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NP1、e:NP2銷量持續慘淡的情況下,廣汽本田又將自身新能源發展的希望寄托在本田P7這款中型純電SUV上。然而,本田P7還是走上了e:NP系列車型的老路。廣汽本田P7上市后不僅未能實現一炮走紅,銷量反而迅速陷入低迷的狀態。
根據數據顯示,4月份廣汽本田P7銷量僅400余輛,5月份降至僅100余輛。結合本田P7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不得不說,廣汽本田在純電領域的“試水”再次失敗。
而需要指出的是,廣汽本田在此之前似乎就已做好在新能源市場“大干一場”的準備,拿出巨額投建新能源工廠。據悉,廣汽本田投資35億元,建造的年產能12萬輛的廣汽本田新能源工廠于今年3月份正式完工,廣汽本田P7為該工廠生產的首個新能源車型。但是如今廣汽本田P7上市后慘淡的銷量表現,讓很多網友禁不住要問,廣汽本田投資的這個新能源工廠剛投入使用,就要面臨危機了嗎?
當然,按照廣汽本田的規劃,未來三年內還將推出三款以上的新能源車型。而廣汽本田新能源工廠產能是否會過剩,還要取決于未來即將推出的新車型的市場表現。 不過,廣汽本田P7并沒有開一個好頭,是否對未來將投放的車型產生不利影響?未來全新新能源車型又能否使廣汽本田在新能源市場扳回一局?有待進一步的探究。
而廣汽本田P7上市后如此蕭條的表現,是很多人早就預料到的。在廣汽本田P7上市之前,其姊妹車東風本田S7就因定價偏高而遭到網友們的吐槽。再加上產品競爭力不足,東風本田S7上市后銷量就慘遭撲街。而同日上市的豐田鉑智將售價打到了10.98萬元到15.98萬元,同時還喊出了將產品的高階智駕、激光雷達與14萬元級別劃了等號,從而實現了上市后迅速打開市場。
盡管廣汽本田P7在安全性能、科技配置方面也可圈可點,但是較高的售價區間,也讓其面臨了更多的強勁對手。而由于此前廣汽本田并沒有在新能源市場積累下較好的口碑,這也使得本田P7并不能有效的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從而造成了銷量的慘淡。
此外,5月份廣汽本田整體銷量還慘遭“腰斬”。數據顯示,5月份廣汽本田銷量僅1.3萬輛,同比下滑58%,降幅為今年以來單月最大的一次。雖然此前連續四年廣汽本田銷量持續下滑,但月銷量還能保持在2萬+輛。而5月份廣汽本田銷量跌至僅1萬多輛,這確實有些讓人意外。要知道,幾年前廣汽本田飛度(參數丨圖片)、繽智、凌派等單一車型月銷量就能輕松過萬輛,而廣汽本田巔峰期月銷量甚至超過了7萬輛。
而廣汽本田銷量大幅下滑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國內新能源勢力的沖擊下,仍吃燃油車“老本”的廣汽本田已跟不上市場的發展節奏。同時,在新能源汽車面前,曾以“省油”為優勢的廣汽本田燃油車已不具優勢可言,飛度、繽智、冠道、凌派等多款車型銷量集體“跳水”也就不難理解了。
被視為“救命稻草”的廣汽本田P7上市后“遇冷”,遲遲打不開市場,這也讓深陷在銷量困境中的廣汽本田很難看到翻身的希望。雖然說廣汽本田P7后期可以通過擴大營銷傳播,增加優惠力度的方面,來刺激銷量提升。但是要想徹底扭轉市場的頹勢,還需要廣汽本田付出更多的努力。
(本文由文武車道新媒體工作室原創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文武車道,本文作者:夏沐,個人觀點,僅供參考,部分圖文源自網絡,如有錯誤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