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一季度營收環比驟降41%,疊加重要股東王興年內套現13億港元,股價應聲下跌2.34%,拖累港股汽車板塊。
文 / 張恒
6月17日,港股汽車板塊整體下跌0.89%,在各大行業板塊中表現靠后。在成交額超過5000萬港元的14只個股中,有13只下跌,整車板塊幾乎全線收綠。
其中,理想汽車跌幅最大,下挫2.34%。此外,小鵬跌0.81%,廣汽集團跌0.70%,比亞迪跌0.62%,零跑跌0.46%,吉利跌0.37%,蔚來跌0.36%,長城跌0.33%。
據香港聯交所披露,6月10日至13日,王興累計減持了573.7萬股理想汽車股票,套現金額超過6億港元,持股比例從20.94%降至20.61%。這是他今年內的第二次減持。第一次是今年3月18日至21日,曾減持約650萬股,套現約7億港元。
從更長時間維度看,王興從2023年一季度開始持續減持理想。2023年3月,他持有理想22.57%的股份,共計3.9億股;到2025年6月13日,持股降至不足3.68億股。兩年多時間,減持幅度接近兩個百分點。
理想汽車對此回應稱,本次交易股票為王興的個人行為,交易占他總持股比例很小一部分,不涉及美團持股部分。王興作為理想汽車重要的個人股東,這類減持行為常被解讀為兌現收益、優化個人資產結構。在市場層面,大股東減持確實可能短期影響股價情緒,但對公司長期價值影響,就要看減持的速度與數量了。例如之前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清倉式的減倉比亞迪,則對后者造成了兩年左右時間的股價壓制。
與王興主導的美團外賣不同,理想汽車并非他親自參與管理的企業。在本身所控企業面臨激烈競爭、資金需求持續的背景下,理想顯然是相對“可動”的籌碼。
在理想汽車的發展時間線上,王興一直是關鍵的資本推動者。2019年8月,理想C輪融資5.3億美元中,王興個人出資近3億美元。此后2020年6月D輪融資,理想再獲5.5億美元,其中5億美元來自美團戰略投資部。理想在美股上市時,王興和美團也作為基石投資者分別認購3000萬美元和3億美元。2020年12月,理想汽車增發時,王興亦追加認購2000萬美元。
可以說,王興與理想之間的資本紐帶已有多年積累。他不是創始人,但在理想的成長期扮演了“幕后合伙人”的角色。
不過,市場從不會忽視信號。6月17日,理想港股收跌2.34%,收于108.6港元,市值2201億港元;隔夜美股最新收盤價為28.2美元,市值約301.86億美元。近六個交易日以來,該股僅6月16日一天實現上漲,其間累計下跌9.50%。
短期內,這樣的波動或與王興減持直接相關。更值得關注的,是理想自身面臨的增長瓶頸。
根據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理想營收為259.3億元,同比小幅增長1.1%,但環比大幅下滑41.4%;凈利潤雖同比上漲9.4%,但環比下跌超八成。增長放緩和利潤收縮同時出現,引發了市場對其高增長神話是否可持續的討論。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細分市場快速被各大車企集體用新產品所填充。理想汽車坐擁的家庭豪華增程式SUV的產品線被競爭對手的產品大大擴容了。換句話說,現在的消費者可以花更少的錢買到配置差不多的其他品牌車型。
面對競爭,理想CEO李想在財報電話會上透露,公司將加快產品布局,拓展增程與純電SUV以外的市場,未來將根據實際需求推出MPV、轎車等車型,覆蓋國內及重要的海外市場。他強調了理想正在邁向年營收3000億元的目標,而去年營收為1445億元,距這一目標尚有距離。
資本市場一向敏感,每次股權變動都會引發各種猜測。關鍵在于,理想是否還能讓市場看到那條曾經清晰的增長曲線,而不是在激烈競爭中迅速喪失優勢。反過來,公司的市場表現和行業環境,也會影響股東的選擇。【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傳媒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