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交那么多物業費,究竟用在什么地方了?”業主嫌服務差,物業嘆沒錢賺,行業深陷“質價不符”的困局。繼去年12月,萬科物業推出“彈性定價”模式解題之后,今年6月13日,在中國物業服務企業綜合實力研究成果發布會上,萬科物業彈性定價面向行業開源,再次引發各界關注與討論。
508項標準被量化 行業服務透明化
“6月3日,我們將彈性定價的508項服務標準開源,與150余位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第三方機構等代表展開了40余次深度對話,收到專業評論200余項。”萬科物業副總經理鄒明表示,萬科物業希望通過開放共享的方式,讓物業公司都能與業主共同討論標準,共建服務新標準。
萬科物業此次開源的內容主要有兩大部分:《萬科物業彈性定價白皮書》詳細闡釋萬科物業對行業現狀和客戶需求的洞察及彈性定價模式的核心邏輯和實施思路等。另一部分就是508項服務清單,包含服務質量要求、驗收標準、服務頻次、操作流程和人員配置等。
標準如何形成方案和定價 服務如何被監督
鄒明透露,被問到最多的問題是“如何形成物業服務方案”“如何形成小區的第一次定價”“如何監督?”
鄒明回應,通過對項目的專業踏勘,結合項目的客群情況和項目硬件系統,出具第一版物業服務方案框架。與客戶明確重點服務事項,確認彈性定價服務事項內容,溝通并明確彈性定價服務頻次,確定服務清單,計算出該項目的物業費價格。
每月初自動生成包含當月服務計劃執行次數、工單處理詳情、設備維護記錄等全維度信息的數字服務報告,通過APP向全體業主開放。每年末,基于數據與互動意見匯總,優化彈性定價物業服務方案。
彈性定價向全行業開放 推動行業共同進步
“質價相符,是行業面臨的共同問題,開源后的彈性定價不再僅僅是萬科物業的專利,而是行業的共有。”鄒明表示,未來,彈性定價將全面開放服務標準,降低中小物業公司的創新門檻。
克而瑞副總裁張兆娟指出,萬科物業主動拆解護城河,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轉化為行業公共財富,推動全行業共同進步。期待這套創新體系未來能成為全行業共享的“公共財富”,為更多居民帶來優質服務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