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到這個時候還在說“克制”“再觀望”,就是裝睡了。
6月18日凌晨,伊朗又來了。這一次不是小打小鬧,而是奔著“壓倒性火力展示”去的。多批次導彈外加無人機群撲向以色列,不光是數量多,質量也猛,直接動用了“法塔赫”——這可是伊朗手里的高超音速尖貨,不僅快,而且拐彎能找人,一枚導彈背后是一整套工業體系的宣言。
以色列不是沒防空系統,問題是——攔不住了。就連總統赫爾佐格都被迫鉆進防空洞,那不是演戲,是現實。街頭視頻已經流出,一幫老百姓在防空洞門口擠成一鍋粥,爭誰先進去。你可以說這只是局部混亂,但它釋放了一個核心信號:以色列原本引以為傲的防御網絡,已經快要吃不住了。
伊朗也沒藏著掖著。伊朗國家電視臺直接宣稱,這次導彈襲擊已經“完全控制了以色列領空”。這話你可以質疑它是否夸大,但看著防空洞口的混亂、攔截失敗的視頻、以及以色列拼命封鎖消息的動作,很難不讓人信三分。
而就在這天,以色列國家安全顧問哈內格比給出了一個更激進的表態:“除非摧毀福爾多,否則我們不會停手?!弊⒁猓案柖唷笔且晾实牡叵潞嗽O施,位于地下90米,那可不是靠幾枚普通導彈就能抹平的。除非美國出手,派出B-2投擲大型鉆地彈,否則這不過是一場喊給美國聽的口頭游戲。
但問題來了——美國到底出不出手?
以色列那邊給出了態度,美國大使館卻開始給雇員發“就地避難”通知,還宣布“當前條件不允許安排撤離”。以色列航空公司也干脆宣布,暫停全部國際航班。這種時候的封航,不是因為空管亂,而是因為誰也不敢擔保,下一秒天上飛的是什么。
很多人沒說破的是:以色列其實是在打心理戰。不讓人走,把外國公民“留在境內”,說好聽是安全考量,說難聽點,就是人質邏輯。以色列太清楚了,只要美國人還在自己國土上,那伊朗出手之前必須三思。這個算盤,精得很,也毒得很。
可伊朗真在怕么?并不。
17日晚間,伊朗全境出現大規模網絡中斷,外界推測,是進入了“非常狀態”。與此同時,伊朗高層罕見地發出一段聲明——哈梅內伊親口說,“必須強力打擊猶太復國主義實體,我們永遠不會妥協?!?/p>
這句話不是說給以色列聽的,是說給特朗普聽的。
因為就在幾小時前,美國《紐約時報》披露,特朗普團隊“正在權衡”是否讓美軍參與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的打擊,而副總統萬斯更是半公開地說:“總統在12小時內可能下令中東美軍行動?!?/p>
特朗普也沒藏著掖著,直接在社交平臺連發三貼,對伊朗下“最后通牒”,喊話“馬上無條件投降”,并威脅“知道最高領袖的藏身地”,暗示隨時動手。
但伊朗這邊的回應很清楚:不怕你動,已經準備好“領導人遇刺后國家照常運轉”的方案。
這就不是虛晃一槍了,而是真正的“破釜沉舟”。哈梅內伊其實很明白一個底層邏輯——伊朗越想?;穑瑢γ嬖疆斈丬?;越喊談判,對方越下狠手。既然如此,干脆翻桌子,看誰耗得起。
關鍵就在這兒:以色列真耗得起嗎?
別看它軍力強、盟友硬,可它國土面積實在太小了。伊朗這一輪不是“打一輪看反應”,而是打著“無限期打擊”的心態來的。你防空洞能躲十天八天,那兩個月呢?半年呢?加上胡塞武裝的邊線騷擾,以色列哪天能休息?
最可怕的,不是導彈,而是那種“不知哪天來、也不知哪兒打”的心理折磨。
這種打法,以色列不是沒見過。但這次,它孤單了。美國雖然發話,可真讓特朗普下令炸伊朗,那也得算算代價。打了哈梅內伊之后,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也門的什葉派勢力會不會群起?美軍在中東的駐點能不能全身而退?沙特和卡塔爾的油氣設施要不要受殃?全球原油價格會不會暴漲拖垮美國經濟?選情會不會一夜翻盤?
特朗普不是不敢打,他只是知道這仗“很難贏得體面”。
所以眼下這局,不是簡單的“誰狠誰贏”,而是誰更能耗、誰更敢忍。而伊朗這回,看樣子真下了死心——不是求勝,而是“不怕死”。
這才是局勢變狠的根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