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歲的羅大佑,在最新的演唱會,又唱了《戀曲 1990》。
再聽還是那把沙啞有裂痕的嗓子,再聽還是血液溫柔。
烏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臉
怎么也難忘記你容顏的轉變
輕飄飄的舊時光就這么溜走
轉頭回去看看時已匆匆數年
有人說羅大佑的歌像時間膠囊,裝著人生所要經歷的一切;
“他具有一個人的兩個極端,既是“搖滾的、哲學的、理性的”,“也是傷感的、脆弱的、柔情的”。
12 首羅大佑的歌,關于那些未曾忘卻的。
1.《鹿港小鎮》
羅大佑 1954 年出生,等他長至 26 歲時,結束醫學院的學習來到臺北。他一邊在醫院工作,一邊寫歌。
28 歲時,他發行了首張專輯《之乎者也》,并說:“這里沒有不痛不癢的歌。”
《鹿港小鎮》的誕生源于一段年輕時的經歷:“有一次,羅大佑去修摩托,和維修工閑聊。對方說自己從鹿港過來,偷了家里兩萬塊,想來臺北闖天下,賺到大錢再回去。誰知道,沒多久錢就被自己花天酒地用光了。這下子,又不敢回家,只好做起了修摩托的生意。”
不知為何,這段故事在羅大佑心里久久不能散去,不久他創作了這首《鹿港小鎮》:
臺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臺北不是我想像的黃金天堂,
都市里沒有當初我的夢想.....
歸不到的家園鹿港的小鎮 ,
當年離家的年輕人.....
漂泊零落,羅大佑的聲音像手術刀一樣,把社會切開。
2.《童年》
很多人聽過的《童年》版本,來自張艾嘉,被收錄在 1981 年她的同名專輯里。有著未經雕琢的清澈風致。而羅大佑正是制作人。
后來羅大佑的《之乎者也》專輯中也收錄了這首《童年》,是幾代人的青春經典。
3.《光陰的故事》
與《童年》記憶相關聯的,是這首《光陰的故事》。
張艾嘉與羅大佑在 1981 年,便演唱了這首作品,后來又在 1999 年被收錄在滾石專輯里。
這首歌發行的時間甚至要早于《之乎者也》這張專輯。
被評為“100 首必聽經典老歌之一”。每次聽到這首歌,腦海就會浮現出許多遙遠的畫面,黑板上永遠解不完的數學題,校園里的林蔭道,放學經過的小書攤……句句寫盡人間的惆悵。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
改變了一個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
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4. 《戀曲 1980》
羅大佑作詞作曲并演唱,這是他第一首純正的情歌,開創了他的柔情之路,也被收錄在《之乎者也》中。
你不屬于我,
我也不擁有你,
姑娘世上沒有人有占有的權利
5. 《明天會更好》
1985 年,60 位歌手演唱的這首歌應該是華語最經典的公益歌曲,由羅大佑作曲,羅大佑、張大春、許乃勝、李壽全、邱復生、張艾嘉、詹宏志等人共同作詞。
6. 《海上花》
傳唱度不算羅大佑最高的一首歌,但極美。
這首歌是羅大佑為楊凡 1986 年的電影《海上花》譜寫的主題曲。
寫于 1996 年,甄妮演唱,鄭怡曾翻唱,之后 《告別的年代》 收錄, 為眾人演唱的大合唱版。
《海上花》原是清末韓邦慶用吳語(蘇州話)所著的一部講述十里洋場妓院里,各色人等穿梭其中,勾心斗角的故事,后經張愛玲翻譯成《海上花列傳》。
羅大佑把歌詞寫成了詩,標志性的長句有古典韻味,記得配合影片看,雋永而飄搖。
睡夢成真
轉身浪影洶涌沒
紅塵殘留水紋
空留遺恨愿只愿他生
7. 《戀曲 1990》
《戀曲 1990》發表于《愛人同志》專輯中,為電影《阿郎的故事》題曲, 粵語版由許冠杰演唱。
雖是戀曲作題,卻只字未提戀與愛。
這首歌有兩層意思,一層是對音樂的懷戀,對愛人的思念;另一方面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的臺灣社會后工業文化正在努力建設,后現代與消費文化讓羅大佑反思,于是他用這首歌表達哲思。
也是在此時,他被人們稱為“右手批判現實,左手歌唱愛情”。
烏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臉
怎么也難忘記你容顏的轉變
輕飄飄的舊時光就這么溜走
轉頭回去看看時已匆匆數年
8.《你的樣子》
《你的樣子》是《阿郎的故事》的片尾曲。
在《之乎者也》后,羅大佑又連發了幾張專輯,但審查,媒體,政治等原因,讓他成為抗議歌手遭到抵制,他的憤怒讓他陷入了黑夜。
1984 年演唱會后,30 歲的羅大佑宣布退出樂壇,飛去美國,在紐約,羅大佑的憤怒漸漸平息,開始從關注個人的抗爭到他人的世界。
在這首《你的樣子》里,憤怒消歇,多了關懷,他唱著“孤獨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寵”。
9.《滾滾紅塵》
這首歌是羅大佑為電影《滾滾紅塵》所作,電影講述了作家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愛情故事。
戲外羅大佑站在俯瞰蕓蕓眾生的角度,以悲天憫人的旋律來唱盡世間情懷。自帶年代感的歌與調, 仿佛裹挾滾滾紅塵。
來易來 去難去
數十載的人世游
分易分 聚難聚
愛與恨的千古愁
10.《東方之珠》
與《亞細亞的孤兒》互為照應的是《東方之珠》,羅大佑唱出了香港這片土地的漂泊情感,也關注著他們的身份認同問題。
東方之珠 我的愛人
你的風采是否浪漫依然
11.《亞細亞的孤兒》
與東方之珠相對照的關于臺灣的這首歌,《亞細亞的孤兒》。
這是羅大佑在 28 歲時寫下的。
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
黃色的臉孔有紅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懼
西風在東方唱著悲傷的歌曲
只一句“親愛的孩子你為何哭泣?”,憤怒也溫柔。
《亞細亞的孤兒》道出了當下臺灣的迷惘和困惑,歌詞被收錄在前衛出版社出版的年度詩選中,其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一首歌 曲—— 改變了許多人的思考方式,對大時代造成了難以估量的影響。
12.《臺北紅玫瑰》
這首《臺北紅玫瑰》于 1994 年發行,被收錄在《戀曲 2000》中。曲風妖嬈迷離,字里行間散發著一股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氣息,在羅大佑的眾多歌曲里尤顯另類。但都呈現著他風格的多樣性。
開心的 關心的 真心的 變心的
成敗未知的是誰
多虧在生命中化身作救主的你
早已做了準備
在《臺北紅玫瑰》評論中有人寫,總有一個我不熟悉的羅大佑,永遠都會有一個讓我驚艷的羅大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