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聯合用藥
中藥文化源遠流長,生活中有不少人都有到藥店抓藥以進行日常強身健體的習慣,尤其是換季時。
下面,我們就針對幾種常見的虛證人群來舉例如何進行中藥飲片的搭配。
血 虛
血虛,就是因正常的含有豐富營養物質的血的不足而出現的病證,也叫血虛證。其出現的原因只有三種:一是血的生成補充出現了問題,比如長時間的沒有吃飯、造血的骨髓發生異常等等;二是血的消耗太過,比如經常熬夜、大出血等;三是中間的道路不通,血流受阻,比如血瘀、栓塊等堵塞之后,血液不能達到該去的地方,使得“這個地方”出現血虛之證。
表現:
1.主訴有頭暈眼花、心悸及月經量少等癥狀表現的人群;
2.心臟病及肝病患者;
3.觀之,其面色萎黃,且口唇和指甲蓋色淡者
用藥推薦:當歸、何首烏、阿膠、龍眼肉、熟地等,其中,血虛患者如因心血不足而致,建議首推龍眼肉;如肝血不旺,則可推薦制首烏。
搭配方案:
三七粉+丹參+西洋參,可預防及改善動脈硬化及心腦血管疾病。
制首烏+決明子,適用免疫力低下,便秘,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等人群。
氣 虛
氣是臟腑功能發揮的物質,氣虛之后,臟腑功能下降,就會出現神疲乏力、少氣懶言,氣短;氣虛之后,對津液的固攝作用下降,這時就會出現“自汗”。也正是因為氣是臟腑功能發揮的物質,故而:腎氣虛,說的就是腎的功能下降;心氣虛,說的就是心的功能下降;肝氣虛,說的就是肝的功能下降;脾氣虛,說的就是脾的功能下降;肺氣虛,說的就是肺的功能下降。
表現:
1.易感困倦乏力、氣短、不愿多講話或講話無力、稍加運動即大汗淋漓等氣虛癥狀的人群;
2.支氣管、心臟病和脾胃病患者。
用藥推薦:西洋參、黨參、黃芪、白術、山藥等
搭配方案:
黃芪+山藥+太子參,適合有習慣性感冒,倦怠,自汗盜汗等癥狀的人群。
陰 虛
人體之中血和津液(還有精)屬陰,由于“陰虛則熱”,也就說陰虛是會出現發熱的現象,故而,當血和津液虧虛到一定程度出現發熱的時候,我們就定為陰虛。因陰虛而出現的病證,我們就叫做陰虛證。以哪一臟的表現為主者,我們就叫這一臟的陰虛證。
表現:
1.有身體消瘦、頭暈耳鳴、嘴唇殷紅、心煩失眠、潮熱盜汗、咳喘咯血、遺精等陰虛癥狀或經常干嘔的人群;
2.腎病類、肺結核、慢支患者。
用藥推薦:沙參、玉竹、麥冬、百合、枸杞子、石斛等。
搭配方案:
白菊花+麥冬,適用于沒時間保養的人,長期受電腦、手機、電視輻射者,兩目干澀、眩暈者;
參須+麥冬+菊花+枸杞子,可清心止渴,改善夏季煩熱,皮膚夏季過敏;
靈芝+蓮子心+西洋參,可改善失眠,虛汗,潮熱等更年期癥狀。
陽 虛
人體之中,氣屬陽。由于“陽虛則寒”,故而,當氣虛到一定程度,人體能感受到寒的時候,這就叫陽虛。因陽虛而出現的病證,我們就叫做陽虛證。以哪一臟的表現為主者,我們就叫這一臟的陽虛證。
表現:脾陽不足和腎陽虛的患者,一般有四肢冰涼、無精打采、腰膝酸軟、小便多且色清、晨瀉及慢性腹瀉等陽虛癥狀。
用藥推薦:鹿茸、冬蟲夏草、韭菜子、杜仲、肉蓯蓉等。
搭配方案:
肉蓯蓉+虎杖,適用于飲酒過量,常感疲勞,習慣性便秘,冠心病,高血壓等人群。
查看書籍詳情【廣告】
《皮膚病奇效秘驗方》。本書收錄了30余種臨床常見的皮膚病,介紹了每類疾病的病因,按中醫辨證分型的不同列舉了常用的方劑,分為內服方、外用方,并且對每首方劑的功效、主治都加以詳細說明。本書既可作為皮膚科臨床醫生的參考書,也可作為普及皮膚病相關知識的科普書,供廣大皮膚病患者及家屬閱讀參考。
套裝更優惠,點擊下方圖片查看【廣告】
點贊·在看·基層醫療資訊搶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