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出臺,標志著我國民營經濟發展進入法治化新階段。該法為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突破發展瓶頸、實現高質量躍升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本期欄目邀請兩位中小企業家和區相關職能部門,共同探討民營企業如何在新法律環境下把握機遇、應對挑戰。
話題一:
如何破除阻礙企業發展的市場準入隱性壁壘?
1
事前嚴防
健全政策措施的起草審查機制。根據《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實施辦法》的相關規定,在起草涉及經營者經濟活動的政策措施時,必須依法開展公平競爭審查。這些政策措施涵蓋市場準入和退出、產業發展、招商引資、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資質標準、監管執法等多個方面。楊浦區還特設公平競爭審查舉報熱線(35070026),只要企業認為存在違反《公平競爭審查條例》情形,即可撥打熱線反映。
2
事中清理
定期評估并清理現行有違政策。4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對外公布《關于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 促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通知》,全面清理和整改違規設置市場準入壁壘的各類不合理規定和做法,進一步強調對各類市場準入壁壘進行清理整治,包括但不限于違規設置的準入條件、準入環節的隱性壁壘、規范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之外的準入限制等,為民營經濟組織創造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場準入環境。
3
事后維權
開展市場準入壁壘線索征集。通過多種渠道,向全社會征集違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要求、違規設置市場準入壁壘、損害經營主體合法權益等各類問題線索,并邀請新華社全程參與宣傳報道和輿論監督,建立線索共享、案例同查、典型共報、經驗同推工作機制。旨在消除市場準入環節中可能存在的對民營企業的隱性歧視,為民營企業營造公平的準入環境。
話題二:
犯過錯的企業,如何更高效地運用好信用修復這一制度?
“審慎執行”方面,區城管執法局根據行業特點和執法實際,梳理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領域不予處罰事項,依法實施輕微違法不罰和首違免罰。充分發揮城管“社區工作室”“園區工作站”“濱江工作站”等橋梁作用,充分利用數字化手段,在部分城管執法領域對企業進行非現場檢查,智能識別違法行為,自動發送短信語音督促其及時整改,體現精細治理與包容審慎。
“信用修復”方面,區城管執法局依托“隨申辦”平臺,設置了信用修復專欄,整合企業關心的信用服務關聯事項,向企業提供“一鍵式”服務。針對部分行業行政處罰較多、信用修復需求較大的特點,區城管執法局主動上門“送法”,向企業具體介紹信用修復信息推送和線上審核工作機制,提供“線上+線下”咨詢聯系方式,全方位向企業展示信用修復全過程。
著力推行涉企行政執法“三書同達”機制,即在向違法企業制發《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同時,一并提供《信用修復告知書》和《法治體檢申請告知書》?!缎庞眯迯透嬷獣分鲃有麄餍姓幜P信用修復相關政策,告知企業行政處罰信息公示途徑、修復流程等內容,切實保障被處罰企業信用修復知情權,指導和幫助企業及時開展失信救濟,盡快退出失信懲戒。
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是以法治方式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下期我們將圍繞涉企網絡謠言治理及小微企業融資促進協調等方面內容,結合區優化營商環境8.0方案,邀請相關部門介紹優秀經驗做法,盡請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