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談判結束,不到24小時,莫迪政府立下規(guī)矩:不賣稀土給日本了!
據(jù)我外交部消息,日前,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wèi)東,同印度外交秘書唐勇勝舉行會晤,雙方達成5點共識,包括印方支持中方辦好上合峰會;同意舉行邊界問題第24次會晤等等。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在會晤中,印方還提到了稀土供應問題。
雖然沒有說明具體什么訴求,大概率是希望中方放開稀土管制,畢竟近來中國嚴格管控稀土等礦產(chǎn)原材料出口,不但重創(chuàng)了美西方國家的產(chǎn)業(yè)鏈,也讓印度出現(xiàn)稀土供應危機,不少企業(yè)都受到?jīng)_擊。因為供應鏈壓力太大,印度汽車行業(yè)甚至自發(fā)組織,敦促莫迪政府盡快和中國接觸,說服我們放開稀土管制,否則他們就要自己前往北京,同中方進行談判。
在壓力之下,印度外交秘書才會主動向中方提出稀土問題,只不過,目前來看,我們并沒有就稀土問題松口。這主要是因為印度政府一邊希望我們放開稀土出口,另一方面卻在“威脅中國”。據(jù)《路透社》報道:印度稀土公司揚言要發(fā)展稀土加工能力,從而打破中國的主導地位。其實已經(jīng)不是揚言,印度很早就開始籌劃這方面的應對。
從儲量上來看,印度的稀土礦資源也不少,探明儲量達到700萬噸,占到全球儲量的6%,排名世界第三。但問題是,即便有這么豐富的儲量,但印度的開采以及加工能力卻十分低下。特別是在重稀土的提煉上,基本都是依賴中國進口。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中印談完后,莫迪政府就做出了另一項動作,什么呢?撕毀協(xié)議,叫停對日本的稀土出口。印度的想法很簡單,現(xiàn)在中國不肯放開稀土管控,印度的可用資源又有限,那么必需得優(yōu)先保障自己國內的供應。這也再次證明,中國才是全球稀土出口領域的絕對領導者,在短期內,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拋開中國,另建一條新的稀土供應鏈。
對于日本來說,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畢竟過去幾年,日本都在極力推動“稀土去中國化”,印度就是日本寄予厚望的替代對象之一。而現(xiàn)在,這條“備胎”“自爆”了。這表明日本戰(zhàn)略判斷出了問題,它們低估了中國對稀土上游的控制力,高估了印度的實力和合作能力。
更打臉的是,之前印度向日本出口的稀土,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從中國進口的,也就是說,印度很大程度上就相當于是個稀土“二道販子”,把從中國進口的稀土加價賣給了日本。
看明白了吧,印度它就干這種事。如今印度叫停對日出口,除了“保資源”,還別有用意,想用稀土作為籌碼,從日本那里拿到更多利益,特別是技術層面的轉讓。只不過談判還沒開始,印日互信就已經(jīng)被破壞了。
據(jù)媒體報道,日本政府已經(jīng)對印度方面叫停稀土協(xié)議一事表示“嚴重關切”,并希望莫迪政府提供更詳細的解釋和補救方案。這次終止協(xié)議,也必然會讓日本對印度合作的長期可行性產(chǎn)生質疑。當然,這其中都是各種博弈的過程,說到底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只不過印度這種憑空毀約的行為,對日本來說,實在讓人不齒。那我們怎么看?就是要看實質、看核心、看長遠,稀土不是土,是戰(zhàn)略、是政治、是國運,必須把持,必須拿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