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劉娜
首發公眾號 | 閑時花開
閨蜜·反目
985研究生畢業的妹子小蘇來信,說到一件細思極恐的事兒。
她畢業后,在一線城市某著名教育機構總部,找了份不錯的工作。
因為剛上班,家境又很普通,為省錢,她就和在同機構不同部門上班的女同事+女老鄉小M,在距離公司不遠的小區,合租了一個小單間。
兩個女孩同齡,在同家公司上班,又天天吃住在一起,漸漸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
性格活潑的小蘇,有著窮人家小孩共同的特質:
有點討好型人格。
尤其是感受到對方的誠意后,她很容易對人掏心掏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就是咱們常說的“沒啥心眼的簡單人”。
小M雖然學校和學歷都沒小蘇好,但性格要沉穩安靜一些,她很會做美食,小蘇跟著小M沒有少蹭好吃的。
懷著“你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的真心,小蘇和小M講了很多貼己私密的話。
像原生家庭貧寒,父親患有重病,自己這一路多靠勤工儉學和獎學金才走到今天;
像男朋友是大學學長,現在是另一家著名教育機構的中層,工資是她的3倍還多;
像自己正在完成一個項目,這個項目要是能成功落地,會影響多少客戶帶來多少業績……
每當小蘇分享自己時,小M就笑著露出崇拜之情:“哇,你好棒,你可太厲害了。”
這樣的贊美,讓小蘇對小M更加掏心掏肺。
合租一年多后,小蘇的男朋友攢了一些錢,就在他上班的公司和小蘇上班的公司的中間位置,租了個小公寓,邀請小蘇搬去同住。
小蘇和男朋友同住沒多久,公司準備在業績突出的年輕人中,競聘兩個中層管理者。
小蘇本來是最有希望的那個人,但最后她落選了。
小蘇落選的真相是,有人偷偷跑到領導那里告狀,說誰都可以委以重任,唯獨小蘇不行。
因為小蘇一旦被提拔,就會給公司帶來大麻煩——
要知道小蘇的男朋友在另一家教育機構,同行都是冤家,小蘇會泄露公司的商業機密。
向領導告狀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小蘇曾經的室友小M。
小M自己其實不參與這次的競聘。
但她還是向領導告狀了。
小M為什么要向領導告這個狀呢?
因為她學歷不夠硬,資質也一般,她想要今后在公司站穩腳跟,得到領導好感,就要遞交“投名狀”。
小蘇的隱私,就是她換取領導信任的籌碼。
這就是職場:
你把你的同事或老鄉當朋友,關鍵時刻都是他們給你撂磚頭。
但。
這事兒也不能全賴小M。
小蘇也有錯。
小蘇這個孩子犯的最大的錯,就是在過于單純和過度真誠中,犯了“過度分享”的大忌,最終給自己招惹禍端。
為此,我還要講一個男性朋友的故事——
發小·報復
我有個男性朋友自己開公司后,本著“茍富貴,莫相忘”的赤誠,他和一小玩到大的發小,還經常一起喝酒。
喝大了后,他口無遮攔,說了自己經商過程中的一些秘密,包括和哪個領導關系不錯,經常請哪些大客戶吃飯喝酒,公司的財務崗都是自己人等。
后來他有個發小迷上賭博,老是向他借錢,他借了好幾次后就不耐煩了,拉黑了發小。
結果,他就被這個發小舉報了,還不是一次舉報,而是很多次,罪名都是莫須有且嚇死人的“官商勾結、偷稅漏稅”。
他費盡周折,才虎口脫險。
從那以后,他記住了一個教訓:
關系再好,也不能過度分享,否則就是引火燒身,引狼入室。
生活中,不少發了財的人,尤其是男人,稍微有些錢后,很容易在發小、同學、同鄉、老鄰居、舊同事面前過度表達自己,以此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炫耀欲。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等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你當初所有的掏心掏肺,都會換來狼心狗肺。
馬斯克前兩天和特朗普鬧掰,公然發帖說特朗普在“蘿莉島丑聞”名單上,建議彈劾特朗普,也是一個例證。
如膠似漆時,他喊他“總統先生”;翻臉鬧掰后,他喊他“流氓政客”。
諸如此類的鮮活案例,不要太多。
網紅羅大美遇害的真相,不過是他做短視頻發財后,在幾個發小面前炫耀,那幾個發小心生歹意,綁架羅大美索要200萬贖金后,還是殺了他。
“秘密的蝴蝶效應”是:
人性如此復雜,人性如此險惡,你不經意間分享的個人秘密,很容易在蝴蝶效應的傳播中,成為別人勒住你喉嚨的繩索,或者刺向你的匕首。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謀不可眾,皆為千古智慧。
那,另一個思辨來了:
這樣的世道,這樣的人心,我們就只能沉默是金、啥都不說了嗎?
