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木木不動產副董事長林秀燕
◆《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記者 王亞囡
6月3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人民大會堂會見由河野洋平帶隊的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訪華團一行,勉勵各行業代表繼續為推動兩國深化經貿合作、增進友好互信發揮積極作用。
記者趕赴位于東京千代田區的木木不動產總部,專訪剛剛結束訪問回到日本的株式會社木木不動產副董事長林秀燕,聽她講述連續兩年跟隨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訪華受到的鼓舞與啟發,以及對華商助推中日友好、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真知灼見。
《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李強總理親自會見訪華團成員,并高度評價中日經貿交流的重要性。中日雙方高層對于兩國關系高度重視,您作為此次會見的親歷者,一定有深刻而特別的認識。
林秀燕:能夠隨團訪問中國,并有機會與李強總理面對面交流,在深感榮幸的同時也愈感華商特殊且重要的責任和使命。華商在中日關系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橋梁角色。華商熟悉兩國的語言和文化,也具備跨境經營的經驗與資源,可以在雙方的經濟合作、文化交流乃至政策溝通中發揮獨特優勢。
李強總理的親自接見,不僅體現了中方對中日關系的高度重視,也釋放出積極信號,堅定了華商為全面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系,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建設性、穩定的中日關系貢獻力量的決心。
《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我們了解到,您此次隨團訪華,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也參與了高級別的交流及產業考察活動。從宏觀路線到微觀視角,華商在國際交流與地區發展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林秀燕:當前國際形勢多變、地緣政治復雜、單邊主義抬頭,作為橋梁和紐帶的華商的作用就顯得尤為突出。華商用專業精神和誠信經營,為中日兩國民眾提供滿足所需的服務,為區域的繁榮和發展持續貢獻綿力,也為世界和平注入更多確定性和穩定性。下一步,華商還可以更深入地參與到區域經濟合作框架中,開拓新領域、新項目,推動形成“民間先行、政府支持”的良性互動格局。
就木木不動產而言,我們既服務于經營者的倉庫、辦公場地的買賣和租賃,也面向個體用戶進行房地產買賣、租賃、繼承或資產重組等業務,并為海外投資者提供買賣、投資、融資、管理一條龍服務。短短幾年間,我們先后為數十位赴日發展的經營者匹配適合需求和定位的辦公場所、店面、倉庫、廠房等,成為中國企業和中國品牌成功出海的鋪路石和潤滑劑。
《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作為在日華企的后起之秀,木木不動產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從專業的角度來看,您認為當前中日兩國存在哪些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空間?
林秀燕:首先,在房地產投資方面,日本市場法制健全、投資回報率穩定,中國企業具備雄厚的資本實力和快速布局能力,雙方可以在城市升級改造、養老地產、綠色住宅等方向開展更深層次的合作。
日本作為成熟的經濟體和技術強國,正在成為中國企業和中國品牌出海大潮中,品牌升級、運營規范化、國際資源整合的重要一站。日本具有成熟穩定的政策環境和科學完善的配套服務,有利于企業設立總部、建設物流倉儲中心、開發數據中心。另一方面,中國企業和品牌出海所帶來的活力、資本和市場價值,也為日本經濟注入澎湃動力和新的增長點。
物業設施管理,是房地產經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重視。日方在長期經營理念、社區運營、環保標準等方面積累了大量值得借鑒的做法;而中國企業則在數字化轉型、用戶體驗優化、跨境整合等方面更具創新性和執行力。雙方可以通過合資合作、聯合開發、服務輸出等方式實現互利共贏。舉例來說,雙方可以選擇東京、大阪等重點城市以聯合開發的形式進行試點,同時引入中國在數字社區、智能化管理等領域的先進經驗,共同創造體驗佳、可持續的城市空間。
概而言之,房地產行業作為實體經濟和資本流動的結合點,是中日之間可以深耕合作的重要領域,也將是中國企業“出海”戰略的重要一環,未來潛力無限。
《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木木不動產在中國上海設立分公司“木木佳業”。不久前中央關于“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的一系列舉措,也再次印證了您的前瞻眼光。請您介紹一下,在這一大動作背后的考量。
林秀燕:中日兩國擁有廣泛的合作基礎,尤其是在新能源、綠色制造、數字轉型等關鍵領域。而作為重要橋梁和紐帶的華商,有責任在中日兩國企業之間推動更加務實的合作項目。之所以在上海設立分公司木木佳業,就是希望進一步將打破中日房地產信息壁壘,推動兩國行業標準與資源的深度融合。
木木佳業是一個橋頭堡,也是一個動力源。從滿足兩國人民行、娛、醫、購的生活需求,到推動中日兩國青年的互信與交流,我們始終將勇擔社會責任與建設企業文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兩國高層對于中日關系的共識及重視,更加堅定了民間對于開放與合作的信念。木木不動產愿與時代一道,借助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躍升、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的風帆,開拓嶄新局面。
《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在對您的訪談中,可以感受到一股昂揚向上的力量。對中日關系的未來持樂觀態度的您,在兩國人文和經貿交流方面有哪些建議或期待?
林秀燕:此次會見中,中日雙方都強調了青年交流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教育領域,兩國可以就雙向留學、聯合辦學及職業教育標準互通等具體問題進一步加強合作。
近幾年,我們堅持聯系中日兩國高校,搭建對話與合作的平臺,建立交流體系,推動互訪互鑒,以兩國青年群體的理解和互信渲染中日友好的主色調。而這,也正好應和了此次中方領導人接見訪華團成員時強調的中日兩國“加強文化、旅游、體育、青年、生態環保等領域交流”的重要指示。
加入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充分發揮力量,扎實促進民間合作與交流,推動戰略互惠的中日關系穩步發展,是愛好和平、提倡共贏的個體的主動選擇,也是民族偉大復興之際華商的一份特殊的歷史責任。
經濟活動的持續繁榮,是實現區域合作的有力保障,是縮小貧富差距的關鍵法寶,是化解歷史分歧的良藥,是人類社會和平與發展的堅實基石。只要保持對話、推動民間合作、聚焦務實領域,雙邊關系一定可以走出新局面。我和千千萬萬華商一樣,非常愿意在這一過程中扮演推動者與連接者的角色,為兩國關系注入新的信任與活力。
后記
中日兩國源遠流長的友好之舟,駛過交流互鑒的大川,也駛過礁石險灘的冰河,終將駛向合作共贏的美好未來。作為祖國發展的受益者,也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建設者的海外華商,林秀燕與木木不動產用務實服務與誠信經營,繪制著中日友好的生動答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