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深水財經社 冰火
蘇州果鏈大廠突然搞了個大新聞——6月15日晚間,博眾精工(688097)公告,要花4.2億買上海沃典70%股份。
按理說跨界汽車智能裝備是好事兒,但股民們可不買賬——6月16日股價漲了個寂寞,收盤微漲0.16%,還留了根長上影線,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明擺著資金在跑路。
這事兒背后到底暗藏多少坑?咱今天掰開了揉碎了聊。
01
3.5倍溢價高得離譜,這錢花得冤不冤?
博眾精工本來是給蘋果做設備的,MacBook總裝線就是他們家的活兒?,F在突然要跨界搞汽車裝備,盯上了上海沃典。
可這收購價太嚇人了——上海沃典2024年底凈資產才1.33 億,評估下來居然值6個億,博眾精工買70%股份花4.2億,溢價率352%!
啥概念?相當于你家房子值100萬,突然有人花350萬買70%產權,這不是“冤大頭”是啥?
那么,博眾精工為何甘當“冤大頭”?
從上海沃典業績來看,2023年和2024年,其營收分別為2.37億元和2.49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174萬元和3857萬元;2025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1265萬元。雖然業績呈現增長態勢,但遠稱不上亮眼。
博眾精工公告說,評估增值主要基于上海沃典未來預期收益增長。但問題是汽車裝備這行競爭多激烈啊,寶馬奔馳的供應商多了去了,上海沃典憑啥保證未來三年每年賺6000多萬?萬一業務沒談成,技術又被競爭對手超過,這4.2億不就打水漂了?
02
3.6億商譽掛賬,這顆雷啥時爆?
據公告披露,這收購一完成,博眾精工賬上要多3.6~3.62億元的商譽。
啥是商譽?說白了就是收購多花的錢,記在賬上看著好看,但每年都得檢查能不能值這么多錢。要是上海沃典業績不行,這商譽就得減值,一減值就是真金白銀的虧損。前兩年多少上市公司因商譽減值突然爆雷,股價直接腰斬。
現在博眾精工這3.6億商譽,相當于公司2024年凈利潤的九成以上,這不是給自己脖子上掛了顆雷啊,要是哪天爆了,股民不得哭暈在廁所?
03
業績承諾疑似“畫大餅”?
據公告披露,交易對方拍著胸脯說,2025到2027年,上海沃典累計扣非凈利潤不低于1.85億,平均每年得賺6000多萬。若以上海沃典2024年凈利潤3857萬為基數,這相當于每年業績得漲50%以上!
現在汽車行業啥情況?天下人都知道。新能源車企天天打價格戰,傳統車企都在裁員,上海沃典業績承諾疑似“畫大餅”?
更關鍵的是,汽車智能裝備這行技術更新快,上海沃典現在的客戶是寶馬、奔馳、小米、吉利……但保不齊哪天就被其他大廠搶走訂單。要是業績完不成,雖然轉讓方說會賠錢,但現金補償能不能到位?就算到位了,博眾精工前期砸的4.2億資金成本誰來補?
04
關聯借款沒借條,背后是不是有啥貓膩?
公告里還藏了個小細節:上海沃典的關聯公司以前跟它借錢,截至2024年末,借款余額還有110萬和150萬。更離譜的是,居然沒簽書面協議,未約定還款期限,甚至連利息都沒算!
這事兒放普通人身上都知道借錢得打借條,何況是正經公司?雖說錢不多,但這操作也太不正規了,難免讓人懷疑是不是有利益輸送。
想想看,籌備期的資金往來本該清清楚楚,結果連個借條都沒有,這背后是不是有啥貓膩?會不會是上海沃典提前把錢倒騰出去了?博眾精工收購前咋做的盡職調查?這事兒不搞清楚,股民們心里能踏實嗎?
05
跨界并購看著美,小心踩坑變接盤俠
博眾精工本來靠蘋果吃飯,現在突然跨界汽車裝備,說是戰略轉型,但明眼人一看都知道果鏈生意不好做了。蘋果訂單越來越少,利潤率越來越薄,博眾精工這是急著找下家??善囇b備這行水更深,高溢價收購、巨額商譽、業績承諾全是坑,搞不好就從果鏈“接盤俠”變成汽車裝備“接盤俠”。
現在二級市場已用腳投票了,收購消息一出股價不漲反跌,說明資金都在跑路。對普通股民來說,這種高溢價跨界收購的戲碼,看著熱鬧,實則危險。畢竟在A股,多少公司打著 “戰略轉型”的旗號搞收購,最后都成了割韭菜的套路。
博眾精工這4.2億到底是買了個未來,還是買了堆麻煩,咱們騎驢看賬本——走著瞧吧。
(全球市值研究機構深水財經社獨家發布,轉載引用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