外包裝標注、備案技術要求”三重信息不符。
值得注意的是,深挖品牌歷史可以發現,這竟是其近五年第四次登上監管黑榜。
2021年,樊文花因保濕防曬乳因未標注防曬劑二苯酮-3被通報;2016年,美白防曬乳未檢出備案標示的三種防曬劑;2016年,“人參年輕白面膜”被檢出非法添加禁用激素氯倍他索丙酸酯,長期使用可能導致骨質疏松。
尤為諷刺的是,此次涉事企業廣州芙莉萊早在2021年就因“物料檢驗記錄不全”曾被監管部門點名。
可以看出,樊文花代工廠與品牌方若即若離的關系,已讓品控淪為一場危險的走鋼絲游戲。
從“中醫世家”到監管“常客”,樊文花所面臨的品控困境就這樣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萬店計劃遭遇現實瓶頸
而即便在品牌風光無限的門店規模上,盡管其萬店藍圖氣勢如虹,但拓店速度的階梯式下滑卻仍然揭示了樊文花的增長疲態。
數據顯示,2017-2018年,樊文花門店數從2000家躍至3000家,年增速高達50%;2018-2020年,門店數為4000家,增速降至15.47%;2020-2023年,門店數為6000家左右,增速進一步下滑至14.47%。
按此速度,品牌離實現萬店目標大概還需近6年時間,但是,市場留給它的窗口期未必如此寬容。
因為更現實的壓力來自加盟商盈利困境。
一位濟南加盟商曾坦言:“兩年前開店總成本約30萬元,如今店鋪僅能保本”。在此背景下,多位加盟商在小紅書吐槽單店盈利難,每月還需應對囤貨壓力。據悉,盡管其縣城15平米小店初始投入僅6.3萬元(含加盟費、貨柜及基礎裝修),但加上房租、人工等實際開業成本仍接近30萬元。
價格體系的撕裂還進一步加劇了門店經營矛盾。
據分析,樊文花門店新客體驗套餐定價大約在500-800元(10次護理),轉化后高階套餐約2000元。但線上平臺的百元低價團購與線下正價服務形成直接沖突,有消費者投訴在不同平臺發現價差后的“被欺騙感”。
與此同時,輕美容品牌的百元圍剿已兵臨城下。
1000+店的洗臉貓、4000+店的洗臉熊以低價項目分流著樊文花的客源;在一家開有樊文花門店的商場,同點位競品常超3家,越來越多機構主打高度雷同的清潔保濕項目;據媒體報道,在激烈競爭下,北京長楹天街東區的樊文花已被迫撤出,原址被白鯨洗臉等競品占據。
供應鏈革命、模式重構與二代接班的未竟之戰
面對危機,供應鏈改革已成存亡關鍵。樊文花與代工廠芙莉萊的關聯爭議需徹底切割,同時自建產業園的質量管控能力亟待提升。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功能性成分的添加量、使用范圍及標簽標示均受嚴格規范——此次樊文花“成分未標示”正是典型違規。
此外,想要在行業中實現破局的話,其線上線下的利益平衡亟需新智慧。
數據顯示,樊文花數字化成績頗為亮眼,其美團年引流190萬人次,抖音訂單超220萬單,但公域平臺的低價策略不斷沖擊線下門店價格體系。創始人女兒張昕推動的“線上引流+線下體驗”模式雖帶來流量,卻因“半托管”運營未能實現全鏈路價格管控,導致渠道沖突。
當前,下沉市場仍是樊文花萬店計劃的主戰場。于是才有其“15平米起開店、6.3萬元輕投資”的低門檻策略,瞄準社區超市與商場邊廳。
不過,樊文花的選址策略需進一步精細化迭代——北京朝陽大悅城五層安靜店鋪與長楹天街西區負二層嘈雜環境的體驗差異,印證了位置對盈利的致命影響。
當然,對于品牌而言,二代交班的戰略不確定性也增添了未來發展變數。
2017年留學歸國的張昕,已從基層護理師晉升為公司數字化轉型負責人。她推動的會員營銷與公域引流雖提升流量,卻因成本增加和理念差異引發與傳統管理層的沖突。隨著2024年6月張昕成為持股10%的股東,其能否在速度與質量間找到平衡點,將決定樊文花“萬店夢”的最終形態。
藥監局通報后,樊文花官方客服一度辯稱“抽檢產品非我司生產”,這種危機回應顯然折射出品牌對品控問題的認知不足。
從中醫世家的品質承諾到多次登上監管黑榜,從50%的年增速到擴張疲態,37歲的樊文花站在了品牌史上最陡峭的拐點。
萬店計劃從來不只是數量游戲,它更是一場供應鏈、服務鏈與信任鏈的重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