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創新藥產業鏈圖譜及投資布局分析(附產業鏈全景圖)中商產業研究院 2025-06-16 08:59
中商情報網訊:創新藥(原研藥)是指基于全新靶點、作用機制或分子結構研發的藥物,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需經過嚴格的藥物發現、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及上市審批流程。中國創新藥批準上市已進入爆發期,政策、技術、資本多輪驅動下,本土藥企正以“中國速度”改寫全球醫藥創新格局。未來,隨著源頭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際化的深化,中國創新藥將為全球患者帶來更多突破性治療方案。
一、產業鏈
創新藥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及設備供應,包括原料藥、醫藥中間體、藥用輔材、醫用包材、制藥設備等。中游為創新藥研發與生產,是產業鏈的核心環節,按藥品形態,創新藥可分為小分子創新藥、大分子創新藥、細胞治療創新藥、基因治療創新藥、活體微生物創新藥等,按注冊方式可分為化學藥創新藥、生物制品創新藥、中藥創新藥等。下游通過醫療機構、零售藥店、電商平臺等到達終端消費者手中。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上游分析
1.原料藥
化學原料藥是用于生產各類化學制劑的原料藥物,是化學制劑中的有效成分。隨著醫藥市場的擴大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化學原料藥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化學原料藥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化學藥品原藥產量達350.4萬噸,較上年增長8.4%。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化學藥品原藥產量將達到367.92萬噸。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醫藥中間體
醫藥中間體作為原料藥的前體,在藥物合成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其質量和穩定性直接影響最終藥物的質量和療效。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醫藥中間體行業市場發展監測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醫藥中間體市場規模達到2552億元,同比增長5.45%。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醫藥中間體市場規模將超過260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目前我國醫藥生產所需的基礎化學原料、醫藥中間體基本實現自給自足,僅有少數高端中間體需要依賴進口,同時,我國已經成為全球主要的醫藥中間體出口大國,總體來說我國醫藥中間體的供給能力不斷提高。我國醫藥中間體具有代表性的醫藥中間體生產公司有森萱醫藥、天宇股份、富祥股份、聯化科技等。具體如圖所示: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藥用輔材
藥用輔材用于藥品制劑生產,以提升藥物的穩定性和溶解性,確保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中國藥用輔材在整個藥品制劑產值中占比僅為3%至5%,相較國際上的10%至20%,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全球與中國藥用輔料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藥用輔材市場規模約949億元,較上年增長6.99%。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藥用輔材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制藥設備
制藥設備包括搖瓶機、發酵罐、結晶機、離心機、分離機、片劑機械、包衣機械等,是藥品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設備。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消費不斷升級,生物藥、創新藥以及醫藥外包等市場快速發展,綜合因素對制藥裝備市場需求帶來擴張動力。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制藥裝備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潛力分析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制藥裝備市場規模約為788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制藥裝備市場規模將達到825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制藥裝備競爭格局分散,東富龍和楚天科技市場份額為13.7%、10.2%,位于國內行業第一梯隊。新華醫療和迦南科技,市占分別為5.4%和5.1%。當前,國外制藥裝備龍頭企業占據市場重要地位,尤其在部分中高端裝備領域,我國制藥裝備廠商在技術、性能等方面與國外制藥裝備龍頭企業存在一定差距。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中游分析
1.中國創新藥市場規模
創新藥是醫藥產業升級的核心驅動力,中國正從“仿制藥大國”向“創新藥強國”邁進。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創新藥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創新藥行業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0.82萬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1.14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8.53%。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創新藥市場規模將達到1.22萬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創新藥批準上市數量
近年來,我國醫藥研發創新活力顯著增強。2024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共批準228個新藥上市申請,涉及196個品種。全年批準上市1類創新藥48個品種,其中17個品種(35.4%)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批準上市,11個品種(22.9%)附條件批準上市,13個品種(27.1%)在臨床試驗期間納入了突破性治療藥物程序。2025年1-5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20余款1類創新藥上市,數量刷新近五年同期紀錄。
數據來源:國家藥監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獲批的創新藥藥品類型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創新藥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48個1類創新藥中,化學藥品、治療用生物制品和中藥分別為23個、22個和3個,分別占比47.9%、45.8%、6.3%,涵蓋腫瘤、神經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和抗感染等近20個治療領域。
數據來源:國家藥監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創新藥治療領域分布情況
從治療領域來看,2024年國家藥監局批準的創新藥主要集中在抗腫瘤領域,數量為21個,占比43.8%,其次是內分泌系統領域,數量為5個,占比10.4%。抗感染、循環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皮膚及五官科、呼吸系統疾病及抗過敏等領域的創新藥數量均為3個,血液系統疾病領域數量為2個,其余領域數量均為1個。
數據來源:國家藥監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創新藥重點企業
從中國創新藥市場整體競爭格局來看,頭部企業優勢明顯,恒瑞醫藥、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復星醫藥等企業在創新藥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擁有較強的資金實力、研發團隊和豐富的管線儲備,對市場有較大的影響力,引領著行業的發展方向。未來,隨著政策支持、技術進步和國際化加速,這些企業有望在全球醫藥創新領域發揮更大影響力。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6.企業熱力分布圖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下游分析
1.醫療衛生機構數量
截至2024年末,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09.2萬個,其中醫院3.9萬個,在醫院中有公立醫院1.2萬個,民營醫院2.7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04.0萬個,其中鄉鎮衛生院3.3萬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7萬個,門診部(所)39.8萬個,村衛生室57.1萬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9217個(不含衛生監督所、中心),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429個。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藥店數量
中國藥店門店數量屢創新高,行業集中度進入加速提升狀態。2023年,全國藥店數量繼續保持增長態勢,達到66.7萬家,比2022年的62.3萬家,增加了近4.4萬家,連鎖率維持在57.8%。2024年,全球藥店數量達到約70.7萬家。
數據來源:國家藥監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創新藥行業市場調研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白皮書、行業地位證明、可行性研究報告、產業規劃、產業鏈招商圖譜、產業招商指引、產業鏈招商考察&推介會、“十五五”規劃等咨詢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