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迎來新消息,夢舟飛船零高度逃逸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這標志著中國載人登月任務再次穩定推進,而在這一次測試的任務之下,不少人也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我國神舟飛船的返回只用了1個降落傘,為什么夢舟飛船用了3個?
的確,不說的話,很多人可能都沒有注意到這樣的情況,為什么會呈現出這樣的情況?這到底有什么特殊意義,這是讓很多人都感到好奇的。
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一次的測試,這一次測試任務意味著什么,對載人登月方面有哪些影響,下面就一步一步來看看。
新一代夢舟飛船試驗成功!
對于這一次的夢舟飛船試驗,只是針對其逃逸測試,相當于是對飛船方面的安全測試,而成功完成,也說明了其安全系數的穩定性,后續應該還會繼續進行多方面的測試,所以,看到成功,也意味著我國在登月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當然,這一次測試也是讓很多人等待很久了,因為這是我國載人登月的關鍵部分,是登陸月球的關鍵點,飛船嘛!航天員需要坐在上面的航天器。
所以,成功意味著我國登月加速了,而這也將很快打破美國載人登月的“封存歷史”,因為人類至今,只有美國實施過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在1961年到1972年,一共進行了6次登月,并且帶回來了300多千克月壤,實現了人類對月球更多的了解。
但是在這之后,美國50多年之中,幾乎對月球完全是“拋棄”的狀態,別說載人登月了,連基本的無人登月都沒有。
而看到中國在50多年之后,開啟登月計劃之后,美國又慌了,要重返月球,并且力爭在中國之前完成載人登月,結果呢?
并不那么順利,一次又一次的延期,最新計劃已經預計是在2027年完成3號任務了,但其面對的困境還很多,月球著陸器,宇航服,月球車等等都還沒有準備好。
所以,看到我國新一代夢舟飛船實驗成功,這也意味著登月加速,搞不好真的有可能在5年內完成載人登月,實現比美國更快的登月計劃,畢竟我國的航天計劃非常穩定,但這里還是那句話,準備吧。
反正我國穩定推進之中就行,雖然美國不斷宣傳要在中國前完成,但能不能呢?這看到中國夢舟飛船測試,怕是也不好給自己定義了。
那么,大家就一切等待我國下一次的測試,并且加速我國長征十號的研究,并且開啟全面的無人登月測試,一般進行2-3次左右,可能我國就會開啟載人登月計劃,這就是這一次夢舟飛船給大家反射出來的問題。
然而,在這一次測試之下,不少人也看到了。
神舟飛船才用1個降落傘,為何夢舟要用3個?
的確,我國神舟飛船在帶航天員返回地球的時候,的確只有一個降落傘,但其實真實情況并非是只有一個,在神舟飛船返回的時候,會打開三個傘。
但這三個傘卻不是胡亂打開的,有一個順序,它的打開時間節點會在下降過程中的末段,并且是先后打開引導傘、減速傘、主傘,共三頂傘。
同時,在飛船的使用區域上,有兩個傘包區域,分別是主傘和備用傘,只不過,一般情況,我們只用得上主傘。
而備用的傘是遇到緊急情況之下,才會進行打開,也就是說當主傘出現了失效的情況,備用傘才會打開。
所以,其實大家看到的神舟飛船也并非是只有一個傘,而是打開使用情況之下,大家一目了然看到的只是一個傘,那為什么夢舟是3個降落傘?
其最為直觀性的原因有一個,那就是跟飛船的質量存在關系,神舟系列則為7.8噸,用的是單傘。
而新一代“夢舟”飛船的重量達到約21.6噸,使用一個傘必然是無法支持起來的。
所以,群傘有一個特點,載重量比較大,需要更多降落傘來進行支持,這就是最為直接性的原因之一,當然,夢舟飛船使用3個降落傘,而美國龍飛船比中國的夢舟飛船使用還更多,其載人龍飛船返回的時候,還使用了四個降落傘分別是兩個小型引導傘和四個大型主傘。
不過,這里說的質量是一部分,還有著陸方式等問題,也在間歇性影響其降落傘的問題,只不過,質量是較大的影響因素,這就是基本情況。
除了降落傘之外,中國夢舟飛船還有改變
相對于我國神舟飛船來說,我國如今的神舟飛船可以坐3名航天員,但是我國夢舟飛船乘坐的人更多,是高達7人,并且該飛船是具有可重復使用的特點。
另外除了這些改變之外,其夢舟飛船相比神舟飛船,在最后的緩沖火箭上,也進行了調整,這種改變可以更加有利于平穩落地,那就是改成了氣墊充氣軟著陸,所以,相對于神舟飛船來說,夢舟飛船的改變還是很大。
當然,我國的夢舟飛船也有點類似于美國的星際客機飛船,也是采取的降落傘+緩沖氣囊的結構。
只是很多人可能會說,我國為什么不學習一下龍飛船在海上降落,為什么還要在陸地上進行?
這里我只能說,在擁有一種穩定的技術之下,肯定以安全為主,那肯定是使用穩定的技術,而且并不是說我國就沒有海上著陸的問題,其實此前也有相關性的研究。
但這種情況也是在緊急情況之下,可能采取的措施,一般都會使用陸地著陸,而且并非海上著陸都是完美的,比如海浪,臺風等影響,也會導致其返回受到影響。
所以,各有各的優點是吧,不是非要學習別人怎么著陸,我國擁有先進的陸地著陸技術,那就直接在陸地著陸就行,這沒有多大的爭議性。
反正我國的著陸場也多,并且也很大,不差這一點,如果未來在國際任務加入之下,其任務較多的情況之下,或許可以考慮不同的模式,具體的話,大家以我國航天中心安排的方式為主就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