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朗和以色列展開大規(guī)模導彈攻防戰(zhàn)后,伊朗盟友胡塞武裝也加入了戰(zhàn)局,向以色列發(fā)射了多枚導彈,以色列正面臨巨大的軍事壓力。
外媒報道稱,伊朗6月15日向以色列發(fā)射了約50枚彈道導彈。多枚導彈擊中特拉維夫地區(qū),造成多人受傷、多棟建筑物損毀。
尤為讓以色列難堪的是,伊朗的導彈擊中了以色列著名的魏茨曼科學研究院,研究院至少有一棟實驗室所在的建筑著火。監(jiān)控鏡頭記錄下駭人瞬間:一枚導彈尖嘯著撞向魏茨曼科學研究院的癌癥研究中心,爆炸火球騰起一百多米高,沖擊波震碎方圓百米的玻璃窗,漫天塵土裹挾著研究資料碎片如雪片飄落。
據(jù)以色列媒體6月14日的統(tǒng)計顯示,僅在以色列中部城市拉馬特甘就有九棟建筑物在導彈襲擊中被完全摧毀,另有數(shù)百棟建筑在襲擊中受損。
就在伊朗和以色列打得熱火朝天之際,伊朗的盟友胡塞武裝也加入了戰(zhàn)局,宣稱用“多枚‘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彈道導彈”襲擊了以色列中部地區(qū)。并且,他們的襲擊是“與伊朗軍方的行動協(xié)同進行的”。
如果全面統(tǒng)計戰(zhàn)損,那么以色列的損失恐怕比目前公布的還要大很多。伊朗的導彈來勢洶洶,為了避免遭遇損傷,以色列政府專機“錫安之翼”已經(jīng)緊急飛到了希臘雅典機場。反過來說明,以色列并沒有攔截所有導彈的把握。
以色列的“鐵穹”防空系統(tǒng)不是號稱全球?qū)崙?zhàn)第一嗎?以色列不是部署了美國的“薩德”反導系統(tǒng)嗎?美國不是直接幫著以色列攔截導彈嗎?為什么面對這一次伊朗的導彈來襲顯得非常吃力呢?
因為第一,無論伊朗還是胡塞武裝都向以色列發(fā)射了高超音速導彈,胡塞武裝的“巴勒斯坦-2”型導彈末端速度高達8馬赫,只要飛到了以色列上空,就很難被攔截。就算是美軍自己,要想攔截在末端加速的高超音速導彈,也是極為吃力的。此外,伊朗首次應用分導式多彈頭技術(shù),配合集束彈頭的“地毯式轟炸”效果,進一步降低了攔截成功率。
第二,伊朗采用“無人機蜂群+導彈齊射”的復合戰(zhàn)術(shù):首批幾十架自殺式無人機誘使以色列防空系統(tǒng)開火,隨后150枚導彈分批次、多高度突防。這種“波斯版混合戰(zhàn)爭”模式使以色列“鐵穹”系統(tǒng)在應對多目標時出現(xiàn)攔截缺口。以色列雖宣稱攔截率達95%,但是從實際統(tǒng)計來看,遠遠到不了95%,不少導彈成功突防并給以色列的城市和軍事基地造成了重大損傷。
第三,伊朗敢于跟以色列打消耗戰(zhàn),并且伊朗占有優(yōu)勢。以色列“鐵穹”系統(tǒng)每枚攔截彈造價約40萬美元,而伊朗“沙希德-136”無人機成本僅2萬美元。此次襲擊中,102架無人機的飽和攻擊可消耗以色列4000萬美元防御成本,形成“用步槍打坦克”的非對稱優(yōu)勢。這種成本失衡使以色列難以長期維持高強度防御。一旦以色列的防空導彈被消耗得差不多了,伊朗的導彈就可以趁機突防。
伊朗現(xiàn)在很清楚,如果這一次不能把以色列打疼,那么未來以色列還是持續(xù)大規(guī)模轟炸自己。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就看伊朗能不能做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