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驅動的AI革命以“工業革命”級勢能重塑所有行業,企業運營的底層邏輯正經歷根本性重構。
從自動化流程優化到智能決策支持,從客戶體驗重塑到產業鏈協同創新,AI已不再是實驗室中的技術概念,而是成為企業降本增效的核心引擎。
當AI應用從概念驗證走向規模化落地,企業家們正面臨雙重拷問:在技術迭代日新月異的背景下,究竟該以何種姿態擁抱AI?是跟風追逐熱點,還是回歸數字化轉型本質?
善用AI的人,永遠比同伴跑得更快。今天與你分享長江商學院CEO8期校友、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的最新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周鴻祎
360集團創始人
長江商學院CEO8期校友
企業家首先應成為AI的使用者和體驗者
Q: AI時代已來,企業家們應以什么心態看待AI?
周鴻祎:我認為擁抱人工智能的第一步就是相信AI,比如是否相信大模型是真智能,是人工智能的重大拐點?是否相信大模型是一場工業革命,將重塑所有產品和業務?是否相信不擁抱AI的組織和個人,會被擁抱AI的組織和個人淘汰?如果現在看不懂、看不清、看不起,未來很可能就看不見了。
大模型不是泡沫,而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驅動引擎。AI帶來的不僅是技術革新,更是思維方式和社會結構的變革,它創造了比互聯網更大的機會,對國家、產業、企業和個人來說都十分重要。因此,每位企業家都應該積極擁抱AI,成為AI的使用者、體驗者而不是旁觀者,建立AI信仰,培養AI素養。
Q: 一些企業家也愿意積極擁抱AI,但他們首先應提升自身的AI素養才有可能正確擁抱AI。企業家如何提升AI素養?
周鴻祎:AI將在未來5~10年重塑所有行業,企業家應保持緊迫感,但無需恐慌,重點在于將AI視為提升效率的工具而非威脅。
第一,建立對AI的認知。要相信大模型是真的智能,它將掀起一場新的工業革命,重塑所有行業,如果不相信可能就會錯過這個機會。
同時,要學會跟AI打交道。使用AI并非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習慣,與傳統計算機工具下指令調用的使用方法不同,AI的特點是亦師亦友,需要把它當成顧問來交流傾訴。
第二,在AI時代,要鍛煉提問的能力和良好的表達能力,能夠一針見血地提出問題,將在AI的使用上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三,要摒棄“懶漢”心態,與AI的交流過程比找到答案更重要,要學會與AI多輪對話,并在這個過程中受其啟發舉一反三。
第四,要鍛煉自己的判斷能力。大模型具有幻覺這一特點,個人要學會通過搜索校對、多個大模型交叉驗證和建立個人知識庫等方式判斷甄別。
在六大方向中尋找創業創新機會
Q: 了解AI應用方向,有利于企業家找準AI在企業的應用場景,尋找創業創新機會。未來AI的應用方向體現在哪些方面?
周鴻祎:AI不僅帶來了技術進步,更重要的是它將重塑商業模式和工作方式。企業家應當抓住這一機遇,通過找準應用場景、深入理解行業需求、有效管理知識、構建智能體和優化工作流程等方式,參與到這場技術革命中。
未來,大模型將在六大應用方向上爆發:
一是人人智能,它將提升每個人的生產力,打造個體超能力;
二是萬物智能,從萬物互聯走向萬物智能,端云協同將推動大模型高效落地;
三是數字城市和智慧政府,在政府和城市數字化、信息化方面發揮重大作用;
四是數轉智改,助力傳統產業打造新質生產力;
五是在未來和新興產業領域,賦能生物醫藥、自動駕駛和具身智能;
六是打造科研新范式,AI for Science成為共識,用大模型可分析海量科研數據,構建復雜科研模型。
因此,企業家應該主動擁抱AI, 在六大方向中尋找創業創新機會,并借助大模型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AI轉型的“一三四二”原則
Q: 請問,企業家如何在企業推行AI轉型?
周鴻祎:我們提出了企業AI轉型的“一三四二”原則。
首先,做好一個頂層設計。在企業里不要追求一個大模型解決所有問題,而是一個模型解決一個垂直問題。要采用單點突破、敏捷實施、“小步快跑”的策略。
其次,做好三個基礎準備。
一是人員與文化準備,在企業中從上到下要做到“人人都會用AI ”,建立企業使用AI的群眾基礎,并堅持業務主導。但使用AI并不是人類的天性,所以有時候需要強化習慣養成,設立考核指標,提高企業在日常辦公中的“含AI量”。
二是技術準備。企業引入AI時,選擇基座大模型很關鍵。企業應當首選可私有化部署的開源模型,有實力的企業可以選擇DeepSeek-R1滿血版,中小企業與個人則可以考慮采用360公司蒸餾的7B、14B小參數模型,參數雖然只有滿血版的1%~2%,能力卻可以達到七成以上,并且用幾千塊錢的電腦配3060、3090顯卡就能運行。基座模型選好后,需要規劃算力。企業里會有多個模型組合工作,所以一定是分布式算力,以私有化部署為主。
三是業務準備。通過業務流程拆解,找出流程優化的堵點、卡點,進而判斷是否能使用AI能力優化。
再次,打造四大支柱。
一是打造知識庫。將企業內部積累的知識通過大模型進行理解,轉化為可調用的“永久記憶”,形成“第二大腦”。有了知識庫大模型才能了解企業情況,回答個性化問題,提出個性化建議。
二是打造垂直大模型。在基座大模型的技術上,對接相關的知識庫,打造財務、營銷等垂直大模型。
三是構建智能體。打造針對垂直場景的專業智能體,讓大模型擁有“手”和“腳”,具備知識獲取、操作電腦、編寫代碼、流程規劃的能力。
四是打造企業工具,為智能體參與企業業務準備業務工具和IT工具。
最后,實行兩個統一。
一是通過打造AI統一客戶端,作為AI統一工作空間,對企業內部的多個大模型、知識庫、智能體及分布式算力網絡實行統籌管控。
二是AI安全統一管控。大模型本身可能會被提示注入攻擊、產生幻覺,大模型和知識庫連接后會泄露信息。
同時,智能體有了“手”和“腳”,能操作各種工具,一旦出錯會導致嚴重后果。傳統的安全手段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安全大模型可以對大模型進行實時監督管控,能夠有效地解決大模型安全問題。
防范AI應用五大風險
Q: AI技術尚處于發展階段,還存在應用風險,企業家既要積極擁抱AI,又不能盲目跟風。企業家應如何規避AI本身的局限性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周鴻祎:今年春節期間,DeepSeek在全球異軍突起,成為了AI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由于DeepSeek免費、開源等特性,大家紛紛開始采用DeepSeek在政府、企業內部降本增效,加速了中國爆發AI產業革命的步伐。
但大模型存在著幻覺、提示注入攻擊等問題,要在企業內部真正發揮作用,還需要連上企業的專業知識庫、打造智能體,調用企業各種IT系統,這進一步加劇了安全風險。因此,當大模型滲透率提升時,應用安全問題也迫在眉睫。
目前,大模型安全問題主要分為AI系統安全、模型安全、AI數據與知識庫安全、AI智能體安全、AI統一客戶端安全五大類,傳統網絡安全已經無法應對新挑戰。針對大模型帶來的新安全問題,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建立本地算力、部署私有化大模型、建立企業專有知識庫和個人知識庫及使用AI統一客戶端應對;另一方面,安全大模型可應對大模型安全問題。
文中圖片來自圖蟲創意,轉載需獲授權。
end
點擊下方卡片,關注長江商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