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有工作法”
助迷途者重塑人生
近日,社區矯正對象俞某(化名)將一面印有“矯正之路引方向,真情幫扶暖心扉”的錦旗送至延吉新村街道司法所,對工作人員的悉心幫扶表達感謝。這面錦旗不僅是對司法所工作的認可,更是踐行“五有工作法”、助力社區矯正對象順利回歸社會的生動體現。
一是審前有質效
司法所與公安派出所聯動核查,發現俞某原登記地址為商戶,不符合社區矯正執行地要求,及時依據《社區矯正法》指導其租住合規房屋,確保順利入矯。
二是教育有渠道
司法所依托“睦鄰法治”這一平臺,聯合百合花法律服務中心、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通過法治講座、愛國教育、文化課堂等形式開展集中教育,并結合個別輔導,幫助矯正對象認罪悔罪、積極改造。俞某在感化教育下,逐步融入社會。
三是研判有回音
街道每周將社區矯正對象納入平安建設形勢分析會,司法所每月動態研判個案。針對俞某經營足浴房的情況,工作人員及時提醒其合法經營,避免觸碰法律紅線,為其順利解矯奠定基礎。
四是監管有措施
司法所運用“社區矯正綜合管理平臺”,通過分析評估、手機定位、日常打卡等方式,實現動態監管。俞某因事離滬時,既確保監管無遺漏,又保障其正常事務辦理。
五是幫扶有溫度
得知俞某兒子在外地服刑,司法所主動協調安排視頻會見;在其經營困難時,及時申請幫困物資。俞某深受感動,表示將遵紀守法,努力回歸社會。
“錦旗既是感謝,更是激勵。”延吉新村街道司法所將繼續深化“三所聯動”,落實“五有工作法”,提升矯正工作實效,為平安延吉、法治延吉建設貢獻力量。
來源:睦鄰延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