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評論快報》文章
飛行在南極洲上空約40公里處的高空氣球探測器ANITA(南極脈沖瞬態(tài)天線),最近捕捉到一系列異常無線電脈沖。這些信號似乎是從地下傳來,穿透了數(shù)千公里巖層。
圖源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物理學家斯蒂芬妮·維塞爾指出:“按現(xiàn)有理論,任何超高能量粒子穿越如此厚度的巖層后,信號應被完全吸收”
圖源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ANITA探測器原任務是探測來自太空的高能粒子信號,比如被稱為“宇宙幽靈”的中微子,這種粒子幾乎沒有質(zhì)量也不帶電。每時每刻都有數(shù)十億中微子穿過人體,但因它們極少與物質(zhì)相互作用,所以探測極其困難。
圖源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然而此次ANITA捕獲的異常信號無法用已知的物理機制解釋,這令科學家們困惑不已。
更奇怪的是,其它探測器例如南極“冰立方”中微子觀測站和阿根廷的皮埃爾·奧杰天文臺均未記錄到類似信號。
研究團隊已經(jīng)排除了背景噪聲、儀器誤差,以及所有已知的宇宙射線或中微子信號等可能性。
維塞爾坦言:“我們探索了所有已知的可能性,但尚未找到確切答案。”
為進一步研究這一謎團,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團隊正在設計和建造新一代探測器“PUEO”(超高能觀測有效載荷)。其規(guī)模更大,靈敏度更高,有望捕捉更多類似信號,幫助科學家揭開真相。
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獲取人類文明新資訊
* 您的「點贊、關注、評論、轉(zhuǎn)發(fā)」都是我們持續(xù)更新的動力!??
* 本文綜合自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及表述均以官方發(fā)布為準,如有錯誤,歡迎評論區(qū)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