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以沖突來到了第六天,雙方的空襲你來我往。但是,作為中東小霸王的以色列,還是占據了上風,不僅奪取了制空權,而且打得伊朗連防空系統(tǒng)都崩潰了。
伊朗的防空系統(tǒng)到底是怎樣的呢?為啥扛不住以色列的進攻呢?
伊朗的武裝軍隊,分為三部分,主干是正規(guī)軍(國防軍)、革命衛(wèi)隊,另外還有一部分準軍事部隊。也就是說,伊朗是全世界范圍內少有的有兩支武裝力量的國家。而這兩支武裝力量,各有各的防空部隊,分別是前者的防空軍和后者空天軍下屬的防空部隊,共同保衛(wèi)伊朗的天空。
這兩支部隊,有各自的防空系統(tǒng)。其中,國防軍的重點是中程、遠程防空,而革命衛(wèi)隊更專注于中程和近程防空。
當下,伊朗的防空體系,面臨著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伊朗就遭受西方國家的封鎖,很難獲取先進的武器裝備及相關技術,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依賴獨立自主。想要追趕發(fā)達國家的尖端武器裝備水平,對他們來說還比較難。
第二,博而不精,甚至有些混亂。首先,他們的軍隊就有兩支,其中革命衛(wèi)隊屬于最高領袖的嫡系部隊,國防軍則一直得不到信賴。另外,他們的防空系統(tǒng)技術來源復雜,包含了美國、蘇聯(lián)/俄羅斯、我國和伊朗本土技術。而且,其防空導彈命名規(guī)則也含糊不清,反映了其管理的混亂,彼此之間的質量和性能也參差不齊。
第三,盡管有心建立更加立體、全面的防空系統(tǒng),但目前的伊朗還差得比較遠。尤其是天基、空基等雷達監(jiān)測能力,相對比較匱乏。他們也迫切需要讓防空系統(tǒng)走出去,擴大防御范圍。伊朗已經在敘利亞部署防空系統(tǒng),加強在伊拉克、也門的防空能力,但在這方面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要說伊朗的防空體系一無是處,那也未免有點夸張。比如2019年的時候,他們利用“雷聲”防空系統(tǒng)中的“霍爾達德 -3”導彈擊落了一架美軍的“全球鷹”無人機,這個消息隨后得到了美軍的確認。
在這一次伊以沖突中,伊朗還多次宣稱自己擊落了以色列的F-35戰(zhàn)斗機。雖然之前鬧出了AI圖片的笑話,但戰(zhàn)績究竟是真是假,目前還有疑云,誰也不敢說絕對是假消息,也沒有人證實他們說的是真的。
不論是真是假,按照目前的局勢看,伊朗最多也只能取得局部的戰(zhàn)果,整體局面依然不是以色列的對手。
伊朗的防空系統(tǒng)被以軍突破,表面上是軍事裝備的差距具象化,追根究底,還是政治、經濟、軍事管理等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結果。經濟不如以色列,政治上遭受西方國家嚴厲制裁,情報上被滲透成篩子,這樣的情況下,伊朗想要打贏,難于上青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