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
華師在三校區四校園
舉行2025屆學生畢業典禮
暨學位授予儀式
華師近1.2萬名畢業生
將奔赴山海開啟人生新征程
6月17日上午,華南師范大學2025屆學生畢業典禮在廣州校區大學城校園的一場青春歌會中拉開帷幕。校黨委副書記、校長楊中民,校學術委員會榮譽主任莫雷,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鐘成材,黨委副書記王巖、陳曉方,黨委常委、副校長吳堅、劉劍文、潘文慶、王春超,黨委常委陳正宏出席典禮。部分黨政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學院(研究院)主要負責人、教師代表和1600余名畢業生代表在現場參加,其余1萬多名畢業生在各單位分會場參加。畢業典禮由王巖主持。
典禮上,楊中民為2025屆研究生“十佳學術論文”獲得者、本科生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優秀學生”代表頒獎,為校友聯絡大使代表頒發聘書。
畢業典禮后,學校分別在石牌校園、大學城校園、南海校園、濱海校園陸續舉行2025屆學生學位授予儀式,校長和學院(研究院)主禮教授為學位獲得者撥穗并授予學位。
2025屆的篇章即將結尾
在華師的回憶濃墨重彩
這場典禮以畢業為名
紀念大學校園的獨家青春
一朝華師人,一世華師情
走好人生路,接棒新征程
楊中民與畢業生們一起回顧了這幾年校園生活和成長歷程。回首走過的路,同學們在華師校園留下了青春足跡;細數腳下的路,同學們在華師校園見證了人生成長,也見證著學校的快速發展。展望未來的路,楊中民結合華師校徽“三人行”的深刻寓意向同學們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胸懷家國、埋頭苦干,做“有根的人”。希望同學們無論身在何方、從事何業,都要將根深深扎進祖國廣袤大地,在專業領域追求卓越,將個人奮斗融入民族復興的壯闊征程。二是協作奮進、攜手同行,做“有伴的人”。希望同學們珍視同窗情、朋友誼,學會在團隊中成長,與志同道合者并肩,以團結奮斗之勢,共赴美好前程。三是堅持創新、敢為人先,做“有光的人”。希望同學們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 向陽而生、逐光而行,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勇毅,大膽探索未知,勇于開辟新局。
在選擇的星河里,做自己的掌燈人
教師代表、化學學院院長蘭亞乾教授以“在選擇的星河里,做自己的掌燈人”為題,結合自己的教學科研工作經歷,與同學們分享“選擇”的故事。他表示,選擇是貫穿人生始終的命題,同學們的選擇要有忠于熱愛的堅持、直面挑戰的勇氣、肩負責任的擔當,讓每個選擇都成為靈魂的“刻刀”,將自己雕塑成理想的模樣。
向新求、向精鉆、向前跑
校友代表、教育信息技術學院2023屆博士畢業生、廣州云蝶科技有限公司總裁田雪松分享了他的創業經歷和成長感悟,寄語同學們保持“向新求”的銳氣、“向精鉆”的定力、“向前跑”的魄力,與國家同向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破界創新,深耕細作,以極致思維鑄就核心競爭力,以奔跑姿態賦能時代浪潮。
傳承華師精神,一起相伴出發
畢業生代表、馬克思主義學院李羲回顧了自己大學四年的求學經歷、生活點滴和支教故事,深情感謝學校和師長的教育培養,號召同學們在新征程中傳承華師精神,一起相伴出發,挺膺擔當、砥礪奮斗,繼續書寫人生新篇章,以優異的成績回報母校、回饋社會、報效祖國。
諄諄教誨是師長的關心與期盼
助力我們奔赴夢想
合照留下我們的美好回憶
寄語陪伴我們走向未來
畢業典禮精彩瞬間
畢業生們容光煥發
心情激動
等待著典禮開場
音樂響起
所有人高唱國歌
拉開了典禮的序幕
與三兩知心好友
暢談過去展望未來
將青春記憶留在鏡頭里
老師的指導
家人的鼓勵
隨著快門聲一起定格
整理著裝
面帶笑意
一起迎接畢業典禮的到來
問候交談 相擁入鏡
這幀合影
替我們留住青春
努力的點點滴滴
書寫成今日的美好結局
學位授予
是學識與努力的認證
學位授予,遙祝錚錚
掌聲漫過禮堂
主禮教授入場
學位授予儀式正式啟幕
儀式迎來神圣時刻
教授肅然立于主席臺中央
鄭重宣讀
學位授予決定
學士帽的流蘇從右撥到左
所謂正冠
從來不是戴上榮耀
少年把青澀抖落
走向嶄新光明的未來
四年耕耘化作墨香
