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利(Sujit Kumar Datta)
孟加拉國吉大港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原院長
香港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區域貿易聯盟和經濟一體化,尤其是當前中國、東盟和波斯灣國家的一體化,為岌岌可危的全球經濟帶來穩定。世界的兩極正在發生變化,填補著日益陷入孤立主義的美國留下的空白。
在全球經濟飽受貿易戰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困擾之際,區域貿易聯盟和經濟一體化帶來了新的希望。全球貿易和投資正呈現新的態勢,最近東南亞國家聯盟、海灣合作委員會和中國舉行的峰會就體現了這一點。美國近期決定提高關稅,令其全球貿易伙伴感到擔憂,而這一新的三方聯盟對解決這一問題至關重要,尤其是對那些依賴出口的國家而言。
在此形勢下,東盟、海合會和中國之間的戰略聯盟是必要的,它有助于幫助這三方保持經濟穩定,開拓新的投資機會。首要目標是加強金融一體化,確保面對全球貿易變化的韌性。不斷發展的東盟經濟區(由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組成)是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海合會國家由世界上主要的石油生產國組成,其石油產出對全球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這些國家包括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爾、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制造能力和廣闊的國內市場。而且,在發展先進技術方面同樣取得了顯著進步。
▲東盟—中國—海合會峰會5月27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
上述三個地區在全球經濟總量中占25萬億美元左右。超過20億的人口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市場,為促進跨區域投資和貿易提供了誘人的機會。這些數字都表明該聯盟巨大的經濟潛力。
美國單方面提高關稅的決定令其全球貿易伙伴,尤其是依賴出口的發展中國家感到擔憂。關稅使這些國家面臨風險。鑒于此,東盟、海合會和中國有必要建立新的戰略聯盟,以維護自身經濟穩定,創造新的投資機會。該聯盟的主要目標是在全球貿易動蕩的環境下促進經濟一體化和韌性。
東盟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經濟區,是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合會包括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在全球能源安全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處于國際貿易的中心,擁有巨大的生產能力、先進的技術以及廣闊的國內市場。這個擁有超過20億人口的市場本身就蘊藏著巨大的機遇,可以促進跨區域投資和貿易。
從上述角度看,該聯盟的經濟實力雄厚,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和巨大的消費能力。如此龐大的人口規模不容忽視,它對各行各業的商品和技術服務有巨大的需求。這將促進各國的國內生產,創造就業機會,并提高生活水平。
農產品、礦產資源和新興制造業是東盟的豐富資源之一。中國作為工業化國家,需要石油和天然氣,而海合會國家能夠滿足這些需求。另一方面,中國擁有先進的技術,并且還在發展新技術。中國還擁有龐大的基礎設施和非凡的生產能力。如果運用得當,這些豐富的能力和資源能夠形成強大、自給自足、穩健的供應鏈,顯著降低全球經濟波動造成的影響。例如,海合會提供了中國1/3以上的原油進口,對中國工業的平穩發展至關重要。
三方聯盟的經濟實力可以從不同角度分析:
? 區域內投資新途徑。該聯盟將為跨區域投資機會奠定基礎。“一帶一路”倡議已在實施,旨在通過基礎設施投資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地區。該聯盟將增強中國對東盟和海合會國家的投資,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化和技術轉移。來自東盟和中國的資本還可以為海合會國家的新商業項目提供資金,這將同時促進兩個地區的經濟。
? 貿易多元化與風險降低。通過降低美國潛在關稅的風險,該聯盟將使東盟和海合會國家實現貿易多元化。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同時與多個強勁市場建立關聯,有助于降低全球貿易政策突變的風險。因此,這將提升更多國家對多邊貿易體系有效性的信心。
? 戰略聯盟將產生地緣政治影響。該聯盟不僅是強大的經濟集團,還具有巨大的地緣政治意義。在和美國的競爭中,中國努力表明自己是東盟可靠的盟友。與此同時,盡管海合會國家一直與美國保持著密切關系,但它們也同樣渴望與中國建立聯系——這是它們以貿易為中心的政策的標志。東盟、海合會和中國可以利用各自獨特的優勢,創造一個更加互聯互通、更具韌性、更加繁榮的未來。這些都將增強它們的地緣政治和經濟綜合實力。
▲5月20日,中國-東盟經貿部長特別會議在線上舉行,雙方宣布全面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
中國致力于加強與海合會地區的經濟聯系,而東盟是其最大的貿易伙伴。與此同時,在中國與美國陷入日益加劇的貿易競爭之際,中國表示自己是東盟值得信賴的盟友。但是,貿易只是眾多衡量因素之一。我們還可以從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合作和人文交流等方面進行探討。
此外,東盟國家對中國的資本和技術狀況有著巨大的影響。中國的投資旨在填補基礎設施缺口,加速工業化進程,并振興當地經濟。另一方面,海合會國家幫助中國滿足巨大的能源需求,進而確保海灣國家經濟擁有穩定的出口市場。
一直以來,海合會國家與美國關系非常密切。美國仍然是其在軍事合作、能源安全和政治支持方面的重要合作伙伴。這些國家也渴望改善與中國的關系。它們不想過度依賴某個超級大國,而是希望和世界上所有能夠維護它們利益的大國建立聯系。
自特朗普政府近期對沙特、卡塔爾和阿聯酋發起“魅力攻勢”以來,海合會國家與中國之間的經濟利益已趨于融合。此外,海合會國家也表示,它們高度重視經濟機遇,并致力于在全球貿易中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新的聯盟將有助于鞏固它們的地位。
這一挑戰與機遇并存,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在投資和貿易方面,由于各國政治制度、法律框架和文化背景的差異,可能會出現一些具體問題。例如,貿易不平衡及環境影響應得到重視。當然,這并非易事,需要制定完善的計劃,并定期進行溝通,以克服這些障礙。
該聯盟的發展基于透明、互信和共同利益的原則,通過對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化和綠色經濟等領域進行投資,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從經濟和地緣政治角度來看,對中國、海合會和東盟而言,此次“結盟”是21世紀的重大事件。在美國即將宣布加征關稅之際,該聯盟的龐大市場、戰略地位和堅實的經濟基礎有望為穩定全球貿易開辟一條新途徑。未來幾天,該聯盟的活動及其全球影響可能會受到密切關注,許多人預測它將塑造世界貿易的未來走向。
高端訪談
更多訪談(下滑查看)
基金會動態
更多動態(下滑查看)
中美聚焦網|中美交流基金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