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出圈=仿版遍地的死亡定律,被頂流Labubu捅穿天花板。
最近,搶不到正版Labubu的海外愛好者,把盜版搶成新潮流,曬盜版Labubu都成了老外的起號速成法。
盜版可惡但也從側面證明了,Labubu已經火到讓人眼紅。
今年夏天,火到被肆無忌憚抄襲的爆款,除了Labubu還有一款飲料——電解質水。
6月初,元氣森林旗下的“外星人”狀告“遇見外星人”商標抄襲的案件塵埃落定,冒牌貨被罰了500萬以儆效尤。
這款飲料被像素級抄襲背后,可以看出電解質飲料市場確實“錢景無限”。元氣森林靠外星人年入30億,東鵬特飲用一款補水啦實現280.37%的業績增長。
隨著電解質飲料生意越來越火,連圈外人都想分一杯羹。旺旺、王老吉、溜溜梅、蒙牛邁勝等新老品牌,紛紛加碼電解質飲料。
據Foodaily研究院的不完全統計,今年前5個月里,至少有14款電解質新品上架。
昔日的貨架配角,憑什么逆襲成飲料新貴?
日本人最愛的貨架配角,
逆襲成C位
在超市便利店老板眼里,貨架上的飲料也是有鄙視鏈的:高頻剛需的礦泉水、碳酸飲料>主打健康的無糖茶>果汁、功能飲料等針對性飲品。
電解質水作為運動飲料,很長時間都處于鄙視鏈的最底端,其實不是老板們不識貨,而是它拿的就是“配角劇本”。
電解質飲料誕生之初,角色就是運動場上的“猛男神飲”。
最早做電解質飲料的是百事集團旗下的“佳得樂”,靠著成為美式橄欖球聯盟、NBA聯盟的指定飲料,在運動飲料界混得風生水起。
國內最早的電解質飲料是健力寶推出的,最初也是中國運動員的專用飲料。
哪怕是日本的寶礦力,找到了健康的價值錨,把“能喝的點滴液”的口號打響,也只是在桑拿房、棒球場等場景下小范圍爆火。
電解質飲料第一次被日本人廣泛接受是2010年,當時日本遭遇歷史性高溫,有2萬多人中暑住院。瞅準這個時機,日本麒麟品牌推出咸荔枝飲料,“解暑補水”的概念讓產品一夜走紅。
自此這款飲料不僅成了日本最受歡迎的電解質飲料,去年還被政府當成防暑用品發放給民眾。
然而,盡管電解質飲料能補水也能解渴,但很多人對此并不理解,因此電解質飲料很長時間里都在貨架角落里茍著。
從無人問津到爆火出圈,電解質水的轉機來自兩個歷史性的時刻。
2022年,特殊時期,國家衛健委明確建議,“注意水、電解質平衡”,尤其是發燒、腹瀉時要及時補充電解質水。
這個建議一出,電解質水直接原地飛升。百度指數顯示,建議公布后一周內,電解質水的搜索指數同比陡增了2711%;當時在京東飲料銷售榜單的前四名中,三款產品都為電解質飲料。
自此,電解質水搖身一變成為行業新貴,吸引無數品牌爭先入局。
第二個關鍵時刻是全民運動意識覺醒。
這兩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出家門,徒步、飛盤、Citywalk等戶外運動爆火后,電解質水解鎖天命場景,成為很多年輕人的運動搭子。
尤其是隨著馬拉松成為各城市的頂流,跑步發燒友也開始對電解質水上頭。
在這兩個關鍵因素的助推下,電解質飲料正在成為飲料行業增長最快的細分賽道之一。據博研咨詢調研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瓶裝電解質水銷售額達到185億元,預計2025年全年將增加至235億元。
如今冰柜里的C位,除了無糖茶也有了電解質飲料的一席之地。
從運動場殺進辦公室,補水只是配菜
電解質飲料從誕生之初到現在,已經有50多年歷史,但場景還是鎖定在運動場上,并沒有大范圍出圈。
這兩年電解質水全網爆火的原因,除了吃到兩次時代紅利,更關鍵的在于品牌們打破了過去營銷慣性。
1.神飲變神藥,撬開了打工人的心
在電解質水爆發之前,電解質水想打動的人有兩種:出汗的人和猛男。
以過去電解質飲料界的扛把子寶礦力為例,它和所有電解質飲料一樣,都經歷過低谷時期,最差的時候被大家評論為“像喝汗水”。
當時寶礦力的破局之法是美女和免費。
為了搞定運動場上的猛男,寶礦力一度化身美女收割機,從宮澤理惠、一色紗英到鈴木杏,沒有它拿不下的。
