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作為人類的一種主觀感受,往往也會向人體傳遞很多隱藏信息,而且,身體疼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還與情緒變化存在十分緊密的聯系,若是情緒波動較大,就可能會導致疼痛感愈加明顯。
而在中醫看來,疼痛除了受情緒影響外,還與外感病邪,尤其是寒邪、濕邪等息息相關,因為這兩種病邪常常會阻滯氣血運行,讓經絡難以舒緩,進而引起疼痛,在治療方面,大多以祛除病邪、舒緩經絡為主。此外,若當自身臟腑出現了病變,那么疼痛癥狀也會非常常見,在治療過程中,則需要辯證施治。那么,就因情緒影響所導致的疼痛,我們究竟該如何診治呢?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一方劑,或就有奇效。
此方名為金鈴子散,出自宋代的《太平圣惠方》,這本醫書是由官方主持編撰的一部藥方巨著,據說編寫前后,歷時有十四年之久。金鈴子散的藥材配伍非常簡單,僅用到了2味中藥材,一個是金鈴子,即川楝子,另一個則是延胡索,也被醫家稱為元胡,整方具有疏肝泄熱、活血止痛的作用。
其中,金鈴子之所以有此命名,其實就是因為它在尚未成熟時,是呈青色的,而待到成熟后,就會變成金黃色,遠遠看過去,就如同鈴鐺掛在樹上一般,在醫學上,金鈴子的主要作用就是疏泄肝氣,中醫認為,肝主疏泄,不僅可以疏泄氣機運行,同時還有利于疏泄自身的不良情緒,讓自身肝氣疏泄更加暢通。
由于肝氣郁結時,就很容易誘發疼痛病癥,因此,便可以利用金鈴子來疏通氣機,緩解不適。除此之外,金鈴子還具有瀉肝火的效果,如果肝氣郁結太久,沒有及時被化解掉,就會很容易在體內產生熱邪,郁而化熱,而利用金鈴子,就可以將這火熱病癥給化解掉。
而另一味藥材延胡索,雖然看起來其貌不揚,但其功效卻不容小覷,延胡索最擅長的就是止痛,它的止痛效果甚至可以說勝過所有中藥材,此外,延胡索還具有行氣活血的作用,由于“氣為血之母”,因此,氣機瘀滯往往也會導致瘀血現象出現,氣血若是運行不暢,那么疼痛便會隨之出現。
明代醫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提到過,延胡索可以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專門用于治療或緩解一身的疼痛病癥,還認為它是“活血化氣第一品藥”,而且,李時珍還曾用這味藥材治療胃脘病癥,據《本草綱目》記載,明代穆王妃伴有胃脘疼痛不適,由于飲食不當,再加上身邊人侍奉不周到,便雷霆大怒,以至于讓攝入的飲食堵在了胃脘里,并最終引發了疼痛,宮中御醫大多都是用催吐藥來緩解的,但卻導致湯藥也被吐了出來,之后,李時珍便利用了延胡索來加以緩解,最終果然療效甚佳。
一般來說,在使用此方時,醫家會要求患者會用黃酒送服,因為黃酒可以幫助金鈴子散的藥效得以更好發揮,快速去到淤堵的地方,將淤堵通開,不過,對于不能飲酒的朋友來說,也可以用溫水來送服,這個方劑主要適用于肝郁氣滯、肝郁化火病癥的緩解,特別是在情緒波動較大時所引起的疼痛,這個方劑往往能夠起到良好的緩解效果。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周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