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is Vuitton懂你的痛點,所以想到了與DeepSeek合作,讓AI大模型幫忙寫一段專屬于你的旅行哲思。
掃描二維碼,進入活動專屬的DeepSeek頁面,輸入你的旅行關(guān)鍵詞,等待片刻……結(jié)果不出所料,這些文案非常符合時下社交媒體中普遍流行的語言風格,諸如“旅行是走向內(nèi)心的旅程。”“感覺無法下載,經(jīng)歷無法復(fù)制。”“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日落。”“我不是迷路,只是在探索。”我們幾乎可以想象這些“金句”與圖片構(gòu)成的信息流,即刻出現(xiàn)在我們每次刷新屏幕的時候,是每個社交達人旅行體驗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儀式。
但如果,這些文字被置于更為公共的場域,化身為一種可參與、可互動的藝術(shù)裝置時,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上周,在上海郵政博物館內(nèi),Louis Vuitton舉辦了一場名為“郵”點意思的限時空間,其中最引人關(guān)注的部分,莫過于品牌與藝術(shù)家陳維的共創(chuàng),將上述類似的旅行哲思投射在橫縱交織的LED電子屏幕中,使這些私人化的情緒和思考,化作略帶“賽博朋克”風格的裝置藝術(shù)形式,換句話說,讓文字充當旅行意義中的主角,帶領(lǐng)觀者放大并重新衡量文字背后的精神與含義。
當這些文字同時作為闡釋與被闡釋的主體,觀者或多或少地會產(chǎn)生某些陌生和疑惑的情緒,而這正是Louis Vuitton圍繞品牌旅行精神展開的一次新嘗試,由文字出發(fā),牽引出關(guān)于旅行精神的細膩、持久而深入的思考。
在現(xiàn)場,與DeepSeek的互動共創(chuàng)只是開始,到訪者還可以用免費領(lǐng)取的明信片,貼上Louis Vuitton與中國郵政共同發(fā)行的紀念郵票,寫下由AI大模型生成的旅行感悟,來一場懷舊的旅行儀式。活動現(xiàn)場展售的旅行書籍和創(chuàng)意文具也在渲染著手寫明信片的復(fù)古氛圍,試想一下,你有多久沒有親自手寫一份心得、一份祝福,送給自己,或是寄給遠方的朋友了?
實際上,從信息傳播的直觀性上來說,圖像顯然要比文字更容易理解,但Louis Vuitton選擇反其道而行之,將文字的優(yōu)先級置于風景和視覺圖景之前,倒是在當下視覺營銷的風潮中顯得獨樹一幟。第一時間成為熱門打卡熱事不說,它也確實是值得每個人花更多時間去參與和感受的活動,同時促使我們思考:旅行的意義,究竟是為了拍照打卡,還是在記憶中留下更多值得回味的、無可復(fù)制的情感力量?
千人千面,或許一時間我們無法得出具有共識性的選擇,但Louis Vuitton這次的“郵”點意思足夠成為引發(fā)我們思考的推動力。在強調(diào)文字和書寫行為的同時,現(xiàn)場陳列的一系列《城市指南》——品牌從1998年開始持續(xù)推出的以世界各地城市為核心的讀本,也在以潛移默化的形式,引導(dǎo)觀者更為傳統(tǒng)和慢節(jié)奏的方式去閱讀、深入城市的各個坐標,體驗與時下數(shù)字時代迥然不同的城市“攻略”體驗。
不可否認,在新的時代,我們早已習慣了做一名“視覺動物”。但至少,我們不應(yīng)該忘記,文字也有著屬于它自身不可替代的力量,而這種力量正在呼喚和推動著情感價值和真摯感受力的回歸。
從《城市指南》到DeepSeek幫助生成的旅行文案,從紙本的文字記錄到手機端應(yīng)用程序的導(dǎo)航和點評,過去幾十年來,人們旅行的方式和對旅行意義的理解已經(jī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Louis Vuitton選擇在上海郵政博物館這樣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場地內(nèi),將不同媒介影響之下的“旅行”面貌進行重新解構(gòu),其目的并不是為了去證明時代的進步性或是科技不可抵擋的趨勢。反而是提供了一處可以沉浸式感知旅行精神的窗口。在朋友圈寫下一段旅行感言并不等于做作,手寫一張明信片也不會顯得過時守舊,正如旅行本身那樣,一切只在于你的選擇,你的感受,遵循心之所向,用行動去體會,是永遠不會過時的風尚。
編輯:Tristan
撰文:善來
設(shè)計:小乙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