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ST蘇吳董事會同時收到了兩份辭職報告。
獨立董事陳亮和孫文基均以 “個人原因” 為由,請求辭去獨立董事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相關職務。
這一變動使得公司獨立董事人數低于法定要求,根據規定,兩人的辭職需待股東大會選舉產生新任獨立董事后才能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2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以來,這家老牌醫藥企業接連遭遇董事長被立案、審計機構出具 “無法表示意見” 、疊加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等一系列打擊。
2024年10月11日,*ST蘇吳發布公告,稱董事會收到獨立董事陳峰的書面辭職報告。隨后,公司董事會補選杜若英為獨立董事。
然而,僅僅二十多天后,在2024年12月7日,*ST蘇吳再度發布獨立董事辭職暨補選獨立董事的公告,杜若英辭任,孫文基被補選為獨立董事。
令人意外的是,如今孫文基也提出辭職。不到一年時間里,該崗位已經三度換血。
公開資料顯示,孫文基出生于1963年1月,是金融學博士。他有著豐富的學術和專業履歷,曾任蘇州大學商學院副院長,蘇州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蘇州市審計協會副會長。
另一位離職的獨董陳亮在*ST蘇吳的任職時間同樣短暫。
公開資料顯示,陳亮于1980年8月出生,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碩士學歷。曾任職于畢馬威、普華永道、嘉源律師事務所、華泰聯合證券等知名機構,目前任中植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互聯網產業投資部副總經理。
他于2024年3月被提名為*ST蘇吳獨立董事候選人,從提名到此次離職僅一年有余。
通常情況下,獨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獨立性和專業性有助于監督公司運營、保障股東利益。
因此,頻繁的獨立董事變動可能會對公司治理的穩定性產生一定影響。對于孫文基、陳亮辭職的具體原因,*ST蘇吳公告中僅提及“個人原因”,并未披露更多細節。
截至目前,*ST蘇吳尚未公布新的獨立董事補選計劃。在當前資本市場環境下,公司治理的穩定性和透明度愈發受到重視,*ST蘇吳此次獨立董事的變動無疑為其公司治理帶來了新的挑戰。
*ST蘇吳的危機遠不止于人事震蕩。
2月27日,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對江蘇吳中進行立案調查。
3月8日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江蘇吳中進出口有限公司及時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楊鋒協助他人實施騙取出口退稅高達2.42億元。楊鋒和其他人通過收取平臺服務費形式非法獲利超過1600萬元。
4月22日披露,公司及全資子公司江蘇吳中醫藥銷售有限公司因貸款逾期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后續公司銀行賬戶可能存在被進一步凍結的風險,被證監會立案及債務逾期事項可能導致公司融資能力下降,對部分業務造成一定影響。
5月5日公告稱,因公司2024年度財務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疊加控股股東關聯方浙江復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其他關聯方企業存在非經營性占用公司資金的情形。
5月6日公告稱,公司在2024年度審計期間發現,控股股東復基控股的其他關聯方企業,存在非經營性占用公司資金的情形,截至2024年度報告披露日,上述關聯方企業占用公司7.69億元未歸還。
5月14日公告稱,公司董事長錢群山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立案告知書》。錢群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據了解,關聯方占款或是導致江蘇吳中及錢群山被立案的根源所在,根據江蘇吳中公告,復基控股的其他關聯方企業合計占用上市公司7.69億元未歸還。
該金額已經超過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絕對值的5%,觸發了上交所《股票上市規則》中關于“其他風險警示”的標準。
據業內人士分析,如果大股東無法在限定期內還清占款,退市恐將難免。
自立案消息披露以來,*ST蘇吳股價一路下跌,在短短幾個月內跌幅超過70%,市值大幅縮水。
投資者在股吧等平臺表達強烈不滿,質疑公司“是否還存在其他未披露問題”。
盡管公司力推的“童顏針”艾塑菲在2024年實現銷售收入1.95億元、毛利率82.89%,成為扭虧關鍵,但審計機構仍指出,該業務未能抵消整體經營頹勢。
面對退市風險,公司表態將“積極配合調查、努力解決問題”,但實際動作卻遲緩。
截至目前,尚未公布獨董補選計劃,資金占用解決方案亦未明晰。董事長錢群山在股東大會上對資金歸還問題的模糊回應,更令市場疑慮加深。
(全球市值研究機構深水財經社獨家發表,轉載引用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