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穿專訪:星河動力CEO劉百奇預告片
“是火箭人,也是穿越者”
“穿越卡門線,觸手即星河”
——劉百奇
小穿對話太空游客星河動力CEO劉百奇
正片即將上線,敬請期待!
在距離地球表面 100 公里的卡門線邊緣,宇宙以最原始的姿態向人類展開畫卷——那里有地球曲線勾勒的蔚藍天疆,有星群在暗幕中流淌的璀璨河漢,更有無數航天人用半生時光編織的夢想經緯。2025年6月,國內知名火箭公司北京星河動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河動力)CEO劉百奇與北京穿越者載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穿越者)正式完成簽約。他將以“是火箭人也是穿越者”的身份,叩開通往星辰的大門,搭乘穿越者壹號(CYZ1)亞軌道載人飛船,有望成為中國商業航天領域首位上太空的火箭人。這是穿越者繼84歲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立浧之后的又一重磅簽約。目前穿越者已簽約十余位太空游客,分別來自學界、商界、藝術界、航天界等不同領域,他們正構成中國商業載人航天最具代表性的“太空游客群像”。穿越者正在為實現普通人上太空的夢想而加速努力。
穿越者創始人、CEO雷詩情與星河動力創始人、CEO劉百奇簽約
01
火箭人劉百奇的太空夢
劉百奇,這個在商業航天圈響當當的名字,作為星河動力的創始人兼CEO,帶領星河動力創造了當前中國民營火箭公司高密度連續穩定成功發射的紀錄:其明星火箭“谷神星一號”連續19次成功發射,實現了中國民營火箭公司的多個“第一”。
劉百奇的航天生涯始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實驗室。2008年博士畢業后,他留校鉆研飛行器導航系統,后進入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主導火箭總體設計。2018年,他毅然辭去體制內職務,聚焦小型固體運載火箭,以快速實現商業化落地、滿足低軌衛星互聯網需求為戰略目標,創立了星河動力。2020年,他帶領團隊實現了"谷神星一號"運載火箭成功首飛,成為國內首家首次發射即挑戰5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的民營火箭企業。截至目前,星河動力是國內民營航天領域成功率最高,火箭發射次數最多,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的商業運載火箭公司,持續為中國商業航天事業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星河動力創始人、CEO劉百奇
不僅如此,星河動力在液體火箭技術領域同樣奮勇爭先。目前,星河動力成功完成了“蒼穹”50 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與伺服匹配試驗,精確獲取了關鍵參數,為后續發動機性能優化和系統集成的深度試驗奠定了堅實基礎。據劉百奇透露,預計在三年之內,星河動力有把握在液體火箭可重復使用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這項技術一旦成熟,將大幅降低火箭發射成本,提升發射效率,為中國商業航天邁向新高度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太空是無數航天從業者、愛好者,乃至普通人心底共有的浪漫向往。這位用火箭刺破蒼穹的火箭人,在技術理性外殼下也有著對太空最本真的浪漫渴望。
“是火箭人也是穿越者!穿越卡門線,觸手即星河?!?/strong>這是劉百奇的太空旅游宣言。談到選擇報名國內首家商業載人航天企業穿越者太空旅游,他表示,中國商業航天從發射衛星到載人的商業發展,是具有紀念意義的里程碑時刻,希望以航天人的身份,親身參與并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非常榮幸有機會能夠與穿越者合作,成為首批船員,去參加太空旅行,也呼吁更多航天愛好者、航天從業人員以及社會廣大朋友們關注中國商業載人航天,支持我們共同發展?!眲倨嬲f。
02
穿越者圓火箭人的太空夢
穿越者創始人、CEO雷詩情表示:“Rocketman”是指心懷宇宙、勇于向上、無畏前行的探索者。百奇總不僅在火箭技術領域深耕細作,以卓越的專業實力推動星河動力在商業航天賽道上全速馳騁,更懷揣著沖上云霄、探索未知的壯志豪情,有望成為商業航天領域首位叩開太空之門的火箭人,百奇總是“Rocketman”精神在東方蒼穹下的生動寫照。
