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中國20多年以來,星巴克終于首次大規模調價。
前幾天,星巴克中國宣布將發力非咖啡飲品市場,為了讓中國用戶看到自己的誠意,決定“咬牙降價”:
自6月10日起,星巴克三大王牌品類——星冰樂、冰搖茶、茶拿鐵,共計數十款產品集體降價,平均價格降幅達到5元左右。
并且是全天降價,不只有下午時段。
這兩年,別說降價,就連9.9這種過去只屬于競爭對手的數字,也頻繁出現在星巴克招牌醒目的位置上。
但出乎意料的是,這次降價非但沒有等來年輕人們的“真香爆單”,反而讓不少人直呼“降了個寂寞”。
有人說,如今星巴克就像個被家長逼著寫作業的孩子,不情不愿地掏出了降價牌。
“背叛高端人設”的星巴克,到底是有高人指點,還是被對手逼急了?
星巴克主動降價放血,
用戶偏偏不買賬
星巴克下場開打,是因為星巴克中國已經連續10個財季出現降價。
在連鎖咖啡混戰的這幾年,價格一度成為星巴克的最大短板。
雖然星巴克此前沒有官宣,但團購和電商直播間已經推出過很多促銷優惠套餐了,早已實質性降價。
比如抹茶星冰樂5杯113元的套餐,折算成單杯飲品價格僅為22.6元,價格帶早就下探到了20+元的范圍。
2025年,在京東、淘寶、美團的外賣大戰之下,甚至有人成功薅到星巴克羊毛,12塊錢拿下冰搖茶。
這次星巴克中國對外宣布,這次降價的星冰樂、冰搖茶、茶拿鐵都是星巴克的王牌產品,可以讓顧客直接享受“上午咖啡,下午非咖”的生活,不需要再湊單找券一頓忙活。
但星巴克這波降價操作,怎么看都像是給大象穿上了芭蕾舞裙——既不合身也不優雅。
這5元的降價看似誠意十足,但放在價格戰里幾乎毫無優勢。
庫迪咖啡曾宣布,將門店補貼政策延長至2026年底,“全場9.9元促銷”再戰3年;幸運咖把一杯美式打進5元價格帶;麥當勞的咖啡打出口號:“第二杯不僅可以半價,還能寄存”...
第二個核心原因,是搞定下沉市場這塊肥肉,讓星巴克不得不降價。
如今一二線城市的咖啡賽道接近飽和,三線城市的門店數量增長達到19%,四五線城市咖啡訂單同比增長更是達到250%以上。
星巴克的行動說明了一切:
僅2024財年,星巴克中國就新增166個縣級市場,跟前一年比幾乎翻倍,如今已經將門店覆蓋至超1000個縣級市場。
在縣城星巴克,甚至坐滿了打牌的大爺大媽。
下滑的業績、對手的猛攻、一二線市場的飽和,都說明了一件事:
35元一杯的咖啡,的的確確行不通了。
“東方星巴克”突襲:
公開叫板,抄了后院
就在星巴克被對手的價格戰擾亂心神時,一個“東方星巴克”更是來勢洶洶。
就在不到兩個月前,成立8年的霸王茶姬,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市值超過了400億元。
而最有趣的事情是,在一場面向潛在投資人的演講里,霸王茶姬的創始人張俊杰一句沒提喜茶、瑞幸、奈雪等等,但星巴克提了40多次。
說起張俊杰,本身就是一個從底層白手起家爬起來的人物:
1993年出生,10歲父母雙亡流浪街頭,沒怎么上過學,18歲在奶茶店當學徒,直到18歲才擺脫“文盲”身份。
但他卻悟出了星巴克的哲學:大家想要的并不是喝一杯咖啡,而是享受一個時刻。
于是,霸王茶姬從各種維度對標星巴克這樣的連鎖咖啡品牌,用張俊杰自己的話來說叫做,“像素級對標”。
Round 1: 產品對標,追著星巴克打
早期,霸王茶姬logo風格與茶顏悅色相似,而2021年品牌升級后,霸王茶姬的logo設計又跟星巴克“撞款”。
產品線上,霸王茶姬規劃出了原葉鮮奶茶(Tea latte)、現萃茶(Teaspresso)、奶蓋茶(Teapuccino),中文可能覺不出來什么,但英文就一目了然了,直接對標拿鐵、美式和卡布奇諾。
關鍵是,霸王茶姬在功效上完全不輸咖啡。
一杯萬里木蘭的咖啡因含量,約等于一杯同等規格的拿鐵咖啡。