知乎上曾有人問,“有沒有哪些廣告讓你看了就想買?”高贊回答第一就是寶礦力水特。
除此之外,寶礦力還一年內免費送出3000萬罐飲料,主要人群就是棒球運動員、桑拿房顧客、商場里的家庭主婦等出汗重災區的人群。
這兩招雖然提高了寶礦力的銷量,卻沒有提高電解質水的市場認知度。
如今電解質水成為飲料爆款,很大原因是在成為神藥的路上越走越遠。
在社交平臺上,電解質水已經超脫運動飲料的身份,成為打工人的救命神藥。
發燒時它是寶娟嗓克星;拉肚子時來一瓶,能防止虛脫;宿醉時喝就是止吐神器。
一些高階玩家,解鎖出電解質水的各種隱藏技能,用電解質水減肥、治痛經、調酒等帖子,發網上就是流量密碼。
小紅書上,電解質功能+的筆記,有100萬多條,其中有不少是品牌主動帶標簽營銷。
2.功能上疊buff,闖進水替的圈子
電解質水能夠爆火,除了突破飲用場景,也歸功于它的功能越來越強悍。
電解質水作為功能飲料,最大的作用就是調節體內電解質平衡,但對于不出汗、不生病的人來說,這個功能就稍顯雞肋。
為此品牌們打開思路,不再盯著功能飲料的一畝三分地,而是著手去搶瓶裝水的市場。
當下年輕人健康意識覺醒,品牌們就一邊打造差異化口感,一邊瘋狂提高飲料的健康附加值。
比如元氣森林的外星人主打加減有度:減掉白砂糖硬剛寶礦力,添加了維生素E、維生素B等營養素,主打一個“營養打爆”。
鹽典超燃在鈉、鉀等電解質外還添加了左旋肉堿,同時滿足補水和燃脂這兩個運動場的強需求。
除此之外,王老吉、溜溜梅等品牌會添加果汁;旺旺、ELECTRO X粒刻會添加維生素、煙酸等成份。
這些創新玩法讓電解質水不再是猛男專屬,而是更多人的功能水替。
無糖茶到電解質水,
神飲逆襲有個共同殺招
這幾年,喝健康的飲料已經一種生活方式。
隨之而來的,越來越多的健康神飲,成了品牌必爭之地。從無糖茶、中式養生水到電解質水火了一茬又一茬。
縱觀這些爆火的品類,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長久的等待,迎來一朝爆發。
東方樹葉用10年等來了無糖茶的爆發;2018年就賣紅豆薏米水的可漾,用7年等來了中式養生水的崛起;電解質水更是個中翹楚,足足等了幾十年才獲得品類爆發。
這些品牌能讓年輕人們追著買,除了時代和營銷發力,還有個核心競爭力:突破圈層。
國產無糖茶爆發時,不僅突破茶飲料的桎梏,在渠道上更加與時俱進,不僅僅在便利店和商超發力,也把茶賣進直播間、生鮮平臺、KKV、7Fresh、折扣店等年輕人聚集的地方。
在電解質水市場也是同樣的路數,元氣森林的外星人用了3年時間,奪下寶礦力幾十年的霸主地位,關鍵就在于打破了電解質水是“運動飲料”的場景限制,不管是包裝還是營銷,都沒有跟著電解質水的傳統思路走。
東鵬特飲推出的補水啦,在推廣時也避開了大牌的舒適區,直接用“性價比”殺入電解質飲料的腹地。場景上也是另辟蹊徑,把餐飲店、旅游景區當成重點推廣區域。
無糖茶和電解質水的逆襲,印證著飲料行業的新鐵律:所有消費品,都值得重做一遍。
兩個品類爆火路徑一致,面臨的壓力也如出一轍。
據不完全統計,市場上在售的無糖茶單品,已經超過300款。無糖茶品牌為了搶奪市場,已經開始大打價格戰,有的直接第二件半價,甚至第二瓶只要1元。
如今電解質水的格局和無糖茶的格局高度重合。
縱觀當下電解質水市場,一方面,傳統品牌在不斷加碼,有農夫山泉、東鵬特飲、統一、華潤等國產品牌,寶礦力、佳得樂、雀巢等外資品牌;另一方面,新玩家不斷涌現,通過創新場景、細分需求搶奪市場份額。
有業內人士毒舌指出,電解質水市場魚龍混雜,口感、包裝、消費利益點雷同,能夠打出特色的產品不多。
縱觀那些成為神飲的品牌,像涼茶和大窯,它們不算最好喝的、也不一定是最健康的,但一定是最懂消費者的,都能從某一個或多個方面滿足了用戶的訴求。
中國飲料市場越來越卷,如果能夠把握年輕人的消費觀,滿足他們的消費需求,也能創造不容忽視的增量市場。
誰會在藍海風口上造船帆,誰就能跑得更快。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