碰見同事、朋友、同學、親人,就只能虛情假意、虛與委蛇了嗎?
不是的。
適度的分享,是人群互助和人性善良的必然。
我們要警惕的是過度分享。
關于如何分享,送給你們三“多”與三“少”——
分享·邊界
●第一,多說專業,少說隱私。
我剛上班時,單位里一位老大姐,給我說過這樣一句話:
聰明的人會因專業贏得尊敬,愚蠢的人才會以隱私博取同情。
同事之間,更是如此:
多說專業領域的公共議題,少說或者不說個人領域的隱私秘密。
專業領域的真誠分享,不僅能讓我們突破個人的桎梏,而且還能讓我們遇到生命中的貴人。
馬云就是憑借對電子商務深刻洞悉的分享,贏得了孫正義2000萬的首輪投資后,才創造出阿里巴巴這艘商業巨輪。
專業要多談,因為可以合伙謀利;
隱私要慎說,因為容易授人以柄。
●第二,多談他人,少說自己。
我有個女性朋友,事業做得很好,遇到的貴人也多。
問她人緣好的秘訣,她說了一句話:
多看見別人的需求,少沉浸自己的自戀。
我覺得這句話太有智慧了。
所謂情緒價值,不過是暗合了“每個人都渴望被看見”的人性弱點。
聰明人就是利用這個人心的弱點,傾聽并幫助他人,在廣結善緣中匯聚起強大的能量場。
而很多人總愛沉浸于自己的情緒和怨念里,像祥林嫂一樣逢人就說,喋喋不休,直至人人躲避不及。
多聽別人表達自我,給予有效支撐;
少對自己過度表達,學會持戒而行。
●第三,多給方法,少給情緒。
人際關系的真相是:
我們都必須回到各自的處境里,才能談共情和路徑。
碰見朋友遭遇伴侶出軌、同事被領導刁難、家人遇到麻煩,很多人不由分說自我暴露,然后送上一大堆共情:
“你這事兒,我也遇到過,我當時怎么怎么,我知道你的兩難和悲傷……”
這樣的情緒,看似真心,實則無用。
很容易讓對方在嚴重共生中,把所有期待都寄托到你身上。
但你和他人的思想、認知、條件和資源都是不一樣的,你能做出的選擇,他們未必能。
一旦你的幫助不如對方所愿,對方很容易在畸形共生里陷入“受助者惡意”,用你之前自我暴露的隱私,再反咬你一口。
幫助一個人最好的辦法,是和他一起回到他的處境里,尋找他能做到的方法。
比如,你當全職太太的閨蜜遭遇老公背叛,來找你傾訴。
你知道她沒法離婚,就不要勸她離婚,也不要和她一起控訴她老公。
而是幫助她攥住家里的錢袋子,還有找份工作留條后路的未雨綢繆。
世間一切關系,看似困在“情”字的粘稠上,其實都困在做事的“法”上。
不得法的人,說了很多無用話,還在過度分享中搞砸了一切。
得法的人,直擊要害和方法,在邊界清晰中攻下一個個城堡。
最后,和你們分享一句話:
你每天都會成長三次,一次是做好自己的本分,一次是耐心聽別人的分享,一次是把自己的秘密放在心底,再過一遍。
周一安好。
感謝你讀到最后。
娜姐福利
點擊領取
Schenvega--情侶款山系戶外冰感速干褲
鳥家同款面料!細節品質滿分
防曬透氣 排汗速干耐磨抗皺
閑時花開(ID:xsha369):作者劉娜,情感專欄作家,文藝也理性,溫柔也死磕。文中圖片來自作者AI制作,特此說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