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無反時代,除了現在各種各樣的相機層出不窮外,鏡頭更是百花齊放,原廠的、副廠的、國產的,真是應有盡有。在這當中有一類鏡頭也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那就是那些所謂的對焦靠手,變焦靠走的老鏡頭,這也讓一些讓產生疑惑,在如今這個自動化、數碼化的時代,為什么還要用那些操作繁瑣、畫質不一定完美的老鏡頭呢?難道這不是一種抱著“老黃歷”不放的現象嗎?答案是:不,其實正是老鏡頭的這些特點,才是大家選擇它的原因。雖然老鏡頭的操作確實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技巧,但它帶來的拍攝體驗是現在的鏡頭無法替代的。而這種體驗,正是我們熱衷于“變焦靠走,對焦靠手”的原因。
我們知道,攝影是一個瞬間的凝固,既是一個拍攝過程,同時也是一個觀察的過程。現在相機的高效,很多時候可以讓拍攝者能不假思索的進行拍攝。這樣的拍攝雖然簡單便捷,但卻忽略了畫面細節與拍攝想法的表達。而手動鏡頭正是讓我們回歸到攝影的本質,讓我們不再僅僅是一個拍攝“機器”,為了拍攝而拍攝。
“變焦靠走,對焦靠手”這句話很好地總結了手動鏡頭的拍攝方式。現在的變焦鏡頭,拍攝者只需轉動變焦環,就能改變拍攝的視角和焦距,而使用老鏡頭時,拍攝者必須通過走動來改變拍攝的構圖,用自己的身體去替代自動變焦的操作。同時,還得用手動轉動對焦環來確定對焦點,這樣每一次調整焦點、每一次走動,都是一次對照片的重新構圖。當使用手動鏡頭讓拍攝慢下來后。拍攝者就會注意到那些拍攝中不曾留意的一些細節,如光線的變化、背景的微小波動等,這些都可以在手動操作時被觀察到。這樣的拍攝方式,往往能夠讓拍攝更好的去考慮每一張照片拍攝的意義所在,而不是單純依賴相機的快速反應去拍攝。
老鏡頭的畫質是也是很多人選擇它的又一大原因。雖然老鏡頭的光學性能比不上現在的鏡頭,在色彩還原、清晰度和銳度都有所欠缺,但它們卻有著與現在鏡頭不一樣的畫質特性。舉個簡單的例子,許多經典的老鏡頭都能拍出非常柔和的焦外成像,這種效果很難使用現在的鏡頭拍出來。用這些老鏡頭拍出的照片,常常帶有一種偏暖、復古的色調,這種色調使畫面更富有層次感。這種不一樣的效果,正是很多人追求的。拍攝者可以通過這些老鏡頭拍出柔和、帶有電影感的照片,甚至在很多情境下,這些老鏡頭比現在的鏡頭更加符合拍攝需要。
另一個使用老鏡頭的好處是,它們在弱光環境下的表現要比現在的鏡頭好得多。因為很多時候在弱光環境下,鏡頭的自動對焦性能可能是失效的,也得使用手動對焦來拍攝,這對于習慣使用自動對焦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打擊。而老鏡頭不管在什么時候都是要手動對焦的,對于弱光環境的拍攝使用手動對焦自然不存在什么難度了。而且很多老鏡頭都有比較大的光圈,讓相機在拍攝時有了更多的進光量。也使得拍攝相對來說更容易一些。
除了以上這些原因外,選擇老鏡頭的還有一點,就是價格便宜,很多老鏡頭可能都是幾百元,這對于一些預算有限的人來說,無疑是很好的選擇,雖然老鏡頭上手難度要高一些,但是對于用慣了自動對焦,同時又想深入學習攝影的人有很有必要一試的,從中去體會攝影的真正魅力所在。
當然這篇文章這樣來說老鏡頭,并不是鼓勵大家去選擇老鏡頭,而是讓大家對老鏡頭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因為在攝影里,所有拍攝器材的選擇都要基于拍攝的需要,不能盲目的選擇自己不需要的器材,不然就容易掉進只想靠器材性能來提升拍攝效果,而忽略拍攝技術提升的誤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