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老叮當
編輯 | 李昊飛
出品 | 華山論劍V(iauto-ilife)
2024年12月,我們在公眾號和全平臺發布的一文中寫道,“對于鴻蒙智行而言,接下來的資源分配和協同,都將是不小的考驗。更重要的,是合理性問題。眾所周知,今年,華為已經將問界、智界、享界和尊界的商標分別作價轉讓給了合作伙伴,以此證明‘華為不造車’的決心。然而,事實是,除了賽力斯還負責問界的用戶交付與服務外,后續推出的智界、享界以及還未上市的尊界,從產品定義到銷售,從交付到服務,全部由華為全權負責,擁有品牌和商標的奇瑞、北汽和江淮汽車,基本只負責產品的制造環節。”
2025年5月20日,我們又發了一篇題為的文章,分析為何問界銷量持續向好,而享界和智界卻難有突破的原因所在。“過渡依賴品牌,使得智界和享界自身的品牌建設嚴重滯后。它們不僅未能挖掘和塑造自身獨特的品牌價值,在市場競爭中缺乏獨立的品牌辨識度,同時還要承擔余承東“口無遮攔”帶來的輿論苦果。”
除了在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建設性意見外,我們明確提出:“在渠道方面,鴻蒙智行也需要改變了,比如加速完善各品牌的資源整合與協同管理,建立統一的渠道建設和服務標準,借鑒問界的成功經驗,加強與奇瑞、北汽等合作車企的渠道協同,授權奇瑞、北汽等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品牌店,實現線上和線下渠道的有機融合。”
沒想到,我們的建議,已經成為鴻蒙智行變革的方向。
近日有消息稱,華為正在對鴻蒙智行的渠道端進行一系列的調整。
6月12日,北汽集團召開享界專網招募大會,吸引了126家經銷商參加,覆蓋城市66個,一二三線城市占比超過90%,年底前有望建成數十家享界專網用戶中心。
與此同時,智界也舉辦了專網經銷商招商大會,目前正處于經銷商資質篩選階段,未來將仿效AITO問界的用戶中心模式,設立獨立的銷售門店。另外,還未上市的尚界,也會構建獨立的銷售網絡。
這也被稱之為鴻蒙智行的“賽馬(參數丨圖片)機制”,也是對包括“華山論劍V”在內的媒體和用戶呼聲的積極響應。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們多次提出,“不造車”的華為,應該從過往的強勢主導,加大對合作伙伴進行適度放權。
這一方面是因為,正如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自己所說,“我們的能力,做兩三個界都已經很不容易了”,而如今,已經有“五界”,各界之間要互相爭奪有限的資源,很難得到充分的發展。
其次,分網之后,每個品牌能夠借助獨立展廳與精準營銷來塑造自身形象,進而精準鎖定目標用戶群體。從長期來看,這有助于各品牌沉淀出維持產品力領先所需要的組織體系和運營能力,最終用體系能力的差異化來應對產品市場更為同質化的競爭。
事實上,無論奇瑞、上汽還是北汽,都深耕汽車行業數十年,在渠道方面有自己的積淀和優勢。分網和放權,對于享界、智界和尚界的發展,是好事。
更何況,隨著這幾界產品線的增多,未來在產品和市場等方面,勢必會形成競爭關系,完全放在一起銷售,左手打右手,不利于形成增量。
當然,僅僅是渠道變革還不夠。
在“華山論劍V”看來,還要鼓勵和接納合作車企深度參與技術研發過程,共同探索適合市場需求的技術路線,才能真正實現品牌差異化和真正的互利共贏。
目前來看,鴻蒙智行相關領導對于合作伙伴缺乏信任和尊重,常常在公開場合diss合作伙伴,這不是好的現象,對于鴻蒙智行業務的推進,也有百害而無一利。
正如我們此前在文中所說:“要想讓更多的車企入股引望,或者與引望合作,需要華為堅守‘華為不造車,幫助車企造好車’的初心,真正厘清鴻蒙智行與引望、鴻蒙智行與主機廠之間的關系。”
只有這樣,華為才能成為智能電動化時代超越博世的存在,中國車企也才能在這輪變革中真正蛻變成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化品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