作為國內首家商業載人航天科技企業,穿越者致力于打造中國的“龍飛船”,以“讓人們安全、快樂、便捷地進入太空”為使命,為實現每一位普通人的太空夢想而努力。在穿越者看來,飛船絕非冰冷的交通工具,而是能感知人類心跳的“有機生命體”。為此,穿越者堅持將硬核科技與人文浪漫深度融合,深入研究每一位客戶的深層需求,堅持以人為中心設計(Human Centered Design)的理念和方法,將人因工程作為載人飛船總體設計和評價過程的關鍵組成部分,充分考慮人的能力和局限性,提高系統安全和性能、降低研發成本,構建了全生命周期人因安全評估體系“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追溯綜合防控路徑”,將嚴苛的太空環境挑戰,轉化為對人類生理與心理極限的深刻理解和極致關懷。如此,冷峻的金屬艙體得以化為承載夢想的溫暖方舟,每一處細節都無聲訴說著對生命的敬畏與深切的人文關照,為用戶帶來超級飛行體驗。
“當我在發射場看著火箭升空,想到的是飛行器的任務執行;但當我作為太空游客坐在飛船里,關注的將是舷窗外的地球,是失重時的心跳,是太空漂浮的激動,是第一次以這樣的視角凝視地球的感動?!边@份感動,正是穿越者要傳遞給每個普通人的禮物。他特意提及他將攜帶谷神星一號首飛殘骸一起上太空,希望星河動力的第一個太空作品故地重游。在谷神星一號殘骸的卡片上刻著“我也曾幻想遨游太空”,這既是火箭人與太空的私語,也是穿越者“萬物皆可圓夢太空”的許諾。
穿越者創始人、CEO雷詩情與星河動力創始人、CEO劉百奇
03
中國太空旅游正加速到來
“我認為太空旅游與衛星互聯網、太空采礦是未來牽引我們商業航天發展的三個非常重要的市場場景,其中太空旅游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它牽引我們的火箭制造,牽引我們的技術發展和產業發展?!?/strong>劉百奇說,人類對旅行體驗是不懈追求的,從尋常的自然景觀到險遠之地,但凡可及之處,無不吸引著眾多探索者?!拔矣形慌笥?,她將全部積蓄投入環球探險——從約旦的荒漠到非洲的動物大遷徙,這些常人眼中的危險地帶,恰恰成為她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載體。這一現象印證了:只要存在可達性,人類探索的腳步就永不停歇。”當前制約太空旅游普及的關鍵因素在于高昂的成本門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當價格降至豪華轎車的消費水平時,市場潛力就可能發生質的飛躍。特別是對于高端消費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每兩三年就會更新座駕,這種持續性的高消費習慣表明,只要太空旅游的價格進入合理區間,將豪華消費轉化為太空體驗,必然能激發巨大的市場需求。這一消費升級趨勢,預示著太空旅游產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劉百奇還表示,商業太空旅游的核心在于商業運營,而非單純的技術研發。從亞軌道短途飛行到駐留空間站的軌道級旅程,再到未來的星際遠征,太空旅游涵蓋了不同高度、時長和體驗維度,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只有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才能將太空旅游真正形成多元化的產品,且把價格成本降下來,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實現太空夢。“一家商業載人航天企業不僅是硬科技公司,還是個旅游公司,你能造飛船不代表你能運營好一家旅游公司,既要有好的飛船技術,還要有好的商業模式。這方面星河動力肯定不如穿越者,這也是我們希望與穿越者合作的原因,我們認為穿越者具備這樣的團隊基因和能力,無論是技術方案還是商業模式都有具備成功可行性的?!?/strong>
劉百奇強調:“我們聚焦做好火箭,希望通過船箭合作共同完成中國商業太空旅游?!彼麧M懷憧憬地表示:期望以星河動力的火箭為羽翼,托舉穿越者的飛船沖向云霄,讓其化作人類探索宇宙的璀璨使者。星河動力的每一枚火箭,都凝聚著團隊的智慧與汗水,我們盼望著它們能承載著穿越者的飛船,跨越卡門線,觸摸星辰,將更多人的太空夢想照進現實。中國商業運載火箭作為飛船的運輸工具,經過近10年的發展,從小到大,從固體到液體,從一次性正向可重復使用發展,“我們有信心在穿越者首飛前星河動力的火箭已經能夠滿足相應的要求?!?/strong>
可以預見,穿越者飛船刺破蒼穹的那一刻,將注定被定格為東方航天史詩性的瞬間:火箭尾焰在蒼穹劃下的,不再僅是物理軌跡,而是一個中國航天人獻給無垠深空最熾熱而浪漫的吻痕——如大地寫給星空的情書,力透重霄。飛船在云層下轟鳴致敬,那交錯的尾焰與舷窗,在劉百奇眼中恰似中國商業載人航天“船箭共同體”的集體宣言。“若星河動力的火箭成熟,我們有信心托舉穿越者飛船;若有更優選擇,我們必推舉更安全的運力?!?/strong>這種開放姿態,只為實現高頻次、常態化的中國太空旅游,圓更多人的太空夢。當穿越者飛船可自由選擇更安全、更低成本的火箭,太空旅游的常態化也便有了堅實的運力基石。中國太空旅游,加油!
穿越者首批太空游客
星河動力創始人、CEO 劉百奇
劉百奇博士,星河動力航天公司創始人CEO,國家科技獎獲得者,中關村高端領軍人才。曾先后就職于北航、航天一院、軍科委創新特區。2018年創建星河動力,研制成功“谷神星一號”商業運載火箭,在國內實現了首次進入500km SSO軌道、首次連續發射成功,開啟了商業運載火箭產業新的里程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