青春答卷蓋上鋼印
步履鏗鏘邁向榮光
從手中接過的證書
是奮斗的回音
是成長的見證
這一刻以學術之名加冕
師長在前同窗在畔
愿合影成為歲月的書簽
往后每次翻閱
都能觸摸此刻的溫度
白駒過隙間迎來畢業
幾年的學習生活似乎匆匆
卻又充滿回憶
回望過去也展望未來
回首來時路,展望新征程
體育科學學院院長段銳是本次學位授予儀式的主禮教授,在他看來,今年的學位授予儀式尤其精彩與隆重。站在授予儀式的舞臺上,他認真地將每一位畢業學子的帽穗從左撥至右。與此同時,體科院出身的他希望為畢業學子們送上最獨特的“動感”祝福:像長跑選手一樣規劃人生,像籃球隊員一樣懂得合作,像跳臺滑雪一樣迎難而上,像羽毛球高手一樣應變靈活。他寄語同學們:“只要永葆華師人的拼勁和風度,就一定能打出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看著在畢業典禮的舞臺上進行撥穗儀式的學生們,環境學院2021級輔導員梁豪感慨萬千——當年的自己也曾在臺上接受撥穗。自2015年考入華師,再到如今作為輔導員,今年已是梁豪在華師的第十個年頭。梁豪在華師成長成才,又從受教育者到教育工作者,將自己所學所識與華師教育的薪火傳承給自己的學生。對于2025屆畢業生,梁豪希望他們保持熱愛,勇敢追夢,腳踏實地,終身學習,也祝福他們:“此去星辰大海,愿他們前程似錦,歷盡風帆,歸來仍是少年”。
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院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博士生倪峻偉用堅持和情誼概括了自己在華師度過的時光。他表示,自己盡管在博士期間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最后還是堅持下來了,有了不小的收獲。親友、愛人和導師的情誼幫助他克服困難,這讓他認識到了讀博和做研究不是一個人的單打獨斗。展望未來,他希望能更好地平衡生活與工作,將學術研究與自身興趣結合起來,把研究做深做透。
今年已經是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微電子學院)通信工程專業研究生溫凱濤在華師的第七年,從本科參與志愿活動關懷老人,到研究生三年作為班長促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溫凱濤在實踐中不斷增長才干,持續關懷、幫助他人,為班級、學校和社會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結合自身能力與興趣所在,溫凱濤選擇在未來擔任大學輔導員一職,繼續在新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為同學們帶去溫暖與關愛。
心理學院心理學專業本科生馮逸軒用“豐富“與”成長“來概括自己在華師度過的時光。本科四年,他專注科研,學習技能,廣交朋友,也常常旅行,用豐富的經歷填充美好的大學時光。大學四年的多彩經歷促進了他的成長與蛻變,他從不適應高中與大學之間的轉變而感到迷茫困惑,到如今能夠悅納自我。面對未來,他希望能和朋友保持聯系,繼續以現在的良好心態去迎接更多挑戰。
在華師的四年里,教育科學學院(汕尾)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陳喆宇從大一懵懂地學習理論知識到如今在實踐中突破自我,領悟教育真諦,她深感:“教育不是浮光掠影的東西,它是向下扎根的一個過程”。畢業在即,陳喆宇想感謝曾經那個沒有輕言放棄的自己,也感謝所有幫助過自己的師長朋友。接下來的日子,陳喆宇希望到教育的一線去,將自己所學付諸于實踐,慢慢探索,點點成就。
鎂光燈暗去
而你的光正要亮起
故事寫滿這一頁
而青春的詩行
終要寫向更遠的山岳
前途似海 來日方長
我們從這里出發 終將走向遠方
可選購最新華師文創
華南師范大學文創商店
采寫丨史昕禾 張一菲 姜彥
馮欣瑤 曾冰爽 劉珈睿 陳思涵
馮宇鳳 符貴瑜 林良瑩 吳婷婷
攝影丨陳家輝 賀詩洲 黎欣華 蔡鋇
阿依庫特 劉梓欽 葉文濤 蘇虹宇
張彥翀 李鈞陶 劉曉晴 吳煒銘 李十一
部分圖片來自音樂學院
執行編輯丨林良瑩 吳婷婷
責任編輯丨盧嘉裕 吳建國 陳婧
初審丨沈蔚瑜
復審丨林海岸
終審丨周憲
可以第一時間
了解華師最新資訊
我們在場 懂你悲喜 給你力量
校歷丨PPT丨招生丨水電費丨網費丨投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