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7 16:18 發布于:山東省 來源:搜狐網日照日報
武漢首趟整列鐵水聯運“一單制”貨物列車開行,堪稱內陸物流體系的一次突破性實踐。傳統鐵水聯運中,貨物需多次換單、分段運輸,耗時耗力的同時更易產生物流斷點。而“一單制”通過鐵路與水運的無縫銜接,將武漢至沿海港口的運輸時間縮短30%,不僅讓鋼鐵、板材等大宗貨物以“零換乘”模式直抵出海口,更構建起一條從長江經濟帶到沿海經濟帶的立體物流走廊。這種“鐵路延伸至碼頭、船舶銜接鐵路線”運作模式,打破了地域阻隔,使武漢等內陸城市真正成為聯通沿海的“物流樞紐”,為中西部地區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了硬件支撐。
(圖片由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通訊員提供)
聯動中歐班列,以戰略協同筑牢“一帶一路” 物流根基。此趟專列運輸的俄羅斯進口板材,恰是中歐班列(武漢)的返程貨物,這一細節深刻詮釋“一單制”與中歐班列的共生關系。作為“鋼鐵駝隊”重要接駁環節,鐵水聯運“一單制”既為中歐班列貨物提供了延伸至內陸的集散通道,又通過水運低成本優勢降低了跨境物流綜合成本。數據顯示,依托該模式,武漢中歐班列貨物集散效率提升40%,返程貨物本地分撥率顯著提高。這種“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物流聯動,不僅強化了武漢作為“雙樞紐”的戰略地位,更讓“一帶一路”物流網絡從“單線輻射”升級為“立體互聯”,為沿線國家貨物互通構筑起更穩固的運輸鏈條。
革新服務范式,以“四個一次”重構物流行業便利化標準。“一次委托、一單到底、一箱到底、一次結算”核心優勢,直指傳統多式聯運的痛點。過去,貨主需在鐵路、港口、航運等多個環節重復辦理手續,單票貨物單據流轉耗時可達2-3天;而“一單制”通過電子單證互通、跨部門數據共享,將手續辦理時間壓縮至4小時以內。這種“一站式”服務不僅為企業節省了人力、時間成本,更通過標準化操作降低了貨損風險。某鋼鐵企業負責人坦言:“從武漢發往上海港的板材,如今僅憑一張電子運單就能全程追蹤,物流成本較以往降低 15%。”當便利化服務成為物流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一單制”正以用戶體驗為導向,推動現代物流從“粗放式”向“精細化”轉型。
錨定未來方向,以體系創新勾勒物流現代化發展圖景。在“十四五”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的藍圖中,多式聯運“一單制”被視為降本增效的關鍵抓手。武漢實踐證明,當鐵路的高效、水運的經濟與數字化管理深度融合,物流體系的整體效能將產生質的飛躍。從技術層面看,該模式依托區塊鏈技術實現運單全程可追溯,為構建“智慧物流”奠定基礎;從產業層面看,其帶動的鐵路、港口、航運協同發展,正催生一批復合型物流企業。正如業內專家所言:“‘一單制’不僅是運輸模式的創新,更是物流產業生態的重構。”隨著該體系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我國有望形成“通道+樞紐+網絡”現代化物流格局,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
從長江之濱到“一帶一路”沿線,鐵水聯運“一單制”滾滾車輪,丈量著中國物流體系的革新步伐。它既是破解“物流成本高、效率低”難題的務實之舉,更是以物流現代化支撐新發展格局的戰略之策。當更多“鋼鐵動脈”貫通內陸與沿海、聯通國內與國際,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必將在高效流動的物流網絡中得到更充分的彰顯。(信陽 李峰 苗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