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咖啡巨頭星巴克可以說是動作不斷,從砍菜單自救再到降價非咖飲品,如今星巴克再度出手發力AI,讓人不禁想問一家咖啡企業發力AI到底有什么作用?
一、砍菜單降價自救之后盯上AI?
據界面新聞的報道,星巴克宣布,本月將與微軟Azure的OpenAI平臺合作開發的生成式AI助手 “綠點助手”(Green Dot Assistant),計劃本月內在北美35家門店試點。星巴克希望通過自動化流程簡化咖啡師工作,將每份訂單的服務時間從目前的平均六分鐘縮短至四分鐘,并計劃在2026財年秋季啟動全美推廣。
星巴克并不是首家嘗試采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咖啡企業。此前,瑞幸咖啡已與階躍星辰、天數智芯達成 “AI+新零售” 合作,其AI系統可預測區域流行口味,使單店運營成本降低15%。
此次,星巴克和微軟合作開發的 “綠點助手” 具備實時處理多模態數據的能力。在試點門店中,該系統可自動完成三大核心任務。首先是訂單優先級排序,通過分析門店客流量、設備狀態和原料庫存,動態調整制作順序,避免高峰時段的訂單積壓;其次是智能設備調度,例如根據訂單類型自動預熱咖啡機或啟動奶泡器,減少咖啡師手動操作步驟;第三是知識庫實時更新,系統可同步全球產品配方調整,確保員工獲取最新操作指南。
這是星巴克繼“砍菜單自救” 后,在數字化轉型上的最新嘗試。此前,星巴克計劃在2025財年結束前減少30%的復雜飲品,例如取消需多步驟制作的星冰樂變種,同時通過AI優化原料采購。
而星巴克中國也剛剛宣布,自6月10日起,旗下三大王牌品類——星冰樂、冰搖茶、茶拿鐵,共計數十款產品將集體降價。以大杯為例,平均價格降幅達到5元左右。
二、發力AI對星巴克有啥用?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星巴克作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今星巴克盯上 AI,試圖通過技術創新尋找新的增長動力。那么,發力 AI 究竟對星巴克有何作用呢?這一舉措又將如何影響星巴克的未來發展呢?
首先,在2025財年第一季度凈利潤暴跌23.77%至7.81億美元、中國同店銷售額下降6%的嚴峻形勢下,星巴克正通過“砍菜單+降價+AI”三板斧尋求破局。這家曾以“第三空間”定義咖啡文化的巨頭,如今不得不直面瑞幸、庫迪等中國本土品牌掀起的“9.9元價格戰”,以及全球范圍內人力成本飆升、消費需求分化的雙重擠壓。在此背景下,星巴克發力AI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其次,在砍菜單降價的同時,星巴克將目光聚焦在了AI技術的應用上。這背后有著深刻的成本與效率考量。據相關數據顯示,星巴克美國門店人力成本占比已達32%,在日益高昂的人力成本壓力下,如何更好地使用人力成為了星巴克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用AI的核心作用就是通過管理學方式最大化優化流程提高人力效率。AI技術可以幫助星巴克優化運營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從而降低人力成本。
第三,AI對于日常生活的改造已經悄然展開,星巴克在AI領域的探索只是其中的一個縮影。如今,AI技術正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比如說,在零售領域,AI驅動的個性化推薦系統已經成為電商平臺的標配。通過對用戶瀏覽歷史、購買記錄等數據的分析,AI能夠精準地為用戶推薦符合其興趣和需求的商品,提高了購物的便捷性和滿意度。再比如說,在醫療領域,AI輔助診斷系統能夠幫助醫生更快速準確地分析病歷、影像等數據,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和效率。
從長期來看,AI 對于日常工作的革新將會成為眾多企業關注的焦點,這一變革也將對每個打工人產生深遠的影響,如何在 AI 時代生存成為了每個打工人必須要認真考慮的問題。在星巴克的案例中,我們已經看到了 AI 對工作流程和崗位需求的改變。如何在AI下生存也成為了每個打工人必須要考慮的問題。AI技術的應用將會對傳統的工作方式和崗位產生深遠的影響。一些重復性高、技術含量低的工作可能會被AI取代,而一些需要創新和創造力的工作則會更加受到重視。
對于打工人來說,AI的發展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在AI能夠替代部分重復性、規律性工作的情況下,員工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識水平,向更具創造性、情感性的工作方向發展。就比如說,在星巴克門店,員工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與顧客的互動交流、提供個性化服務等方面,而這些能力是AI難以完全替代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