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杯還沒開打,中國女籃就先吃了個“下馬威——李夢傷缺成定局,宮魯鳴親口確認,直接把備戰氣氛推向了另一個節奏,很多球迷心里其實都清楚,李夢這段時間沒怎么出現在訓練和熱身名單上,大家嘴上說著“養傷要緊,心里都在嘀咕,真要是亞洲杯上看不到她,那中國女籃的整體競爭力還能剩幾成,這次主帥公開正面回應,也算是給外界一個交代,雖然不是大家想聽的好消息,但比啥都不說強——起碼這下不用每場都盯著場邊找人了
說到底,李夢的缺席,不只是減員那么簡單,她在中國女籃的地位,基本就是戰術核心+穩定得分點的雙重保險,場上有她,進攻端能扛大旗,關鍵時刻能站出來,防守上也不是省油的燈,這種類型的球員,說是半只球隊的命門都不為過,你說亞洲杯本身壓力就不小,現在再少一把“殺手锏,主帥和隊友都得重新洗牌,臨場調度和心理承受力,馬上就要接受考驗
當然,宮魯鳴說得也很實在,李夢這傷不是一兩天能勉強復出反而可能更糟,這種關鍵球員的健康,沒必要賭一把,亞洲杯不是終點,后面還有亞運會、奧運預選賽這些硬仗,強行讓她帶傷復出,風險太大,球隊短期陣容雖然受損,但長遠看也算是保留了底牌,換句話說,這次李夢缺陣,既是壞消息,也是球隊自我調適的必修課
更棘手的是,李月汝也確定無緣亞洲杯,這下內外線兩大核心全都缺席,壓力直接甩給了韓旭、楊力維、黃思靜這些老將,別的不說,韓旭的表現直接關系到球隊內線能不能守住“家門,而外線組織和終結任務,楊力維和黃思靜都得分擔更多責任,這種情況下,整個陣容的化學反應和臨場應變能力,才是真正的看點,就像網友說的,這次再不“擺爛,以后可就真沒機會了
本場對陣波黑的熱身賽,雖然贏了,但過程一言難盡,場上失誤偏多,節奏不穩,尤其是李夢缺陣后,進攻端缺少主心骨,大家更多靠個人能力硬鑿,配合流暢度明顯下降,這不是一場熱身賽能修正的事,真正考驗要到亞洲杯正賽,屆時對手強度上來了,容錯率自然直線下降,這時候誰能“站出來,成為下一個關鍵先生,誰就能贏得更多出場時間
話說回來,張子宇的名字最近被提及得越來越多,這位“小巨人身高優勢明顯,技術有亮點,雖然大賽經驗有限,但只要她能適應高強度對抗,完全有可能在亞洲杯上一戰成名,說白了,她的成長速度,就是球隊這次能不能彌補核心缺陣的最大變數,宮魯鳴敢給機會,張子宇能不能抓住,就看她自己了,畢竟球迷都盼著中國女籃能有新一代的“定海神針
說到新人,楊舒予和翟若云這次很有可能獲得更多上場時間,宮魯鳴向來善于培養新星,這一點球迷是信得過的,亞洲杯本來就是練兵和爭取成績的雙重任務,既然主力缺陣,年輕人就得頂上去,哪怕一開始磕磕碰碰,也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有時候比能力更重要的,是敢打敢拼的氣質,試問,誰不是在這樣的大賽里一點點被“打出來的
從歷史經驗看,中國女籃一旦進入“危機模式,反倒更容易激發團隊韌性,2019年世界杯就是例子,當時也不被外界看好,結果硬是殺進了八強,這次核心缺陣,陣容調整,場外爭議不少,能不能把外界質疑轉化為動力,其實才是球隊最大的考題,球迷們嘴上愛對噴,真到賽場上,能頂住壓力的才配得上點贊
當然,也不能忽視現實難題,亞洲杯各隊實力不弱,澳大利亞、日本、韓國這幾個老對手,誰都不是省油的燈,尤其是日本,最近幾年整體進步很快,打法更現代化,抗壓能力也強,這次中國女籃要想“復仇并不容易,李夢和李月汝的缺陣,直接抬高了晉級門檻,保四爭三的難度可想而知
但有壓力才有動力,這話沒毛病,宮魯鳴帶隊的最大特點,就是臨場調整和用人不拘一格,這次他能不能繼續“整活,把手里的牌打出新花樣,球迷們都在看著,畢竟這支女籃已經不是第一次面臨陣容危機,每次都能有人站出來“救場,這次會是誰,懸念留到了最后一刻
總之,這次李夢缺席亞洲杯,確實是壞消息,但也給了球隊一次集體應對危機的機會,陣容調整、年輕人上位、主帥用人,這些話題已經擺在桌面上了,接下來怎么打,能不能頂住壓力,球迷都等著看結果,或許這就是競技體育的魅力吧,永遠有意外,也永遠有新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