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時代中探索“重新開始”的可能性。
作者|王博
5月15日晚,區瀚楠、陳睿軒走進了上海浦東的一棟民宿。
這里沒有食物、沒有智能手機、沒有瀏覽器、沒有APP,只有一臺預裝AI工具的聯網電腦、一部非智能手機、一瓶飲用水和100元生存資金,他們將在這個封閉房間里依靠AI工具生存72小時。
這是一場由五源資本發起的“72小時AI生存挑戰”,和他們一樣走進這棟民宿其他封閉房間進行挑戰的玩家還有獨立開發者、產品經理、算法工程師、人工智能方向博士生和科班出身的導演。
在進入房間之前,他們每個人可以選擇攜帶一件物品,在現場提供的食品、飲料、書籍、生活用品之中,區瀚楠、陳睿軒在拿了一袋奧利奧餅干之后,還選擇了一本印度詩人泰戈爾創作的詩集《飛鳥集》。
這個選擇讓人意外,而他們作為組合共同參加挑戰也是意外。
區瀚楠、陳睿軒兩人是浙江大學應用數學系的大一學生,都是00后,他們不僅是同學,也是創業搭檔,創業方向是AI教育。這次的“72小時AI生存挑戰”活動,他們分別報了名。但直到活動主辦方視頻面試的時候才意外地發現,他們合租在同一個屋檐下。
“別的挑戰者都是一個人參賽,而我們是兩個人,有優勢。”“可是,我們兩個人要共用100元。”“沒關系,這是個不錯的請假理由。”就這樣,兩位有些“漫才”組合感覺的年輕人開始了他們的AI生存挑戰。
區瀚楠(圖右)、陳睿軒(圖左),圖片來源:五源資本
1.先活下來
根據活動的要求,所有玩家需在前48小時內完成一次“自主獲取基本物資”的任務——他們只能通過AI工具購買水和食物。
兩人在進入房間前上交了所有個人物品,圖片來源:五源資本
雖然有一臺預裝AI工具的聯網電腦,但是電腦里沒有瀏覽器,玩家也不能直接下載使用瀏覽器,他們與電腦的交互必須通過AI工具。
也就是說,如果要購買水和食物,玩家不能自己打開瀏覽器手動進入相關網站點擊下單,而是要通過自己“手搓”AIAgent,使用自然語言交互的方式控制瀏覽器在相關網站下單。
這對沒有技術背景的玩家來說有些門檻,因此有玩家當天選擇“倒頭睡覺”。
不過區瀚楠、陳睿軒兩人都有一些編程背景,陳睿軒更是從小學二年級就開始學習編程,所以他們打開電腦第一件事就是打開了AI編程工具Cursor。
通過將AI功能原生嵌入編輯器,Cursor改變了傳統的“手動編碼”模式,讓開發者能夠以更具創造性的方式工作,同時保持對代碼質量與安全的高度控制。
他們利用Cursor和一些開源工具,用了一個小時,搭建一個可以操作虛擬瀏覽器的Agent。
這屬于Browser use Agent (瀏覽器使用Agent), 這類Agent專門設計用于在網頁瀏覽器環境內執行任務。它們主要與網頁內容進行交互,例如導航網頁、填寫表單、提取信息、點擊鏈接、在特定網站上完成購買等。
其實還有比較傳統的方式,就是編程寫一些自動化的腳本,但是為了在AI時代中探索“重新開始”的可能性,他們還是用了AI Agent的方式。
他們通過自然語言給Agent提出需求,這個Agent比較順利地操作虛擬瀏覽器登錄了某電商網站并下單了12桶方便面。
當然收驗證碼的環節還是要用那部非智能手機,這也是這部手機的唯一用途。
為什么是買泡面而不是點外賣?一方面是因為經費有限,外賣吃不了幾頓;另一方面,外賣平臺更多是在手機端,電腦端操作很不方便。