2024 年,伯牙絕弦光一個單品賣出一百多億元,甚至有人發現,開長途帶上一杯霸王茶姬比咖啡、紅牛都好使。
Round 2: 搶地盤大戰,近身貼臉開大
如果說產品還是霸王茶姬保留中國特色,那到了開店這里就是近身開大了。
它的擴張路徑與星巴克高度相似:專找黃金地段開,首選高端商場出入口或核心商業街。
有網友路過寧波慈城古鎮,發現一張“貼臉開大”的神圖——霸王茶姬和星巴克對著開,東方美女大戰西方海妖。
一邊星巴克和霸王茶姬的logo,上演中國茶和外國cafe的深度文化交流。
另一邊就在喜茶、瑞幸紛紛為了成本放棄大店模式時,霸王茶姬的店卻越開越大,成功和其他對手拉開了身位,成為高端商場的新地標。
2024年,霸王茶姬實現全年營收124.05億元,凈利潤為25.15億元。今年,霸王茶姬成為首個在美股上市的中國茶飲品牌。
Round 3: 搶用戶大戰,低價征服打工人
最恐怖的是,霸王茶姬并不打算學點皮毛就罷手。
就連打工人最看重的星巴克插座、Wi-Fi也被霸王茶姬細節控的落實了,這相當于直接攻進星巴克最后一塊花園——瑞幸沒做到的,霸王茶姬卻做到。
跟星巴克一樣,霸王茶姬以60-80㎡的大店模式,并且配備軟沙發、插座、Wi-Fi等設施,打造東方茶空間。
如今走進霸王茶姬,有學生黨評價其為“最偉大的自習室”;有游牧打工人稱之為“星巴克平替,高性價比之王”。
本就苦星巴克30多塊一杯咖啡久矣的打工人,發現只要過去一半的價格,就能充電、自習、開會。
在數據上,霸王茶姬也在明里暗里跟星巴克打平:
比銷售額,霸王茶姬單店月均銷售額51.2萬元,此前也有數據顯示,星巴克中國區單店平均月銷售額在 40-60萬元;
再比會員,霸王茶姬全球注冊會員數達到1.9億,星巴克2024年中國的會員總數超過1.4億;
比門店,霸王茶姬已經開到6681家店,追上星巴克7758家也不是難事。
如此來看,霸王茶姬打算是要跟星巴克纏纏綿綿到天涯了。
星巴克要想翻盤,
先得學會“抱大腿”
顯然面對困局,星巴克還沒找到解題公式。
面對中國市場的圍剿,星巴克如果還想翻盤,光靠降價5元這種隔靴搔癢的操作是遠遠不夠的,它得學會“抱大腿”。
當它猶豫著放出5元優惠券時,競爭對手也不光只有低價一個砝碼,也找到了新的靠山。
庫迪咖啡與京東的“閃電聯姻”相當生猛。
在京東之前,庫迪為了跟瑞幸對打,其實已經有撐不住的架勢,結果京東外賣的出現,則成為庫迪扭轉局勢的關鍵因素。
在今年4月,庫迪在京東單量尚且只有3000萬,只用了一個月時間,在京東猛烈的外賣補貼下,庫迪訂單跟坐火箭似的,躥到了1個多億。
作為京東外賣最大受益者,庫迪默默炸翻全場。
“每天打開京東,給自己來一杯1.68元的庫,已經成為了每一個打工人的基操?!备写笈W友點名,庫迪就是京東外賣的“野生代言人”。
瑞幸的“大腿”則抱得更隱蔽,但堪稱教科書案例。
瑞幸與微信小程序的聯姻堪稱教科書案例:
早早搭上了微信小程序的快車,把社交裂變玩得出神入化,“分享請好友喝”、“邀請好友一起喝咖啡”等功能,完美戳中了職場們的咖啡搭子們。
雖然星巴克不久前也宣布入駐京東外賣,成為與該平臺全面打通會員體系的首個餐飲品牌,但顯然沒有吃透打工人。
這就導致星巴克如今的困境:低價搞不定窮鬼,真正擅長的“第三空間”也開始失守。
許多網友吐槽星巴克門店的體驗感大不如前,不消費占座、吵鬧無序等問題層出不窮...《星巴克的插座為什么這么松?》成了困擾年輕人的未解之謎。
本土品牌就像一群生猛的狼,把星巴克這頭曾經的咖啡界巨頭逼到了墻角。
中國市場早已不是那個“人傻錢多”的藍海,而是全球競爭最激烈的咖啡紅海。星巴克想要搶回鐵王座,核心還是要找回價值感。
降價只是手段,不是砝碼。星巴克是時候認真思考一下:
放下身段,絕不止降價這么簡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