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民航網主辦、南航集團協辦的2025第四屆智慧機坪新技術交流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民航二所自研的機場跑道外來物(FOD)探測系統、凈空一體化管理平臺等產品在本次研討會向參會嘉賓進行了全面展示。
(王小康/攝)
在航空安全領域,FOD是威脅飛行安全的重大隱患之一。從金屬器件、機械工具,到橡膠碎片、混凝土瀝青碎塊,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外來物都可能造成嚴重的航空事故。近年來,外來物損傷航空器事件始終呈多發態勢,相關事件及征候數量均占機場運行安全類事件總量的50%以上。據統計,全球民航每年因FOD造成的直接損失超過40億美元,間接損失更是高達直接損失的4倍,嚴重影響飛行安全和運行效率。
長期以來,國內機場FOD防控以人工巡查為主,包括目視檢查和定時清掃。這一傳統模式存在明顯短板:巡查效率低,且易受天氣影響,在雨雪等惡劣條件下效果尤為有限。盡管部分機場通過增加清掃頻次取得一定成效,但這種依賴人力的防范模式已難以滿足現代航空運輸日益增長的安全需求。
為了解決這一行業痛點,民航局近期專門制定了《外來物損傷航空器防范工作能力提升專項方案》,并在方案中強調了FOD防范新技術的應用。方案明確提出“依法依規有序推進外來物探測、巡檢等新技術、新裝備應用,提升技防能力水平”的要求。民航二所研發的FOD探測系統為這一方案的落地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技術支撐。
在本次研討會的戶外展區,民航二所向來賓們展示了其邊燈式FOD探測設備及系統后臺。42厘米高的黃色裝置,在1分鐘之內即可完成探測區域的掃描,實現雷達和光學兩種技術手段的復合探測。如果掃描到外來物,將即時發送信號到后臺進行提示,通過危險等級分類識別出來的高危外來物,可在秒級時間內快速觸發處置流程,通過后臺報警并且發送信息到終端工作人員,大幅提升外來物處置效率。
據民航二所電子公司現場的工作人員介紹,邊燈式FOD探測系統采用光電復合探測技術,融合了毫米波雷達與光學探測設備,可以實現對機場跑道7*24小時全天候、高精度掃描,邊燈方案已在大興、天府、西安、廣州等機場共6條跑道進行了工程應用,是當前國內應用廣泛、性能穩定、功能完善的跑道外來物技防手段。
從已實際投用設備中收集到的數十萬條樣本顯示,系統實物樣件檢測率達到98%,成功識別了包括螺釘、橡膠碎片等微小異物,數次報警提示也有效提升了機場運行安全及航空器飛行安全。
圍繞FOD防范技術在機場的實際應用,與會嘉賓與民航二所工作人員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交流,大家對科技應用在飛行區管理方面發揮的作用表示認同,同時也表達了對工作機制協同發展、技術手段不斷迭代升級等方面的期許。
產品經理劉培剛表示,本次研討會搭建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展示平臺,通過這個窗口,可以看到行業內外各類科技企業在提升機坪管理安全水平、智慧水平方面做出的種種努力和探索,深受啟發和鼓舞。民航二所的邊燈式FOD探測設備,近期獲得了行業首批專用設備通告,局方在本質安全領域所推動的工作逐步落地,讓科技工作者看到了未來科技應用與運行業務深度融合的趨勢,更堅定了大家努力推動技術落地、賦能行業提質增效的信心決心。(中國民航報 通訊員何鵬、徐真怡)
編輯|張 彤
校對|張 薇
審核|韓 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