「甲子光年」也用國內某款Browser use Agent測試了一下,在輸入了“幫我點一份外賣,要蛋炒飯和可樂”的提示詞后,這個Agent在分析了幾分鐘國內外賣行業現狀,打開了美團、餓了么官網后就停止了工作,因為官網上并沒有在線點外賣的入口,只有引導用戶下載App的二維碼。
區瀚楠、陳睿軒也是后來才發現真正可以在電腦端點外賣入口藏在另一個不起眼的H5頁面中。
雖然他們手搓的Agent中間也出現了一些Bug,比如Agent單次任務完成后就會關閉瀏覽器,無法連續執行任務,但是他們也都逐步解決了。
當12桶方便面下單完成,他們心想,至少這幾天的溫飽問題解決了。
陳睿軒長出一口氣,翻開了《飛鳥集》,一首詩出現在了他的眼前:
The mystery of creation is like the darkness of night——it is great. Delusions of knowledge are like the fog of the morning. 造化的玄妙, 像黑夜一樣深邃; 知識的幻影, 像晨霧一樣縹緲。
2.賺錢之路
第二天早上,陳睿軒五點多就醒來了,這也是他日常的作息習慣。
他平時社交不多,可以從早到晚敲代碼。有一次,因為失戀,他一個人怒敲了十幾個小時的代碼,后來又不斷修改Bug。“當時敲了什么已經忘了,但我記住了,談戀愛會影響敲代碼。”陳睿軒說。
不過這一天陳睿軒沒有受到其他事情影響,他和區瀚楠只有一個目的:用AI賺錢。
兩人在挑戰中,圖片來源:五源資本
他們的想法是做一個電商賣家Agent:自動在二手平臺發帖子、與買家交流、接單并發貨。
由于條件所限,他們選擇賣的東西是Logo設計圖,當然,Logo設計圖也是用AI生成的,這項業務被稱為“AI代生圖”。
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有很多提供“AI代生圖”服務的商家,圖片來源:某二手交易平臺
不過他們想“以假亂真”,也就是說,在商品描述中不提“AI代生圖”,而是讓Agent“扮演”成一個設計師來接單。“我們想看看有沒有可能做到對方發現不了是AI在接單。”區瀚楠說。
他們很快搭建好Agent,但是在運行后發現,卡在了一道不起眼的人機驗證環節——拖動滑塊到指定地方。
這一卡就是10個小時。
這看似很簡單的拖動滑塊的操作,其實背后有很多驗證的環節,這是他們之前估計不足的。
在嘗試很多方法后,終于活動的第二天晚上,他們通過電商賣家Agent在某二手交易平臺掛上了2件商品,一件是“AI Logo設計”,一件是“AI產品圖設計”。
受限于模型API權限不足、電腦顯存不夠、AI精度不準等因素,他們在其中還是加入了一點“人工”的操作,盡管如此,在商品成功上架的時候,他們還是非常興奮。
陳睿軒坦言,這個Agent的完成度不到30%。之后的時間,他們幾乎都在和Cursor打交道,但是他們對Cursor是又愛又恨。盡管Cursor為他們提供了編程幫助,但是他們也花了不少時間去debug。
不過商品掛出后,一直無人問津,讓他們一度認為因為使用AI工具而“被平臺限流了”。令他們比較安慰的是,臨近活動結束時,有人來詢問商品,Agent客服給出了比較準確的回答。但比較遺憾的是,直到最后,他們也沒有通過這種方法賺到錢。
他們把100元的活動經費花到了2.97元,這并不完全是他們自己的開銷。他們在第一天買了方便面之后,又成功買了一些雞胸肉,后來他們成功搞定了外賣流程,給所有玩家一人點了一杯奶茶。
