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蘇超”第四輪揚州VS泰州比賽前,五架輕型飛機編隊飛躍賽場,為激烈的賽場點燃了別樣的激情。
航空產業是揚州市“613”工業產業體系首群首鏈,現有規上企業31家,2024年開票185億元。在這片熱土上,生態科技新城正全力打造“華東航空谷”,成為驅動航空產業展翅高飛的核心引擎。
新城坐擁長江、大運河、淮河入江水道與南水北調東線廊道“四水交匯”的獨特生態區位和“七河八島”的城市綠心,依托“一園區(航空科技(低空經濟)產業園)一基地(航空科研培訓基地)一中心(低空運營保障中心)”的空間布局,正加速構建航空產業生態?!拔覀兡繕嗽?至5年內實現引進20家龍頭企業、集聚100家鏈上企業、達成100億總產值的‘211’目標。”新城航空辦負責人孫陽表示,將構建覆蓋研發服務、人才培養、生產制造、低空運營的全產業鏈。
新城航空產業的根基正加速夯實。中航工業沈陽所揚州院已扎根新城,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新型研發機構”等多項榮譽;總投資30億元的航空科技揚州實驗室正在建設中,瞄準航空科技前沿,聚焦新概念飛行器智能設計技術研究,主要包括新概念飛行器協同運用技術、新概念飛行器數智設計技術、新概念飛行器智慧保障技術三大研究方向;
中國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已建成空中駭客、空氣動力學風洞實驗室等12個核心實驗室,并與聯合培養單位共建飛機實物教研室;與華為共建現代航空產業學院;掛牌中航工業綜合培訓基地;2023年掛牌的航空工業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聯合18家建高校、52家聯合培養單位,構筑起強大的航空“人才鏈”;
先進技術成果長三角轉化中心揚州分中心打造軍民協同科技成果轉化的長三角北翼“橋頭堡”;中國首座航空文化綜合體——揚州航空館通過沉浸式體驗,普及航空文化、激發公眾熱情。
低空經濟新賽道成果凸顯:新城獲批揚州市全空間智能無人體系先行示范區,打造“水域+低空”特色應用樣板。新城范圍內空域條件優越,除學校、醫院、政府機構外基本無限飛區,且水路資源豐富,人口密度低,非常利于低空飛行器起降和航線規劃。”云裳通航相關負責人朱勇說。
“揚州市低空飛行服務中心為全市低空活動提供運行管理、服務保障等核心支撐?!毙鲁呛娇辙k負責人孫陽介紹,新城推出科創政策“十條”護航產業發展,招商則覆蓋零部件生產與整機制造、人才培養與資質認證、整機檢驗與航材檢測、維修保養與配件供應、租賃平臺與保險服務等全鏈條環節。隨著硅航集團揚州科創產業基地、戴西智能、凌翼雷達、宇晟通等多家航空、低空類企業的成功引入,“華東航空谷”的產業集聚效應正日益顯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