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富家公子,中日在戲院流連,游走在妓院之中,最后選擇出家,他就是弘一法師。
出身名門世家且風流的李叔同,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風流韻事便是女戲子楊翠喜。
很多人都認為,天津梆子名伶楊翠喜是李叔同的初戀。
李叔同對楊翠喜是真的上心,他每天晚上都會為楊翠喜捧場,散戲之后他還會提著燈籠送楊翠喜回家,閑暇時分,李叔同還會為楊翠喜解說戲曲背后的歷史背景,以及指導她唱戲的身段。
然而,兩人的交往得到了李叔同母親的強烈反對。在李母看來,李家在當?shù)厥敲T望族,她無論如何都不會讓兒子去結交一名戲子,更何況,她的兒子已經(jīng)愛上了這名戲子,就這樣,李叔同的初戀就此夭折。
楊翠喜的結局讓人無限唏噓。光緒末年,段芝貴為了巴結權貴,將楊翠喜買下來獻給花花公子——慶親王之子載振貝子。御史聯(lián)合崔春煊上奏朝廷,彈劾載振,由此引出了朝野嘩然的官場花案。
這一案件發(fā)生后,楊翠喜被偷偷送回了天津,成為鹽商王益孫的小妾,王益孫還在宅前院為楊翠喜另建了三間房,并帶私家戲樓,讓她在里面唱戲過癮。為了不讓外界嚼舌根,他不準楊翠喜踏出房門半步。楊翠喜每天都如同坐牢一樣,一代名伶不到三十歲就離開人世,留下的兩個孩子都下落不明。
李叔同到了適婚的年紀后,聽從母親的吩咐,迎娶了當?shù)匾患矣嵝盏呐畠海瑑杉议T當戶對,不過,新娘子比新郎大了兩歲。
對于這個婚前從沒見過的女子,李叔同沒有任何的好感,洞房花燭夜那晚,李叔同掀開了俞蓉的紅蓋頭,出現(xiàn)在他面前的是一個端莊秀麗的女子,她的臉上飄起了一層紅暈。縱然她的容貌和楊翠喜平分秋色,可李叔同無法從她身上找到半點心動的感覺。婚后沒多久,俞氏產(chǎn)下一子,可惜不幸夭折。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李叔同帶著母親和俞蓉去上海避難,在此期間,他遇到了明洞上海灘的藝妓李蘋香。
李蘋香出生在名門望族,可惜,她年少時家道中落,李蘋香自幼聰明伶俐,八歲便可以吟詩作賦。
十八歲那年,李蘋香被潘某所騙,丑陋無顏的潘某早就盯上了活色生香的李蘋香,為了不惹上官司,李蘋香的母親勸女兒委身對方,無奈之下,李蘋香只能答應。
沒多久,潘某將李蘋香帶去蘇州,直到這時,她才知道,這個潘某已經(jīng)娶妻生子,原配看見丈夫領回來一名陌生的貌美女子,特別生氣,立刻將他們二人趕了出去。
潘某游手好閑,還沒有一技之長,被攆出來時身上錢財已經(jīng)所剩無幾,為了維持生計,他租了一個房子,竟然逼迫李蘋香賣淫,他當起了拉皮條的。李蘋香不堪其辱,多次試圖逃脫,未能成功。
后來,潘某又帶著李蘋香回到了上海,將她轉手賣給上海的大妓院。李蘋香既賣身還會作詩,很快就在諸多妓女中脫穎而出,成為文人盛贊的“詩妓。”
此時因為戊戌變法失敗而報國無門的李叔同變得極其頹廢,在聽到李蘋香的名聲后,他決定去會會她。時間一長,兩人變成知音,他們經(jīng)常在一起吟詩作對,把酒言歡。
多年以后,李母病故,李叔同深受打擊,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在花街柳巷中耗費了大把的時光。痛定思痛,李叔同決定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前往日本留學。李叔同出國后,由于種種原因,兩個人逐漸中斷了聯(lián)系。
李叔同抵達日本的第二年投考了東京美術學校,他學習的是西洋畫,人體素描更是必修課。
在日本期間,有一名女子對李叔同傾心,她就是李叔同的模特春山淑子。
據(jù)說,春山淑子是房東的女兒,李叔同是她家的房客,所以日常有所往來。
之后,李叔同為裸體模特苦惱,不知道應該選誰,就在這時,春山淑子突然顯現(xiàn)在他的腦海中。當時的日本雖然比中國的風氣要開化,可當李叔同提出讓她當裸模時,春山淑子仍舊感到特別唐突,李叔同以為此事不了了之,沒成想幾日后春山淑子竟然答應了。
此事過后,兩人的關系更進一步,一直到最后終成眷屬。
春山淑子既是自己的妻子,也是自己的專屬模特,李叔同在這期間西洋畫功突飛猛進,除此之外,他還投身于音樂和戲劇。
1911年,李叔同帶著春山淑子一起回國,他將春山淑子安頓在上海之后,獨自一人返回天津老家,他不愿意讓家里人知道,自己娶了一個異國女子。
一有時間,李叔同就去上海看望春山淑子。春山淑子雖然嫁給了李叔同,但是對于李家而言她沒有任何的名分,可她卻愿意為了愛情背井離鄉(xiāng),前往異國他鄉(xiāng)。
然而,任誰都沒有想到,歸國七年后,李叔同竟然會剃度,在杭州的虎跑寺出家為僧。
為了阻止丈夫出家,春山淑子日夜兼程從上海趕到了杭州,可李叔同不愿意見她,他知道這件事無法回避,也不應該回避,于是二人約定在西湖見面。
兩人見面后,誰都沒有開口說話,最后還是春山淑子打破了一方平靜。
“真的要出家嗎?”春山淑子的語氣中滿是挽留。
李叔同望著遠方,過了很久才點點頭:“你有技術,回日本不會失業(yè)。”他留給春山淑子一塊手表,隨后乘船離開,全程他沒有回過一次頭。
面對絕情的丈夫,春山淑子萬念俱灰,最后,她決定返回日本,此后,音訊全無。
至于李叔同的發(fā)妻俞蓉,也深受刺激,為了消磨時光,她跑去刺繡學校學習繡花解悶,后來在一個寒冷的正月初三病故,彼時才四十多歲。家人給李叔同去信報喪,可他始終沒有回去。對于他而言,他已經(jīng)不是李叔同,而是弘一法師,紅塵皆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