在挑戰過程中,的確有玩家因為不擅長使用AI工具,無法獲取物資而餓肚子。因此,懂技術的幾位玩家通過主辦方提供的內部留言板給其他玩家分享了AI工具搭建和使用方法,幫助他們獲取物資。后來,由于缺少娛樂方式,他們還通過編程做了十幾個小游戲提供給大家。
“就像開源社區一樣,這也是本次挑戰最讓我興奮的時刻。”區瀚楠說,“或許比較遺憾的是沒看懂《飛鳥集》吧。”
3.生存測試
1999年9月3日下午1點,北京保利大廈、上海華亭賓館、廣州江灣大酒店一些房間的大門被關上,12位通過投票選出的志愿者走進了只有一張光板床、一套桌椅、一臺可以上網的電腦和一卷衛生紙的房間,他們要在這里生存72個小時,而外面全都是媒體記者和看熱鬧的市民。
這就是當年影響力極大的“72小時網絡生存測試”,也是這次“72小時AI生存挑戰”的靈感來源。
《北京青年報》對“72小時網絡生存測試”的報道,圖片來源:歷史照片
1999年,中國互聯網尚處于起步階段,家用電腦普及率不高,上網需要插電話線撥號,網絡購物更是超前的概念。為了探索互聯網在普通人生活中的應用潛力,以及檢驗中國網絡的先進程度,夢想家中文網以及十家新聞媒體主辦策劃了“72小時網絡生存測試”活動。
冷明是參加測試的志愿者之一,當年她還是上海工程機械大學服裝學院大三的學生,只有兩個月的網齡。臨關門時,現場記者大聲問冷明:“萬一沒找到吃的怎么辦?”冷明從一堆攝像鏡頭中探出腦袋說:“那就餓著唄,餓一夜沒什么。”不過后來,記者從監視器里發現,冷明是最先撥號上網的,她瀏覽了“永和豆漿”的網站點了外賣,又上“夢想家”網站看了關于自己的新聞,最后到“索易”讀電子郵件去了。
當時在網上點外賣并不常見,測試期間,“永和豆漿”在官方網站上特別設置了專門鏈接,只要點擊一下,就可以為測試者送食物上門。在測試結束后,“永和豆漿”就關閉了外賣服務。當時他們對媒體回應是,像餐飲這種小本經營的買賣,外賣服務所可能出現的耗費和成本,他們現在都還受不起。
為公平起見,三地測試者均不能在其居住地受測,而是通過抽簽決定到另外兩個城市中的一個。由于沒有被褥,一位從廣州來北京測試的志愿者第一晚就在光板床上凍了一宿,“沒的蓋,凍醒了好幾回,差點想把窗簾拉下來。”
最終,除了一位零網齡志愿者未成功購物中途退出之外,其他11位志愿者都完成了測試,其中一位還開網店賺到了錢。
“72小時網絡生存測試”北京站測試者,圖片來源:新浪攝影
當時,一位IT評論人表示,網絡零售只能是現實店鋪的一種補充,無法代替現實商店。因為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在網上賣。如果目前一個網絡零售店受到這種活動的啟發,想做可以提供全部生活用品的網站,那是注定要失敗的。因為,生活用品中很多東西都是低值低利潤的。
不過,同樣是在1999年,在杭州市西湖區文一西路176號湖畔花園,馬云與其他來自不同背景的伙伴共18人創立了阿里巴巴。
那一年還誕生了電子商務網站8848、在線旅游服務平臺攜程網以及即時通訊軟件OICQ(騰訊QQ的前身)。
五源資本合伙人孟醒當時還在讀高一,他對“72小時網絡生存測試”印象深刻。
五源資本合伙人孟醒,圖片來源:五源資本
“這場活動影響了很多看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人,我也是其中之一。我在想如今的AI是不是又在經歷這么一個過程,對我們生活是不是又有一次比較大的改變?”孟醒說,“從投資角度我們看了很多AI項目,但說實話,AI對普通人到底有什么影響?”
