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遵循極嚴格的規則和標準化流程。例如診斷高血壓需使用標準血壓檢測設備在標準部位進行測量,并與公認臨床參考值進行比對,最終診斷患者是否患高血壓。與高血壓相比,“衰老異?!痹\斷更具挑戰性,原因在于衰老特征的表現具有顯著異質性——即使同齡人、甚至同卵雙生也可能呈現完全不同的衰老表象。關注詳情。
越來越多醫院籌備建立長壽門診和抗衰長壽中心,其中有關衰老的診斷、特征表象以及特異生物標志物檢測缺乏共識的臨床標準。如果沒有明確診斷標準和規范化操作流程,那么,所謂抗衰療法或延緩衰老干預措施等同于“無目標治療干預”!
這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健康長壽研究院即將在北京舉辦(7月26-27日)的長壽醫學和長壽診所高級研修班重點內容之一,歡迎參加,報名微信GlobalMD2020
長壽醫學是以“衰老過程可改變”為前提,衰老異常是需要通過診斷、特征表現及特異性生物標志物來識別和評估。這些要素共同構成了衰老診斷學基本概念和方法,仍在不斷完善中。
由此可見,維持健康壽命的基本前提是擁有一套能量化年齡、評估衰老變化并對干預措施產生影響的工具。這些工具幫助長壽診所或抗衰長壽門診的醫生更精準診斷個人的衰老進程,并提供個性化抗衰干預策略和療法。
生物標志物驗證與標準化
在抗衰干預試驗中,衰老生物標志物與傳統生理年齡指標被交叉驗證?!敖M學”測量揭示了多種藥物(如SGLT2抑制劑、抗衰老藥及代謝補劑)對衰老的影響。臨床試驗驗證了異常衰老個性化方法,多家公司已專注于標準化、可驗證的真實年齡診斷技術,例如檢測血中與功能受損相關分子的變化。
精準識別與個性化干預
如今,更精準識別異常衰老成為了可能。單個器官生物年齡可預測疾病的潛在風險,“年齡時鐘”和多組學生物標志物能夠預測發病率和死亡率,并對干預措施產生響應。
AI分析蛋白質組學與功能性分子并構建衰老模型;個性化健康評估整合多器官衰老信息,可以基于多組學生物標志物的綜合評估識別異常衰老類型,并推薦針對特定基因或通路的抗衰藥物。結合年齡診斷與流行病學,可以有效干預衰老進程中某些環節,最終實現減緩衰老。
判斷抗衰老長壽中心是否提供專業化服務,不必糾結采用哪些抗衰方法或藥物或細胞療法,只需關注其評估和判斷衰老的方法或工具是否具有共識性和標準化。
衰老與疾病相關性及預防
衰老被認為是多種疾病的共同基礎/風險,老齡人群的發病率通常會顯著升高。器官特異性衰老與系統性衰老的關系逐步明確,為個性化預防衰老相關疾病策略提供了科學依據。
新方法:血液或尿液檢測
通過血液或尿液檢測,可以測量與年齡相關的生物標志物,揭示不同“年齡類型”,甚至預警過早衰老(衰老加速)。
盡管這些生物標志物尚未在人體中得到充分驗證,但它們有望提供“生物年齡”這一比實際年齡更能反映個人健康狀態的生物學指標。研究還發現,某些基因變化能讓百歲老人衰老速度減緩,使他們晚年更健康長壽。
此外,受遺傳或環境因素影響,人體不同組織的衰老速度差異顯著。目前研究目標是開發能預測年齡的生物標志物,通過干預這些標志物來維持健康衰老,類似血壓調控對心臟病的作用。候選方法包括轉錄組學、代謝組學、蛋白質組學和DNA甲基化等(這些內容將在研修班講座給出案例解析)。
長壽醫學科研人員正對現有的抗衰療法(如雷帕霉素、二甲雙胍等)進行“組學”分析,尋找與年齡相關的生物標志物變化。AI驅動的機器學習算法正被用于挖掘高齡老者的健康海量數據,尋找新的生物標志物和有效干預模式。
在人口群體層面上開展健康長壽研究,是致力于揭示“年齡時鐘”與年齡相關疾病風險的關鍵所在,最終目標是降低老年群體成為慢病群體的目標——人社會真正進入健康長壽社會,而非老齡慢病社會。
誠邀參加[中新長壽醫學和長壽診所高級研修班]活動,7月26-27日北京,微信報名:GlobalMD2020
新加坡長壽醫學相關內容(點擊鏈接)
關注我們,獲取生物醫學前沿最新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