五源資本有句口號是“別人眼中瘋狂的你,開始被相信”,孟醒希望在AI時代也做一場這樣的“生存測試”。
“生存測試”最大的特點是在要資源緊缺的情況下達成目標,孟醒認為,資源緊缺的時候正是創業者發光的時候,“我們要找的就是在這種極限情況下能survive(生存)的人。”
當年志愿者和現在的玩家都面臨了各種各樣的任務和突發情況,這其實對他們是一種“壓力測試”,也是對他們創業心態的考驗。“能在創業過程中保持自己的節奏,有個長期干的準備,不受外界的影響,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業素質。”孟醒說。
另外一個不容忽視的是開源、互助精神,盡管空間是封閉的,又存在諸多限制,但是大家的技術分享和交流并沒有被隔絕。“生存測試”下的隱喻,在如今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
“72小時AI生存挑戰”海報,圖片來源:五源資本
26年前主辦“72小時網絡生存測試”的夢想家中文網早已消散在互聯網的煙海中,如今打開當年的網址,赫然映入眼簾的是一行大字“該域名正在一口價99990元出售中”。
夢想家中文網沒有了,但任何時代都不缺少夢想家。
4.夢想花開
區瀚楠、陳睿軒都是夢想家。
他們第一次見面聊的就是創業夢想。那時他們都還沒有入學,在新生群里得知都在一個城市,于是就約著吃了個飯。那天晚上,他們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創業,如同周瑜與諸葛亮在赤壁之戰前,掌心中同時亮出的“火”字。
那天晚上,他們吃著牛骨髓,一直聊到了餐館打烊。等到他們入學后到班上想拉更多的創業伙伴時才發現,大家對大一就創業興趣不大,只有他們倆對創業有著十足的熱情。
陳睿軒總是喜歡用緩慢的語速開玩笑:“我數學不好,是數學系里看著‘神仙’在天上飛的那個‘凡人’,熱衷于干各種有意思的事情。”
而他們的創業方向也與“神仙”和“凡人”相關。
“‘神仙’可能是先天決定,需要天賦。但是,在我認識的人里面,絕大部分人都沒有摸到自己天賦上限,覺得有些事情做不到就擺爛了,其實很多人是沒有找到足夠正確的學習方法。”陳睿軒說。
他們目前在做的是一款AI英語學習產品——FrontierX,未來他們計劃打造一個AI綜合學習平臺。
區瀚楠的想法是,先從托福、雅思的學習場景切入,瞄準細分用戶人群,用AI提高學習效率。他舉了一個案例:“應用會先給用戶30~50個單詞去記憶,背完單詞后,AI會基于這些單詞生成一篇符合托福、雅思試題風格的文章和習題,這樣用戶就可以在文章中再次應用這些單詞,記憶也會更加深刻。AI會根據用戶的習慣和能力,生成并推給用戶聽說讀寫各種試題和學習資料,引導學生思考并練習。”
這樣的設計可以打破傳統的靠單詞卡片模塊來記憶的方式,難度也會根據用戶實際情況由AI判斷進行自適應。在他們的產品規劃里,FrontierX包括了閱讀、聽力、寫作、口語等部分。
雖然產品還很初期,但他們還是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在追尋夢想。而這次參加了“72小時AI生存挑戰”后,他們對如何用更少的資源做更好地產品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這次活動中,我發現作為一個產品,它的技術是否先進其實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產品的用戶交互體驗。現在很多AI產品的交互方式太蠢了,我要做一個完全不一樣的AI產品交互方式。”陳睿軒說。
全球知名免費在線學習平臺可汗學院(Khan Academy)創始人薩爾曼·可汗(Salman Khan),真正優秀的教師不會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引導學生自己思考,這是蘇格拉底式的提問方法——通過提問迫使學習者思考,從而實現更深層次的學習。
”當然也許人類早在蘇格拉底本人出現之前就這樣做了。AI可以在這方面發揮作用,它不僅能夠回答問題,還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自我探索的能力。”可汗說。
可汗認為,在AI領域,競爭非常激烈,谷歌、OpenAI、微軟、Meta等公司每年投入數百億美元改進技術,實際上為行業提供了巨額補貼。但他同時提醒:“如果你的產品只是這些大模型之上的薄薄一層,無論是營利還是非營利,你都可能會有麻煩。但深入特定垂直領域,讓AI發揮出色的效用,那么你可能會發現有趣的機會。”
可汗的這些話對區瀚楠、陳睿軒來說,也是非常有價值的參考。
而在陪伴他們72小時的《飛鳥集》里,有一首詩是對所有夢想家的祝福:
Wayside grass, love the star, then your dreams will come out in flowers. 路邊的小草呀,愛星星吧, 就會夢想花開。
(封面圖來源:五源資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